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臣不敢(57)+番外

作者: 二师叔 阅读记录

顾乔一般是跟着皇帝走,皇帝在御书房的时候他也会随侍左右。

皇帝陛下身边的谏官除了顾乔以外还有一个补阙,叫唐治珉。唐治珉是位老臣,年纪比顾乔大很多,做了几十年谏官竟然没有激怒皇帝反而十分受喜爱,是个神一样的人物。

唐补阙是朝中少有的为官多年但新派何派两边不站,始终保持中立的。他从不参与朝中官场交际,从不攀附任何权贵,从不和任何朝廷大员建立私交。甚至这么大年纪了还无妻无子、两袖清风,唯一的爱好也就是写写字而已。

顾乔暗暗观察,发现这位唐补阙哪里是不攀附权贵,他攀附的就是皇帝本人。他对皇帝的揣摩简直是登峰造极,皇帝的每一句话他都能准确地领悟出背后的意思,然后再以讽谏的名义说出皇帝想说的话。

每次看到皇帝不经意间流露出对他的赞赏,顾乔就对这位唐补阙的敬佩多了一分。

有一个业务能力十分突出、深得陛下喜爱的同僚怎么办?

当然是想方设法把他拉到自己的阵营啊!

然而这位唐补阙实在是盐油不进,想拉拢他的宰相没有一个如愿的。

何方知曾亲自赠给他价值连城的王羲之真迹,却被他原封不动给退了回来,事后他还写了首赞美莲花的诗来表达自己对风清气正的向往。

这事传到皇帝耳朵里,皇帝用四个字评价了他:正直耿介。

顾乔觉得很扯淡。

何方知亲自送礼被拒这么没面子的事会昭告天下吗?肯定不是他自己说出去的啊!那是谁说的?

又是谁将莲花的诗句流传出来的?不会是莲花自己吧?

这不就证明了唐治珉其实并不是无欲无求之人吗?

他的所求很简单,就是名声。

半个月后,三和书局发布了畅销书作者夜归人的新书《一代谏臣》

书中塑造了一个匡扶朝政、规劝天子、嫉恶如仇、不畏权势的谏官形象,他有着超乎寻常的胆识和智慧,力挽狂澜,数次救朝政于危局,终成一代正直耿介的谏臣。

昊国文学繁荣,官场小说也不在少数,但写谏官的这还是第一本。盖因写谏官不免写到皇帝的错处,这是很危险的事。

但夜归人却处理得很巧妙,他写了一个勤政为民、虚心纳谏的好皇帝,在谏官的帮助下励精图治、惩治奸臣,终于建成了太平盛世。

此书一出便在朝中和民间引起强烈反响,不仅官员之间争相传阅,就连茶楼的说书先生也纷纷开始讲这一代谏臣的故事。

很多人都知道夜归人就是顾乔,而书中那位唐姓谏官不论从年龄外表还是性格脾气都跟唐治珉十分贴近,加上顾乔本人的默认,这本书写的谏臣就是唐补阙的消息不胫而走。

昱王府,临湖小楼。

昱王舒服地窝在轮椅里,慢条斯理地说:“顾拾遗这一招投其所好用得妙,这下子,唐治珉不得不接受你的好意了。”

经过这段时间跟昱王的密切合作,顾乔现在已经是昱王府的常客,他仍坐在窗边的矮塌上,微微上扬的嘴角牵起一点笑意:“还是殿下造势造得好,否则,这么个平平无奇的话本哪里会引起如此波澜。”

半个月赶出来的书本身也并不是什么鸿篇巨著,而且顾乔这段时间很忙,就只列了个大纲,剩下的都是几个信得过的朋友当枪手写的。

张齐就是其中一个。

顾乔首先把跟他同窗的好友都拉到了三殿下的战线,并且由此发展了一批年轻文官成为三殿下的忠实支持者。

时不时大家一起到昱王府的临湖小楼里开会,三殿下偶尔会过来见一见今后的班底,论一论下一步计划。

今日是项泽南将顾乔叫来的,顾乔跟昱王聊了一会儿,他人就来了。

项泽南到了就把书递给顾乔:“这是吴恒从老家带回来的书,你看看。”

顾乔翻开这厚厚的一本手稿,已经泛黄的纸页被翻得卷了边儿,陌生又熟悉的字迹仿佛还留有父亲的温度。矿产的范围由父亲亲手所绘,而大慈恩寺所在的位置,明明白白地全部都在金矿里面。

顾乔想起顾之微有一个习惯,每勘测一处矿山就会做一本册子,家里已经存了很多本。而这最后一本,父亲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托付给吴家的呢?

他当时就已经抱着赴死的决心了吗?

顾乔深吸一口气,忍住眼泪道:“和我想的一样。”

项泽南见他难过,安慰地轻轻握住他的手。顾乔僵了僵,心虚地看了一眼昱王,把手从三皇子掌心抽了出来。

昱王反正也在装瞎,他清了清嗓子道:“少府监那边,文书档案里面并没有找到关于廉州金矿的东西。”

上一篇:俘虏 下一篇:他不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