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226)+番外

那位记者先生是市里来的, 但是着采访却没放在市报,反倒是放在了省报, 而且还整整占据了一个版面,这排面可不是谁都能有,就是那些大新闻都只能占据半版。

比起登载的报刊, 更让宁知星震撼的是这篇专题访谈的内容。

标题写的是走进东城小学, 可无论谁看都会发现, 宁知星和宁知中两人才是贯穿全文、无处不在的灵魂人物。

是什么让记者发现这样一所平平无奇的小学?是他们俩一骑绝尘的好成绩。

在学校的老师看来,他们不只是自身能力卓群的天才,还是带动同学的优秀领头羊。

他们的存在也应证了东城小学老师们的坚持是正确的。

文章中着实花了好些笔墨在描写宁知星和宁知中的优秀, 记者深谙正侧面描写的技巧,从两人自己的发言、到老师同学们的看法多维度验证,还摆上了两人入学以来的成绩作为辅助证据。

总共插入的五张图片里,就有三张照片的主体人物是他们俩。

当然,记者也不跑题,最后收回正题。

这看似平凡的,可能会让人觉得没有存在意义的学校同样是知识的摇篮。

这里有坚守的老师、勤奋的同学、天才的孩子……他们共同前进,当放下或许存在的偏见到此的时候,那就再难生起把它放在纯粹利益的天平上衡量的想法。

它存在着,它在这。

宁知星看到文章的时候,心里是替王校长、叶副校开心的。

这不说她和哥哥的成绩,就单说这篇文章,就能够替东城小学续上好一段时间的命。

不过吧,这感动归感动,这位好心的记者也太能包装了吧!单看那文章,宁知星就能立刻联想到一万个名人故事,再多个自身成就和什么类似废寝忘食手表丢进去煮火锅这样的经典故事,恐怕都能经典咏流传了。

呸呸呸,不存在的,她抖掉自己的鸡皮疙瘩,她又不是什么名人,这也不是什么知名刊物,估计再过个几十年,那也就只有报社或者图书馆留着留念了。

叶副校看着宁知星,眼底全是温柔。

很多事情两个孩子不知道,可她和王校长是清楚的。

这篇采访之所以能登上省城的版面,那其实还是沾了两个孩子的光。

王校长之前已经和记者通电话了解清楚了情况,据说是那位很看中宁知星和宁知中的陈教授看了报纸颇为感慨,帮忙介绍了省城报社的主编,这才能把采访发到上头。

他们把这报纸一挂,其实也就和得了尚方宝剑一样,之后要是再说要拿本应该属于东城小学的资源给西城小学,那王校长也有依据能据理力争两句。

她前两天还和王校长在感慨呢,说他们有了知星和知中这两个学生,是占了两个孩子的便宜,他们只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多帮着一些,就比如最近,叶副校是顿顿给两个孩子加餐,知星看不太出来,但知中看着就壮实了不少。

叶副校摸了摸宁知星的头,便要宁知星出去了。

当初王校长和宁家家长沟通的是这次考试让两个孩子去试试手,但通过这几次模拟考试,王校长和叶副校心里都有数,以两孩子的成绩,就是失手那要考上市里的初中也没太大难度。

叶副校可不想给两个孩子压力,她都想好了,这趁着离考试还要一段时间,她得要给孩子们好好补补。

宁知星才出门外,便远远地瞧见满头是水跑过来的哥哥。

宁知中的发型是个板寸头,这是夏日最流行的发型,清爽又好打理。

就像现在,上一秒那短得不行的发丝还是湿的呢,这么甩一甩在太阳底下跑过来,便看着干了一大半。

可他还不满足,刚跑到妹妹面前,宁知中便不情愿地摸了摸自己的脑袋:“还是光头好,抹一下就干了,可是妈和奶奶就是不同意。”

他瞥了眼妹妹手上抱着的书一点好奇的想法都没。

他可早就知道了叶副校他们在做《东城密卷》的事情。

叶副校之前喊了他一回,和他说之后学校要腾出一间小的办公室来放学校的荣誉和杰出校友成就,而他和妹妹就是头一批。

宁知中当时听了可开心,叶副校又说要他整理演讲稿的事情,他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之后他是想和妹妹说来着,可就是记性不好老忘记,难得想起来了,妹妹又刚好被叶副校叫走去问事情了,这就阴差阳错没对上,不过这反正是好事,也不着急说。

……

当有个目标时间的时候,便会觉得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得很快。

虽说现在初中还是两年制,可这学费就比小学要翻了一倍,再加上路途等原因,东城小学五年级的不少同学只打算上到毕业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