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成凰:乱世太子妃(137)

奔逃的石氏诸王见功亏一篑,让石良玉抢得先机,登基大位,无不蠢蠢欲动,各地烽烟四起,暴风雨将至。

处理完襄城的一众事宜后,石良玉召集李农、王泰、张桦、苏彦等人商议决定去留问题。石氏诸王的反抗已经呈星火燎原之势,襄城又是羯族人的大本营,反抗日渐激烈,众人商议后,石良玉下令即刻迁回邺城,将自己苦心经营的邺城定为国都。

启程前夕,石良玉正在书房里处理一些奏章,一名太监轻轻走进来:“陛下,胡皇后求见!”

石良玉抬起头来,皱皱眉头,他知道她是来干什么的,可是,这次登基,正是她里应外合铲除了石遵,事后又献出了六颗传国玉玺,自己才得以顺利登基。他想了想,道:“让她进来吧。”

他话音刚落,早已等候在门口的胡皇后几乎是冲了上来,直往他怀里扑。

石良玉微一侧身,躲过了她急不可耐的身子,淡淡道:“胡皇后,你有什么事情?”

这声“胡皇后”听在耳里,胡皇后再看看面前一身龙袍的男人,他面色威严,俊脸上露出淡淡的一丝鄙夷的神情,心里一沉,还是嗲了声音:“皇上,臣妾想做您的皇后,这是您答应过的……”

“是吗?朕什么时候答应过?”

她靠过去了一点儿,想唤起两人往日偷情时刻的欢愉:“冤家,你怎么能这样?”

“母后,父皇尸骨未寒,你这样是不是有些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父皇?”

胡皇后忽然明白过来,嘶声道:“石良玉,你,你要过河拆桥?”

“朕不是要拆什么桥!朕登基后,封后,于情于理也应该是自己的发妻,朕的太子妃,怎么敢将母后纳为皇后?”

他冷冷的神情犹如一盆冷水彻底浇灭了心中的希望,胡皇后第一次见他如此威严的模样,她是何等样人?立刻明白过来,恨得几乎咬碎了银牙,却不敢再多说,只道:“那你怎么安置我?”

“你要愿意的话可以继续住在这里;你不愿意,也可以离开随便找个你喜欢的地方,朕保你一辈子锦衣玉食,今后,无论你嫁还是不嫁悉听尊便!”

胡皇后转身就走,走出门又恨恨回头,“好,石良玉,你够狠。”

石良玉高声道:“来人,送胡皇后出城。”

胡皇后是个明白人,一代君王被推翻后,如此安置遗孀已经算是最仁慈的结局了。她还有好几个面首,此刻能得以保住锦衣玉食,虽然对石良玉恨之入骨,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好携了财物和面首,仓促离去。谁知道半路上,两个面首竟然携带了她大半的财产跑了。这两人跑出不远,就被石良玉派来护送的士兵抓获斩首。

胡皇后被抛在中途,都快绝望了,待士兵赶来,又将财物还给她,失而复得,真是惊喜两重天,她方才明白,自己对男人的了解,远远不如石良玉对男人的了解,一时间百感交集,恨也恨不得,怒也怒不得。

还在返回邺城的路上,石良玉接到消息,外逃的石苞、石琨等铤而走险,集合了十万羯族大军,连夜攻打邺城。

石琨等人原本是想趁石良玉不在时先釜底抽薪,拿下他的老巢,这样,石良玉离开襄城,邺城被占,堵在中途,正好聚而歼之。

石良玉早有防备,邺城守备森严,石苞等人连攻半月,挖壕、屯营、登梯等种种方法都尝尽了也没能攻破城门。正在苦战时,忽闻石良玉率大军赶到,早已精疲力竭的联军不敢再战,立刻撤退,半路上,又遇到石良玉派出的伏击军队,鏖战之下,联军死伤惨重,败逃而去。

浩浩荡荡的大军回到邺城时,已是五月初一。

石氏联军战死的尸体已经被一车一车拉来扔到黄河里。邺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盛况。

一回到府邸,王泰、王基、张桦、李农等亲近重臣立刻开始筹划石良玉的登基事宜。石良玉却先行去邺城司徒子都的府邸拜访。

司徒子都的府邸距离石良玉的府邸并不远,但是,以前军务繁忙,除了他的儿子、女儿出生时去看过外,石良玉再也没有去过。司徒子都娶的是一个家境衰落的官宦人家的小姐,这位小姐沦陷流民中,差点被乱军抓走,幸好为司徒子都所救下,后来就嫁给了司徒子都。

管家已经进去通报了,石良玉坐在客厅里,揪心的难过,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司徒子都的遗孀。

不一会儿,司徒夫人慢慢出来,怀里抱着一个小婴孩,在她旁边,跟着三岁的儿子。她双眼红肿,形容枯槁,显然是得知司徒子都的死讯后,孤儿寡母,哀伤过度。

一见石良玉,她立刻抱着婴孩跪了下去:“参见陛下……”

石良玉赶紧扶起她:“嫂夫人快快请起。”

司徒夫人的眼泪滚滚而下:“陛下,臣妾只有一个请求,希望能找到子都的遗体,让臣妾好好安葬……可怜他连个全尸都没有了……”

“嫂夫人,我已经派了人出去寻找他的遗体,嫂夫人节哀顺变。”

“多谢陛下。”

司徒夫人看着自己身边的两个孩儿,小小年纪就丧失了父亲,不禁哀痛欲绝,根本无法招呼石良玉,只是哀哀痛哭。

石良玉自己也是悲痛欲绝,见她的哭泣声终于小了一点,才道:“嫂夫人,今后,我会好好照顾你们母子的。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陛下请讲。”

“我想将这个大孩子收为义子。我和子都一起来到赵国,一起打天下,可惜,他再也没有机会看到我登上大位了。这富贵,是我和他共有的,他不在了,我希望能和他的骨血共享。我想将这个孩子收养后立为太子。”

司徒夫人又惊又喜,赶紧拉着儿子的小手道:“快跪下,叫父皇。”

小孩儿跪了下去,脆生生地道:“父皇。”

这声“父皇”听在耳朵里,石良玉一阵辛酸,抱起了他,对司徒夫人道:“你们母子都可以随我去皇宫生活。”

司徒夫人低声道:“多谢陛下厚恩,可是,臣妾想守着子都的家。”

石良玉点点头,“你们不愿去宫里也没关系,就留在家里好了,孩子太小了,不应该和母亲分开,我派老师来教导孩子,等孩子大一点再进宫。”

司徒夫人本来就担心着要和儿子分别,听得这话,心里宽慰了不少:“多谢陛下。”

“就辛苦嫂夫人照顾两个孩子了,有什么困难,只管开口。”

“多谢陛下。”

登基的事宜已经商议妥当。

石良玉并未再兴土木,将自己阔大的府邸稍一改造,当成了皇宫,在邺城正式登基,号称大邺政权,所辖范围包括了原赵国的大半江山。登基当日,石良玉宣布恢复汉人衣冠,以汉家衣冠龙袍接受朝臣跪拜。同时,大封功臣,所有跟随他起兵的人和当初拥护他登基的官僚都加封三级。此外,他还下令收养司徒子都的儿子司徒智,改为石智,立为太子,并立自己的太子妃为皇后。

一系列封赏、立储君都没有问题,唯一的例外是众臣对“皇后”的确立有些疑惑。大家虽然听说新帝在去年除夕前几天娶了太子妃,不过,他的婚礼在邺城举行,参加的都是亲近部属,其他大臣多未见过。在后来的传言里,又听得这个“太子妃”早已跑了,人已不在,如何能够立为皇后?

石良玉见众臣疑惑,笑道:“各位爱卿不必多虑,皇后只是身体不好,在外地休养,不日即将回到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