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有我(48)

作者: 绯乌红黑 阅读记录

少见的,无论是哪儿都没有水桃的身影,鸨母一个人指指这里点点那里,忙活着收起客人那袋袋银钱,脸上乐开了花儿。

”下月伙食算是有了着落,还能添置些什么。”

她兜了兜又掂量着,急匆匆去就招呼。

后院里则是花草又得到了充分而不过度的照养,温柳待在树前头乘凉快,手里摆弄着纸鸢。

红杏楼的后帘子被掀开,一个腰间挂着蓝色香包的姑娘小跑着来到树下。

“柳儿,快给姐姐拿点水桃的瓜子,”她搬过凳子坐在树荫下,团扇早仍在房间里头,拿这个大蒲扇伺候着被汗水打湿些许的后脖子,“估计不会有进门的了,今儿是没人来找我咯。”

偷得清闲的感觉真不错啊,这种炎炎烈日才是最煎熬的,进了屋照样是蒸笼里头的包子,狗不嫌热地叼走。

温柳从屋里头出来,手里多了个方盒。

“谢了,”对方捞出些自顾自嗑起来,看着温柳重新做回马扎哼哼出声儿,“自从水桃把自己关起来之后,可吃不到这么好的啰。”

“没多少时日了,很快就能出来了。”

她没看那人嗑瓜子的动作,望着墙外那颗兀自高大的老树,开口道。

“姐姐,今儿有什么有意思的事儿吗?”

“嗐,没意思没意思,”姑娘捞起长袖露出大白胳膊,摇蒲扇的动作因为体温得到舒适而渐渐变慢,“倒是之前我老是抱怨的那个沈公子,今儿又来了。”

温柳歪过头听着,对方继续抱怨,“没个出息还逛花街,以后哪来的钱可以捞?呵哟呵,还死缠着咱这种不干不净的女人不放,早晚得把病带过来。”

太阳的毒辣也带动了她的嘴巴,没准备在此停止。

“还带了个人,叫什么姜喻山。”

“唉……不是我特地留意,只是好像在哪儿听过这名字。”

“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是姜辞他三哥,听街坊相邻说是个没骨气的,今日一见,确实狗腿。”

“啊,我不是因为姜辞才留意的,”她蒲扇往自己头上一拍,像是在惩罚自己什么一般,又嗑了几口瓜子。

“就是说的事儿,怎么听都有点低气压,但他们偏偏语气轻飘飘的。”

“啧,还是得说,真娘的狗腿。”

温柳知道对方平常不怎么说粗鄙的脏话,但她的表情是极其犯恶心,好像扭过头就能吐出来似的。

“傻了吧唧的,虽然姜辞也傻,但远不会让人看着这么反感,”她惋惜地继续,“唉,姜家那个大少爷我在阁楼上看过一眼,挺正儿八经的,同在屋檐下怎么会这么大差别。”

温柳正在旁边一边听着一边发呆,冷不丁被问一句。

“哎?柳儿,我怎么听说你和人大少爷挺熟的。”

手肘怼了怼细胳膊,温柳见对方笑得好奇,也有些情绪地浮上笑意,却没有答复。

我认识的,是姜府的大小姐。

想到这儿,不知来由的骄傲感涌上心头。

第11章 第 11 章

养伤总是既难受又不便的,卧床许久不见好算得上常态。三十个板子比往日都要凶得狠,少了追燕的唠叨和调侃,难免觉得缺了点什么重要的环节。

老爷用了些手段——养耳目嘛,官场的人大多是会做如此。听到了追燕乘车去了寺庙还是不太放在眼里,嗤笑着骂道坏事的秃驴,不信逼不了他们交人。

这是,有丫鬟在衣柜缝里找到一封书信,上面写着几行字,大意是“如果找人把我像朝廷要犯一样押回去,追燕立刻剃度出家!”

哪里会有达官贵人想娶个脑门上光溜溜的儿媳妇?

“偷偷绑回来,未尝不可。”

家丁低着头,不敢抬眼。

“老爷,远山寺出了名的戒备森严,里里外外围得水泄不通,恐怕……确实不可。”

那股压抑在胸腔的怒意让姜友维想生吞活剥个人,至于是谁——

那可多了去了。

他头痛地揉着额前两侧,摆手让人滚出去,也在对方的心中留下了“只知慈眉善目,不识怒目金刚”形象。

值得高兴的是,我并未像想象中的那般钉死在床上,稍微能动弹的时候,便开始享受所谓“死前的欲求”。问姜辞哪块儿的曲子好听,无论花街还是戏园子,咿咿呀呀的是个男子无妨——我此前是绝对不喜如此,现在当是拍手叫好。

说悲观不为过,事到如今也不去惧怕了,当活便活,活不了只求一痛快,愈发像那些说着“秋风走马,醉卧沙场”的“壮士”了。真敢给自己这个鸡头硬生生安上凤凰尾巴,我自嘲地放弃这两个比喻。

要是与先前的心绪相比,此时当真算不上浑浑噩噩。我左右甩了甩胳膊,太阳差不多也没有前些日子那么毒辣了,动作起来没没有牵动痛处,那就是可以到处乱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