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堂春色(87)+番外

作者: 沉水湘竹 阅读记录

潘良庸一副见了鬼的模样,万岁爷哪曾像这样控制不住性情,就是内阁和御史台那几个老梆子死谏也未让万岁变过脸色,如今这是怎得了。

至于殿内其余的宫人,见潘总管都未劝,他们这些小人物就更没资格上去了,于是纷纷跟鹌鹑一样缩着头,生怕这个时候被抓了错处发落了去。

打发了其他人下去,潘良庸小步走到姜珩跟前,小心翼翼道:“万岁爷,您这是?可是奴婢们哪里伺候有失?”

姜珩缓缓定了定神,将愤怒的心压下去了,只是他恨不得现在就去明州找那女人讨要个说法。

瞧着一旁胆颤心惊的潘良庸,姜珩开口道:“朕要去皇陵祭拜先帝,这几日的折子你和内阁那边商量着该拟票的拟票,批红的批红罢。”

此话一出,潘良庸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万岁爷这意思,他怎么有些不明白。

见人还楞在那儿,姜珩更是起打不一处来,于是骂了一句:“怎么?朕说的不管作用?”

后知后觉的潘良庸这才点了点头,紧跟着开口道:“万岁爷可要奴婢去礼部让人备好御驾,再去慈宁宫那边招呼一声?”

“不必,朕去不了几日,一切从简即可。至于太后那边,太后年事已高,这等小事更不必劳烦她老人家。”

话毕,未免潘良庸再开口,姜珩又补充道:“朕会让御林军随行,不必担忧。”

听了这话,潘良庸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万岁爷这意思,再联系到刚才的情景,恐怕是有私事未了,这一切也就说得通了。

只是万岁爷既然打定了注意不让他们知道,再多问也是枉然的,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生生离别了主仆情分便不好了。

见人有眼力见,姜珩便不在多言,计划着前往明州的事。

晌午不过匆匆用了几口午膳,姜珩就带着禁卫出了宫城,一路向皇陵的方向奔去。

入了皇陵,姜珩给诸位先帝上了清香后,又留下御林军统领把守着房门,这才带着暗卫悄悄离去。

这日一早,永嘉侯在和几个女儿用饭时突然提到回京城的事。

三年的光阴转瞬即逝,老夫人的孝期已经过了,这也意味着永嘉侯丁忧结束,可以再次入朝为官。

眼瞧着女儿们的年纪愈来愈大。尤其是赵晔,为着守孝这事,已然拖成了老姑娘,再加之庶出的身份,亲事上只怕不会那么顺遂。

几人倒没感到多大的意外,赵晔更是想早日回到京城走动,不然这辈子说不定只能和秦氏一般为人继室。

至于赵鸾,虽有些不愿,可她也明白父亲不会让她独留在明州。

最后还是赵蘋忍不住问了一句:“父亲,怎得这般急着回京?”

伺候永嘉侯的宋姨娘忽的放下筷子,含笑道:“几位姑娘有所不知,前些日子刺史夫人来了府里,欲为蒋家的公子说亲,侯爷瞧着这桩亲事也匹配的紧。这不,回京的日子可不得提上日程了。”

“可是淮南蒋家?”赵鸾问。

宋姨娘微微点了点头,“正是呢,给咱们大姑娘说合的正是淮南蒋家的大公子。”

对于赵鸾的见识,宋姨娘心下有些讶然,却没太大的意外,毕竟二姑娘是在老夫人跟前长大的,见识自不比旁人。

听到自己的婚事,赵晔一脸娇羞,红着小脸引得不少人打趣起来。

饭后,赵鸾带着人出了门。

赵鸾戴着唯帽,缓缓走在青石铺的大街上,听到小贩们的吆喝声,压抑的心情得到些许抚慰。

明州虽不比京城繁华,却多了些烟火气息,有了人情冷暖。这几年她虽然广住在山上,对于本地风土人情却是了解过的。

就这样,赵鸾不知不觉出了城门,领着丫鬟坐在一棵大树下歇脚。

就在这时,一行穿着锦衣的人引起了赵鸾的注意,看着领头的男人,赵鸾直愣愣站了起来。

再次看见那张再熟悉不过的脸时,赵鸾惊的连话也说不出口。

眼前的男人不似三年前那般洒脱,却多了些稳重和睥睨之气,想是坐上了帝位的缘故。

“姑娘?”

几个丫鬟里面连忙站了起来,将赵鸾护在身后。

赵鸾压下心底出现的异样,安抚道:“不必惊慌,是我认识的故人,你们先去城门等我罢,我稍后就来。”

丫鬟们有些迟疑,却还是点了点头,三步一回头去了不远处的茶棚等待。

这边,姜珩也遣散了手下,同样让他们去凉棚那处等待。

“你为什么还要来……还要来明州……”

赵鸾忽然泪眼婆娑,心底的委屈如潮水般袭来,一颗骨碌碌的泪珠悄然落下。

“我好不容易忘记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