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妃来袭:极品太子哪里逃(131)

“我们并不是在帮你。”

“这天下人都与我为敌的时候,只有你没有与我为敌,还与我站在一起!”

“我没有和你站在一起!这次是我们得了你们的援助。如果你不及时赶来,我们也许抵挡不住的。我们总共只有不到两千人马。”

石良玉见她那样固执地、一板一眼地反驳,心里很想笑,却并不笑,也不再跟她辩驳,点点头:“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蓝熙之瞪他一眼,听他的口气完全是纵容的样子,什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本来就是这样!

贴身侍卫张康上前:“陛下,这些俘虏如何处置?”

“就地坑杀。”

“遵命。”

无论是石琨的“杀汉令”还是石良玉的“诛胡令”,蓝熙之都有所闻,现在听得他对那三万俘虏的处理,心里虽然隐隐不安,但是,“余宅”那些女子的惨死和司徒子都的尸体都在眼前晃荡,仇恨像瘟疫一样令得人类的怜悯之心躲藏得毫无踪影,只将潜伏着的兽性和狂野完全显露出来。她心里那丝不安很快消失了,只是一声不吭地站在那里。

张康得令正要离开,又看一眼蓝熙之,立刻行一大礼:“参见娘娘。”

蓝熙之心里十分尴尬,扭过头大声道:“张康,我不是你们什么娘娘。快起来,你这是干什么?”

“遵命,娘娘。”

蓝熙之也不理他,也不看石良玉,转身打马就走。

石良玉看她那样尴尬而别扭的离开,嘴角终于忍不住微微有了一丝笑意。许久不见,她骑在黄骢马上的身姿倒更矫健了几分。他想,自己当初真不该强迫她,还想强行把她关在宫里。她在外面自由自在地行动,虽然劳累,精神倒比以前更好了几分。

他纵马跑上前几步:“蓝熙之……”

“你还有什么事情?”

“听说子都是你殓葬的,我想去看看他的坟墓!”

蓝熙之本来不想再理他,可是听得他这样的要求,心里一酸,掉转马头就往后山走去。石良玉紧紧跟在她身后。不一会儿,她在一棵大松树边下马,大树前面有一座墓碑,墓碑上“朋友司徒子都之墓”几个字,正是她亲手刻上去的。

她低声道:“子都死在石剑手里,连心都被石剑挖出来了……”

石良玉也跟着下马,抢上一步跪了下去,声音低沉:“子都,蓝熙之今天已经杀了石剑,给你报了大仇。希望你在九泉之下能够瞑目。子都,你放心吧,我一定好好照顾你的妻儿。你在天有灵,也要保佑他们……子都,还有一件事我要告诉你,我已经把你的儿子收为养子,立为了太子,这天下是我跟你一起打下的,也一定要跟你共享……”

蓝熙之静静地听他祷告完毕,才道:“石良玉,你要不要把他带回去重新安葬?这里距离太远,他的妻子儿女无法来拜祭他……”

“不用了!邺城周围都是敌人。就让子都先在这里安息,等局势完全稳定了,我会再好好安葬他的。蓝熙之,多谢你。”

“你不用谢我,子都也是我的朋友,他也曾救过我。我只恨自己去迟了,没有救下他来……”她想起自己曾经抱在怀里的那具血淋淋的被剜心的尸体,声音和身子都在微微颤抖,“胡羯都是魔鬼,魔鬼……”

她的小小的身子那样微微发抖,他看在眼里,心里一疼,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想扶她一把,她却不经意地立刻退开两步。他讪讪地缩回手去,淡淡道:“我走了,蓝熙之。”

“你走吧。”

两人默然走下山坡,蓝熙之也不再说什么,打了马往坞堡里去。石良玉见她的背影进了坞堡,回头,见张康走来,正是向他回报俘虏和战利品处理的事情。

“张康,把缴获的财物和马匹,给坞堡留下足够的部分。”

“遵命。

第二天,忽报邺军汉骑送来大量缴获的战利品。蓝熙之出去一看,只见各种战利品已经分类装好,骏马千匹、牛羊五千头,财物若干。

为首的张康道:“娘娘,这些战利品是你们应得的,请收下。”

坞堡的士卒、居民从未获得这么多战利品,无不大喜过望。蓝熙之本想拒绝,但是,看到堡民们一幅幅欣喜的面孔,又想起他们昨日的激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便点头收下了。

张康见她收下,松了口气:“娘娘,臣告退了。”

张康一口一个“娘娘”,蓝熙之心里又是气恼又是无奈,狠狠瞪着他:“张康,不许再叫什么娘娘!”

“遵命,娘娘!”

蓝熙之恨不得一拳塞到他的嘴里,也只得由他,叹道:“你回去吧,代我谢谢贵国皇帝。”

“遵命。”

正文 第十四章 登基大战

石良玉登基后的第二场大战,前后斩首胡羯匈奴七万多人,相邻胡族各国更是震恐,石琨更下达了讨伐檄文,联络天下胡人共同诛杀石良玉和他的汉家铁骑。石良玉也没有闲着,先攻斩了石琨派来刺杀的五千铁甲死士,然后纵兵屠杀,从凤阳到昆华,横尸相枕,血流成河。他宣令“所有胡羯,敢领兵造反一律灭族”,整个北方,已经完全天下大乱。

这天,石良玉和众将商议军情,正要去看堆积的各种邺国的奏折,忽抱有一名道士求见。他十分意外,立刻传令召见。

那胖道士一副落拓相,却双目炯炯,石良玉一见之下,大喜过望:“哈哈,葛道长,你怎么寻到这里了?”

这个胖道士正是以前在江南时和他关系很密切的葛洪。

葛洪拜了下去:“陛下登基以来,多次大胜胡羯,威名远扬,小道这些年一直在北方游历,得知消息后,就来拜会。”

石良玉上前一步亲自扶起他:“葛道长,我们也算得故人了,你千万不用多礼,现在邺国百废待兴,需要各种人才,你精通医学和占卜术数,就留下如何?”

“蒙陛下赏识,小道自当留下尽一番努力。”

“好,今晚,我们一定得痛饮三杯。”

许久才见一故人,石良玉精神大震,随即摆下筵席和葛洪开怀畅饮。酒过三巡,葛洪道:“陛下,如今邺国已经跟相邻诸胡势同水火,不如和南朝结盟,共谋收复汉家天下。”

“我也早有此意,打算将所据的原南朝领土徐州、兖州、青州等归降南朝,如此一来,南朝的势力就可重返北方,只是不知南朝意下如何。”

“现在南朝是太后的胞兄李亮掌权,丞相朱涛被排挤又坚持无为而治,只怕这结盟之事,一时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啊。”

“我也是担心这一点,所以先联系了豫州刺史朱弦,他的态度倒是十分诚恳。”

“朱弦这两年在豫州做得不错,可惜戴渊来后,他只怕也做不了多大主。”

“只好边走边看,主要还得靠我们自己。”

“陛下说得是。”

两人闲话了一阵,石良玉忽道:“道长,你还记得蓝熙之不?”

“当然记得了。不但记得还十分熟悉啊。陛下您当年离开江南后,贫道投奔了先帝,曾多次为先帝和她诊治病情。对了,她是陛下您的朋友啊,当年还是您介绍贫道认识她的。”

“她的病情究竟如何?要如何才能治好?”

葛洪摇摇头:“她患的是呕血症状,加上早年运功练武,有些走火入魔,阴气寒毒更是浸入骨髓。要治疗这个病,原本也是不难的,但是,对蓝熙之可就相当难了……”

“哦?为什么?”

“但凡年轻文弱女子,很容易被阴寒邪毒所浸,但只要和精壮男子成亲,得男子阳气滋润,天长日久,邪毒自然可以慢慢淡化……”

“意思是说她嫁人了,病就会好?”

“嫁人了,最好还要生了孩子,经历了生产的阵痛,这种病自然就慢慢祛除了。贫道曾经治愈过好几起这种病症。先帝临终前,曾问及贫道她的病情。得知只有这样才能治愈时,先帝非常希望她能够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