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作死炮灰后我爆红了(74)+番外

作者: 千里孤鸿 阅读记录

但今天的发挥虽说生涩、情绪时常不能铺垫到位,可一些细节处理倒是增加了许多角色的真实感,表演细腻了不少,人物神态也贴近电影所需的生活化。

编剧郑荣也加入这个话题,“是吗?这小孩还挺懂我的剧本的。前几天他拿着我第一版剧本和我聊,一语中的,说了我最终剧本的内核。”

“不过他今天演的,倒是让我多了点灵感,想写个新结局。”

闻海笑着说,“难得嘛,还想写飞页?你不是最喜欢提前规划好一切,剧本扎扎实实按部就班拍摄。”

郑荣摇头叹气,无奈说:“灵感来了,挡不住。好的作品,是演员和角色相互促成的。要怪就怪你眼光太好,会挑人。”

三天后,《囚徒》剧组迎来了最后的一幕戏。

原定的结局早已拍好,这最终一幕则是编剧加工赶点,在导演的认可下添加的新戏份。因为需要的人较多,用的还是实景。

这场戏份,最初剧本出来后虞迟还和编剧争论了一番。

郑荣看着虞迟光鲜靓丽的外表,原定的就是让他出演一个精英式,冷淡自持的白衣大褂男医生。可虞迟却觉得不必拍的太高大上。

这短片本质上写的是普通人、小人物,一切都是女主角的幻想。

几番争论下,却是折中确定了一个新的结局。

女主角李晓雯在幻想中杀死了自己年幼时分裂的人格后,陷入昏迷状态。醒来后,则是在一间医院里,白衣大褂长的和男友一模一样的医生过来查房,看她的病情有没有好点。

医生年轻英俊、温和有礼,带着眼镜,是那种特别能让人幻想、仿佛小说中的医生男主,语气还特别温柔。

交流过后,医生宽慰说她状态很好,很快就能够出院了。

李晓雯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射进来的阳光,桌旁送来的鲜花绽放的很美。她嘴角微抿,露出一个浅淡的笑容。

是啊,她很快就能出院了。

镜头回转,脱离温暖的滤镜,病房外的医生身高虽高,背却是驼的,脸上有斑,并不年轻,带着个土气的平框眼镜,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医生。

身份牌上写着:舟山精神病院江明非医师

“73号床病人最近病情加重了不少。幻听,幻视,自言自语,记得每天按时给她服药。”他边走边说,语气平静。

他的声音也不是柔和的,而是透着股中年人的沉稳,还有些不耐烦。

他走的快,留下的一个保洁则和工作人员聊了起来。

“这小姑娘也可怜呢?回家探亲时,父亲家暴,亲眼看着母亲被打死。自己冲进厨房拿了把刀捅死了父亲。人也疯了。”

“病的不轻啊。”

“何止呀!这院里,最疯的几个,她就是其中一位。大晚上的哭喊大叫,总说男友绑架了她。”

“前两天不知道哪里找来个刀,大闹一场,还好人没事。”

闻海拍完最后一个镜头,摄像机移转病房门前73号,喊话“cut。”。

剧组里严肃的气氛这才缓解了不少。

这场戏拍了好几遍,还是多机位,补了好几场,可算是终于结束了。

“拍完了,辛苦大家了。”

闻海的神色终是恢复了平常,不再那么严肃正经。编剧郑荣有些唏嘘的说:“这个结局太现实了,太刺痛人了。”

“现在想想,我还是喜欢前面那个结局,够煽情。”

闻海无奈摇摇头。

若说以情动人,自然是原定的结局更好。

虞迟所饰演的第二人格,在虚幻中,抱住女主角,温柔地叙说着:“很抱歉,不能陪着你了。从今以后,这个世界,能够保护你的只有你自己了。”

“再见,真正的我。”

昨天拍这场结局的时候,当场不少人甚至被情绪带动的哭了。

虞迟甚至主动加了一个很妙的动作。

他一手扣住女主的脖颈,一手轻柔地抚摸着女主的背脊,任由着女主哭着将刀捅进自己身躯,带着笑容奔赴死亡。

别说工作人员沉浸这种悲伤的气氛,就他这个导演也难得迟迟缓不过神来。

可新的结局无疑增添了讽刺性、逻辑更加合理,内核探讨的更加深入。

闻海看着镜头里播放着活脱脱小人物、混着时间,对病人不耐烦的精神病院医师,倒是乐了。

不得不说,虞迟这孩子的表现力很强,戏路也很宽广。

郑荣一开始还不同意虞迟的想法,做了造型,试演了后,倒是他夸得最多。

“要不,我们节目还是用第一版本吧。”郑荣仔细想了下,表态说,“这个新版本,我们可以网络平台发啊。”

闻海:“你这想法,还不是之前小迟和你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