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真千金靠养猪做首富(穿书)(41)

赵管家继续恳求道:“我想要请容小娘子教的,是一些新鲜又特别、能够被食客追捧的菜。价钱好说,当初我八两银子买下了黄焖鸡的菜谱和干制香菇的办法,现在我再加一两银子,五两银子一道菜!”

容可为自己的猪肉香肠叹一口气,但有钱不赚王八蛋。她对赵掌柜点了点头:“您请我到厨房里来吧,我给您做一道新鲜又别致的菜——鸡豆花!”

赵掌柜掏出了纸笔,一路跟了过去,边走边问:“这豆花我知道,鸡豆花是什么?鸡汤煮豆花么?”

容可笑了笑,这鸡豆花他当然不知道,她记得荣华酒楼的菜单,上面根本没有这道菜。

这鸡豆花在她的前世,可是鼎鼎有名的一道经典川菜,早在唐朝就成为宫廷名菜,流传到现代也成为了国宴菜品。这道菜久经考验,名声不坠,绝对配得上赵掌柜的要求——新鲜又别致。

容可让忠直去找容母领一百文钱到里正家里抓只鸡回来,然后对赵掌柜道:“此豆花可非彼豆花,您就等着瞧好吧!”

第24章 鸡豆花与书院 这道菜讲究的就是吃鸡不……

“这道菜可不好做,您那个胖弟怎么不来呢?”容可在处理鸡的时候问赵掌柜。

这可不是她夸大其词。

光是看鸡豆花那一长串的头衔——四川厨菜看家菜、“中国菜”四川十大经典名菜之一、国宴菜品,就知道它的步骤不会简单。

她当初被朋友带着去在川菜馆里吃过一次,这道鸡豆花完全打破了她对于川菜都是辛辣的固有印象,那清淡、鲜香、醇厚的味道让她回去之后一直念念不忘。后来查了许多菜谱,又看了许多破站上的美食博主教学视频,来回反复研究许多次,刀下不知道添了多少鸡的亡魂,才终于成功复刻出这道名菜。

赵掌柜捧着纸笔在旁边:“今日楼里有客人定了大菜,厨房离不了他,我全记下来。这鸡豆花究竟是鸡还是豆花啊?”

“是鸡。”容可为他解释:“这道菜讲究的就是吃鸡不见鸡,待会你看成品就明白了。”

做这鸡豆花,首先要取鸡胸上两片鸡脯肉,用刀去了筋,再用刀背捶成红茸。这里就得换大花上场了,以容可的臂力捶不细这鸡茸。

她把刀交给大花,松了松手臂,对赵掌柜讲要点:““制茸”这步可是一道关键。肉末捶茸,如筋未去尽,就不可能有豆花式的细嫩之质。”

“鸡茸捶成之后盛入碗内,加一小碗葱姜酒水解散,再活入鸡蛋清、湿淀粉、细盐一勺,搅成鸡浆。”赵掌柜一边记一边读。

容可接话道:“这兑的比例也很关键,你记得与胖师傅说,得根据鸡肉的水分略微调整,灵活机变。不然,待会下锅要么散开要么成坨,无法成花,”

赵掌柜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

鸡茸浆调好以后再过一遍细萝,让它的质地更加细腻,出来的口感更加滑嫩。然后烧旺火,往锅里注入先前让忠直在旁边同步熬的鸡汤。

“这是临时来不及吊汤,你们自己做可以用熬足时辰的高汤。”容可说着往汤里加细盐。

等汤烧沸,她再将鸡茸浆倒入锅内,执勺在汤面轻轻地推动几下,烧至微沸,再将灶火压成小火。一屋子人都围在锅边,在不断升腾的鲜香雾气中,盯着锅内的鸡茸浆,见它逐渐凝结,变得色如白雪,状若豆花。

“成了!”

容可欢快地宣布,然后将白雪一般的鸡豆花舀出来,放进铺了嫩菜心的大汤碗,再注入清汤。

她抬手对身旁之人示意:“赵掌柜,这就是鸡豆花了。”

“难怪叫鸡豆花啊。”赵掌柜握着勺喃喃重复着。

他不断耸动着鼻翼去捕捉鸡肉的鲜味,若不是这鸡肉的鲜香过于浓郁,他也无法相信这碗中嫩滑白润的不是豆花,而是鸡肉。那鸡豆花在勺中就如同真的豆花一般会微微颤动,入口也会极为滑嫩,但细抿又能感受出有别于真正豆花的肉感,还有浸润在其中的鸡汤的咸鲜。

赵掌柜用心细品,一句多余的话也顾不上说。倒是忠直在旁边风卷残云地先吃完一碗,把碗一放,脱口一句:“好家伙!鲜得我舌头都掉了!小娘子,我往日只吃甜豆花的,今日吃了你这个才觉出咸豆花的美味!”

赵掌柜也点点头:“又鲜又嫩!而且正如容小娘所说的,吃鸡不见鸡,真是妙啊!”他一声声夸赞之中,似乎已经遇见了这道菜大卖、食客纷至沓来的景象。

“十两!容小娘子,我出十两银子买断你这份菜谱!”说着,他啪地在桌上拍下一锭十两纹银。

“成交。”容可笑眯眯地答应了,就在赵掌柜打包鸡豆花的时候,她拿过他的笔墨纸张,在灶台上又写下了一道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