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堂春色(93)+番外

作者: 沉水湘竹 阅读记录

这日,吴太后终于原意见承恩伯夫人一面了,一进门,陈氏便一脸幽怨地看着上首的吴太后,“娘娘久不见妾身,只怕快忘了妾身吧……”

吴太后嘴角一抽,看着老太太难看的脸色也是颇为头疼,又不知如何解释,只是开口道:“母亲这是说的什么话。”

说罢,又让身边的宫娥给陈氏搬了张椅子来。

陈氏刚入了定,只奔主题:“娘娘记不记得妾身没什么紧要的。唯独芙姐儿,娘娘您可得给她想个法儿啊,她还那般小,难不成真要给了旁人做填房吗?”

吴太后眉头紧锁,长长叹了口气,“万岁心意已决,我又能有什么办法?”

明明心里已经很厌烦了,却不得不费些心力应付娘家人。

陈氏拿出帕子,一边抹着眼泪一面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娘娘,您就不能劝劝万岁,改立芙姐儿当皇后吗?”

“母亲!”

对于口无遮拦的陈氏,吴太后实在忍不住了,一巴掌拍在了书案上,道:“这是宫里不是吴家,母亲还是别太放肆了!”

陈氏看着暴怒的吴太后,被吓的顿时哑了声,只是泪水止不住地长流,一口一个“我苦命的心肝儿肉”哭。

“心肝儿?”吴太后冷笑了一声,嘲讽道:“母亲怎么不想想我,你的亲生女儿,这些年一个人在这见不得人的地方又是怎么过来的!”

吴太后将陈氏说的一脸羞愧,就连头,也埋的低低的。

“哀家后半辈子的荣辱都系在万岁身上,母亲不明白,哀家却明白!”

话音刚落,只见吴太后又开口道:“赵氏入宫是板上钉的事了,劝你们别再耍什么花花肠子,否则哀家也救不了吴家。”

说罢,吴太后指着一个宫娥道:“去,送送承恩伯夫人。”

吴太后下了逐客令,陈氏悻悻而归。

嘉礼如期而至,这日,文武百官着常服于宣德门外。奉迎使团持着旌旗,浩浩荡荡来到了永嘉侯府,一路引的京城百姓围观瞩目。

正使宋泱曰:“宋某奉制以礼奉迎。”

永嘉侯答曰:“臣谨奉典制。”

傧者出告,入引主人出大门外再拜。

说罢,宋泱、闵骞二使入府,曰:“有制。”

永嘉侯再拜。

宣制毕,永嘉侯再拜受制,答表又再拜。

这边,依礼当由新后之母引导新后至于宅院外,只是白氏过世,于是就有了三房的李氏夫人代其母职。

李氏引赵鸾于宅前,升堂出立于房外。

典仪赞使、正副二使见了赵鸾连忙再拜。

随后,宋泱上前三步,曰:“今月吉日,宋某等承制以礼奉迎。”

永嘉侯手捧方接过的制文,并纳吉、纳成、告期三礼之制书奉于司言跟前,曰:“戒之戒之,夙夜无违命!”

礼毕,李氏自西而上,至于皇后车舆外,施衿、结帨曰:“勉之戒之,夙夜无违命!”

赵鸾头戴九龙九凤冠,斜插双龙戏珠金钗,饰花钗十二树,并两博鬓,又以珍珠妆佐面,身着青质翟衣,神情庄严肃穆。

在万众瞩目之下,李氏和宫娥扶着赵鸾小心翼翼进了车舆,只是一声“起”字,车舆沉稳地转动起来,在奉迎二使的指引下,缓缓在宣德门前停了下来。

文武百官并宗室自发排成两列,纷纷拜讫高呼“千岁”。

车舆自宣德正门而入,尘封了将近百年之久的宫门再次开启。与此同时,钟鼓之音缓声传来,似有仙音鹤唳。

新后的鸾驾出了宣德门,从端礼门至于文德殿前停下。

六局尚宫早已恭候多时,见了皇后的车架,连忙小步上前将新后接下。

“还请殿下移步受制书。”

张尚宫清脆的声音在赵鸾耳边响起。

赵鸾缓步踩在红绸上,在祭坛处一拜。

陈太师明其意,于是上前走了三步,请出册后诏文,曰:“端佑皇太后嘉命,咨尔易阶乾坤,诗首关雎,王化之本,实由内辅。是故皇英嫔虞,帝道以光;太任妣姬,周胤克昌。皇后其祗勖厥德,以肃承宗庙,虔恭中馈,尽敬於妇道,导师道於六宫,作范仪於四海。皇天无亲,惟德是依,可不慎欤!

……

咨追赠尚书令太子太傅永嘉文明候配享大祖朝廷赵襄孙女,唯乃祖克有武力,勤劳王家。朕以春秋之仪,必娶大国,今遣使太师国子监祭酒同平章事陈邺、宗正姜迪持节册命为皇后,钦哉!”

其册制如皇太子,玉用珉玉五十简,匣依册之长短;宝用金,方一寸五分,高一寸,其文曰“皇后之宝”,盘螭纽,绶并缘册宝法物约旧制为之,匣、盝并朱漆金涂银装。

内官高呼:“受制。”

工部尚书并户部尚书捧案而上,曰:“册宝使王桓、副使杨随奉制授皇后册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