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清十四的奋斗史(98)

安排好了座位还不算,法喀带着他们俩还去了隔壁,供先生们休憩的地方,是两间房,宫里的房子都挺大的,一间的确是有火炕的房间,另一间则是供奉了孔子、孟子、七十二贤者的画像地方,这是一间类似文庙一般的存在,孩子们来上学,第一天都要给这些画像上香。

上香之后,还要背诵《弟子规》,并且给老师们敬茶。

一共十二位老师,分别教导三个班,四个人一个班,大概是因为今日是两位皇子阿哥入学的日子,人来得很齐,反正小十四没记住人,只知道给这十二个人敬茶。

按照规矩,应该是学子跪地敬茶的,但康熙没办法让自己的儿子跪奴才,哪怕是先生,在康熙这里也是奴才。

最多算是有点学问的奴才。

所以皇子们只要端茶即可,连腰都不用弯……何况六岁的孩子,有腰么?小十四看了看自己四头身的身高,有个屁的腰!

倒是哈哈珠子们都是跪地磕头敬茶,让小十四终于体会到了,身为皇子的好处。

除了天地祖宗和皇阿玛,皇太后跟额娘,他其实连亲哥都不用跪,当然,现在不用跪,估计日后他亲哥当了皇帝,他也得跪。

敬茶之后,老师们一哄而散,俩小的跟着法喀带着哈哈珠子回了自己的房间。

而且因为两个小的刚进尚书房么,老师让别人早课,哦,别误会,不是和尚们的那种早课,而是有点早自习的意思,他们自己在那儿摇头晃脑,读一百二十遍的时候,小十三跟小十四,被单独拎出来,叫他们俩背诵了一下自己会背诵的书本。

俩小孩儿会背诵的东西很多,三百千都没问题,也就是说,基础打得很好。

法喀就说了:“既然认识字了,那就好办了,基础已经打的很牢靠,那就开始跟大家一起学吧,正好,今日我们开始学《论语》,两位阿哥爷知道《论语》吗?”

“知道,半部论语治天下!”小十三举起手:“真的那么厉害吗?”

“不对,十三哥,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按照整个论语里说的那样去看待事情,而是要挑着来,挑来减去,半部论语治天下就可以了,不用全部,全部就都废了。”小十四摇头晃脑:“何况孔老二那个时候都什么时代了?现在可是我大清的天下,那个时候人们有口粥喝就乐坏了,我大清起码让大家都能吃饱肚子。”

“两位阿哥爷这都是道听途说。”法喀冷汗都下来了好么!

“治天下”这三个字,是谁都能用的吗?

除了万岁爷,也只有太子爷能用,还不能挂在嘴上,现在太子爷虽然看似春风得意,可选秀只给太子爷定了两个庶福晋,两个格格。

多少大臣家的女孩子,是奔着东宫去的?结果呢?全都铩羽而归。

大家心里头明白,万岁爷这是开始冷着毓庆宫了。

毓庆宫,即太子爷的东宫。

俩小孩儿不明白这里头的事情,他可不能不明白。

“哦。”俩小孩儿点头。

法喀赶紧告诉俩小孩儿,要好好读书,老生常谈的调调,听的俩小孩儿满眼睛的蚊线香,最后他说的口干舌燥才把俩小孩儿放走。

不过被安排在了第一排的位置上,左边是常年缺席的十一阿哥,右边是连话都说不太清楚、就蒙语说得好的十二阿哥。

后面是堂兄弟六个,在后面是堂兄弟八个。

还有不少哈哈珠子残差不齐的坐着,反正人是不少,大小不一样。

《论语》么,全文二十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法喀大概是真的是个满族里少有的读书人,有点酸腐的意思,抱着书就跟抱着个宝贝似的,哪怕是一本很普通的《论语》他也十分郑重。

开篇就是“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让大家读一百二十遍!

小十四顿时就蒙圈了!

这就要读一百二十遍?

其他人都在读,就这么几句话而已。

还有,这是什么书?

竖版,他知道,古代的书籍都是这么写的,但是,为毛连个标点符号都没有?要学生自己“断句”!

擦!

他六岁,不是六十岁的老学究,这就要他自己断句?

怪不得那家伙一口气读下来,连个停顿的地方都没有。

合着这时候没标点符号,《三字经》是三个字三个字的分开读,《百家姓》则是四个字四个字的那样读,还有《千字文》也是四个字一押韵。

这是启蒙教育类书籍,简单易懂,一学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