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月谋(167)

作者: 浣水月 阅读记录

冯晚看着自己骄傲的姐姐,先是求太后,现在又要去求贵妃,便是姐姐为自己也没做过这许多。

冯昭柔声道:“侍针,县主就交给你了。”

“奴婢定会护好县主,请夫人安心。”

冯昭点了一下头,“侍剑,把你的银子交给侍针,在宫中花钱的地儿多,别舍不得,尽量少说话,多做事。”

“晚儿,我走了。”

“姐姐走好!”

“恭送夫人!”

冯昭幸而多备了礼物,正是碧心身上背的包袱,问了一个宫娥:“怡春宫怎么走?我是晋国夫人,要拜见李贵妃。”

宫娥一听这名儿,当即道:“夫人要拜见娘娘,请跟奴婢来。”

这宫娥正好便是怡春宫。

她进去禀了李贵妃,不多时出来道:“娘娘请你们进去。”

李贵妃正在教六公主看账簿。

冯昭携着三个侍女见罢了礼。

“夫人快起!赐座!”

“谢贵妃娘娘。”

冯昭落座,抬了抬手,碧心取过包袱,打开包袱皮,里头是一只漂亮的锦盒,“这是我令人寻罗来的极品东珠,娘娘给公主打首饰戴。”

六公主顽皮地从宫娥手里夺过盒子,启开之时,里头却是两排六颗偌大的东珠,无论是成色还是质地,都是难得一见的好。

李贵妃知晓,这是冯昭在与她示好,“夫人破费了。”

“今日臣妇送家妹到慈宁宫,接受太后教导。臣妇与她一别便是三年,原想与太后争取一个允她去皇城女院读书的机会,可太后未应。臣妇又想,半个多月前的松柏林遇刺,她若住在宫中许亦平安。可是,崔峻行刺,老虎玉佩乃是铁证,他为何要这么做?

我问过家中老仆,说冯家嫡长房与威远候府并无瓜葛、仇怨,要说恩义,无论是我祖父还是父亲,祖父数次救过第一代威远候,父亲更是救过威远候的命。而我最后查到一件事,却令我惊讶不已,崔峻是为八公主要害家妹。”

六公主捧着茶盏的手一晃,茶水溢了出来,李贵妃将视线移过来,六公主眼神慌乱,她其实是知晓此事的,事前不知,事后她追问过八公主。八公主只说是崔峻为她打抱不平,觉得冯晚配不上高进。只要冯晚死了,她就有机会。

“年轻儿女,情窦初开,一时冲动行事鲁莽也是有的。早知高进在外有那么多的爱慕者,公主、郡主、重臣千金,昔日我说什么也要阻了母亲为她订下这段姻缘。偏生婉华这孩子太傻,一头栽进去,怎么也不愿改。

既是这样,少不得我要日日时时地替她忧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对于父母而言,更愿意儿女平安健康。我对婉华亦是如此。”

冯昭起身,“冯昭在此,请求娘娘与公主对家妹照拂一二。”

长姐之爱,不输慈母之心。

那般骄傲的晋国夫人,为了令妹也能弯腰叩首,恳求旁人。

李贵妃心潮起伏,她信了冯昭的话,因为刚才六公主失态了,且六公主是知晓此事的。她就怕,六公主也陷在高进身上,一个能诱了那么多贵女之心的男儿,委实不是什么良配。

李贵妃道:“夫人言重了,有太后庇护婉华,她定会平安顺遂。”

冯昭粲然一笑:“臣妇就当娘娘应承了,臣妇替家母谢过娘娘照拂。”

“你快快起来。”

冯昭起身坐回来。

六公主道:“我听陶思娴说,你的书法极好,那首《江城子》亦极妙。”

“公主殿下若喜欢,我再写一遍给你。”

“如此,就多谢夫人。”

很快有人摆好书案,冯昭润了笔,“公主是自留还是送人?送予何人?”

六公主低声道:“皇祖母是中秋寿辰,她极喜这首《江城子》,我想亲自做成贺礼送她。”

李贵妃想到这首词的意境,连连啐道:“简直胡闹。”

“我另写一首。”太后是中秋节的寿辰,而这首苏轼的词正好是中秋,应景忆人,亦是极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下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后,她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最后署名署日期,署名处是“晋国夫人冯昭”,日期则是“德弘五年六月十一于怡春宫。”

冯昭搁笔,六公主看着纸上的字,“夫人真是急智好才,我从未见过像夫人这般有才之人。”

她写出了自己与妹妹的分离,也写出了中秋月圆夜的美景与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