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清十四的奋斗史(518)

打发了采购的人,十四爷去了书房,展开信纸,开始写信。

他第一个写的信,是给康熙的,半个月一封,上一封他到了广州就写了,是一封平安信。

给康熙的,给德妃的,给四爷的,报个平安。

这第二次的信,他就写的多了一些。

除却给这三位的,还有给九爷的,十爷的,十三爷的,十八阿哥和十九阿哥的。

还有给府邸里的大嬷嬷,作为他王府长史兼看家人的佟佳庆桂,以及喜来顺的总掌柜范喜来。

这次给康熙写信,就说了一些本地的风土民情,以及洋人的动向,还有就是他有了个语言先生,虽然许石林老夫子一辈子都没有成什么大器,可是为人经验丰富,旅游资历深厚,什么都能说上一些,比较风趣幽默。

又问了康熙的身体如何?有没有按时用膳?按时休息等等关心的话,又说自己想念康熙了。

这是必须要写的,他也是真的有些想念康熙了。

他写道“以前不出门,不觉得离皇阿玛额娘有多远,曾经出宫立府,儿臣欣喜万分,可是如今远在广州,不得见天颜,才惊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话,有道理啊!”

活脱脱是个离不开父母的小儿架势。

偏偏康熙跟德妃,还有四爷就是吃他这一套。

信件是随着奏折一起入京入宫的,十四爷很聪明的把家书塞在了奏折里头,这玩意儿除了他皇阿玛,没人有权利拆封。

这可是一位双俸亲王给万岁爷上的奏折。

不想要脑袋了就拆开看!

到了京中入了宫,康熙第一时间就打开了奏折,奏折是落下来一大堆的信,上头还有署名。

康熙看了半天,运气了半天:“来人,看信封上的谁的信,给朕送过去。”

李德全麻利的把不是给康熙的信都捡走了,派了三德子挨个去送信,这宫里头,也就是十四爷有这个脸面吧,把御前的人当信使用。

康熙先看了奏折,上头写的很规矩,一看就是公事公办的那种,十四刚去,也没什么可写的,但是有几点,上头说了,他一去就镇住了所有人,不管是官,还是商。

郭世隆都退避三舍了。

不过他写的很清楚,郭总督去了广西,这位两广总督是个能耐人。

康熙笑了笑,郭世隆当然是个能耐人,不然几度沉浮,他也不会再次登高成为两广总督。

两广,即广东和广西。

然后是十四爷的家信。

嗯,终于看到了他想看的内容,十四儿子想自己,自己何尝不是想念他?

只可惜,过两天就要北巡了,也不知道十四那边,是不是也到了梅雨季节?

康熙自己其实是很讨厌南方的梅雨天气的,阴唿唿的老是有着下不完的雨。

那种细细软软,缠缠绵绵的雨丝,就像是能把最坚强的战士意志消磨光一样。

又想到十四写给德妃的信件,不由得好奇了,里头写了啥?

“来人啊,摆驾永和宫,今天晚上在永和宫跟德妃一起用膳!”康熙决定亲自去看看。

永和宫

德妃看过了信就觉得安心了很多,跟敏嫔道:“一直担心他去了那边会不习惯,既然能吃的那么好,估计是不用担心了。”

“嫔妾看啊,十四爷这是去了个好地方,有那么多好吃的,还不吃个够?何况,那边一年四季,繁花似锦,您别太操心了,这男孩子大了,哪儿有不出去办差的道理?就说十三吧,这跟着四爷办差,也有些日子了,不也是磕磕绊绊的过来了吗?”敏嫔劝慰德妃:“十四爷这是为了给万岁爷分忧呢!”

那么多皇子阿哥,万岁爷都给了差事,但是能离京的可没几个。

其中,十二皇子代万岁爷巡幸盛京,祭拜陵寝,算是能离京的一个。

十四皇子坐镇广州,具体干什么,恐怕没人知道,但是能给万岁爷分忧,离京那么远,权利那么大,足可见万岁爷的宠信程度。

其他的皇子却都在京中办差,雍亲王更是带着十三挨着部的轮换,这个月在工部,下个月就有可能是户部,甚至是礼部,兵部和礼部等等。

敏嫔根本没有起什么心思,十三上次掉进了泥里头,好不容易挣扎出来了,可不能再掉进去了,跟着他四哥好好地办差就行了。

“是,他能给万岁爷分忧,是好事儿。”德妃看着信纸上的字迹,心里妥帖的很,因为德妃是包衣的宫女出身,小时候在家只认得几个字,并不会什么之乎者也、子曰诗云。

更不可能读什么高深的书籍,至今为止爱看的也只是一些佛经,《列女传》之类的女子读物。

所以十四给她写信,都是写的大白话,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