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女膳祖(重生)(158)+番外

作者: 粉红小白菜 阅读记录

隐庐新推出这外包席宴的消息一出,不看好的声音层出不起。

看热闹的天天盯着隐庐门头上的板子数。

第一日,无人下单。

第二日,板子空着,依旧无人下单。

到了第三日,哟,终于有了第一行字。

看客凑近前一看,低声念叨——“承接城东鲜于家包家宴流水席五日”

嘶,四下一静。

了不得了。竟是鲜于家做了隐庐的第一单!

城里谁人不知,新开的‘新·川味观’乃是鲜于家的庄园。

赵与鲜于两家庄园齐头并进,一时颇有几分箭弩拔张的争斗架势。

若是鲜于家将自己的家宴承包给赵家,岂不是自认自家手艺不如人?

怀着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赵玲珑客气地将鲜于家管家送走,浑不在意四下打量和嘀咕,“食学馆出来的早在隐庐轮流上过勺,手艺味道上必然不会出错。”

但是,“高门做宴,请的人身份不一般,吃食忌讳各不相同,端上食案的东西口味亦或是原本食材,需要调整。同鲜于家交接的时候须得认真,不要出错。”

“徒儿知道了。”杨启年恭敬道。

之前食学馆的事情便分在了杨启年名下,他还以为内里培训之人只在赵家自己的堂店做事,时间久了难免觉得发挥受限。

这几日忙活着外包席宴的事情,虽是以隐庐的名义,但实际办事的都是食学馆中培养的厨子。

他忙着出菜谱,又忙着调整内里人员配置,小厮取笑他夜间发梦都在说锅灶干不干净的事情。

忙点好,一忙起来,人心里才踏实。

自己赚来的银钱,花起来,腰板更直。

一想到不久火热的生意,杨启年禁不住呲牙花,“还以为没人办咱家的席宴呢,却不想一来就来个大的。”

面前人神情自若,浑无一点得意,外边人说赵家菜赢了鲜于家,好似对她没有丝毫影响,“赵家菜外包席宴,鲜于家先做客,嗨...是不是那日九峰山茶宴,请了鲜于家二郎君,这才...”

“确有其因。”赵玲珑点点头,“今日鲜于家来时便说明了,是他家昱郎君推荐的。”

他们所在乃是食学馆的外堂,身处此地仍旧能听到内堂剁菜、锅碗瓢盆相碰时的脆响。

杨启年起身将茶釜移开,长柄茶勺舀满一碗茶汤,递到对面。

空气中顿时充满葱姜的气味,赵玲珑不适地皱起眉头,“世人时兴煮茶吃,总是加上葱姜,八角之类的,吃起来热乎身子。我们都是做厨子的,平日里试菜品咸淡便罢了,吃茶都这么重口,真是苦了舌头了。”

杨启年喝了一口,咂摸一下,又伸手捏了一把薄荷叶进去,“我还是喜欢煮茶。煮入味了,便当成饭汤,算是一顿食。”

她眼睁睁看对方还舀了一小勺椒油,顿时觉得不好。

垂首凝神,手中是杨启年提上来的一册食图,内里翻页竟是丹青,翻一面便是一张栩栩如生的赵家菜,她看了其中一张蜜汁猪脚,被那富贵亮眼的色彩吸引,顿觉晡食的菜式。

“你这食案册子但是有新意。请的是何人描摹,竟如此入神。”

这可是他新近的得意处。

杨启年呵呵一笑,“我有一好友,素日喜爱丹青,奈何家中日子清贫,无甚银钱采买颜料。那日我邀请几位好友吃宴,他便在其中。吃得那道椒麻鸡后,归府作图了。我瞧着画的不错,便请他在册子上做了食材图。”

不过颜料之类的支出,便是从食学馆中所出。

“我瞧着这图册菜单子倒比墙上木板方便。”她来回翻着着,“若是这位郎君得闲,便请他多作几本吧。”

吃过隐庐菜式的老客上门自然知晓哪道菜的样子,但是新客上门全凭其他桌上和小厮的推荐。

有了这活灵活现的菜本子,不论是外包亦或是堂客,都一目了然。

如此两人商议过几件杂事,食学馆外包的雏形基本核定。

/

鸡叫三声后,李大郎起身穿衣。

妻子帮他收整衣领,看天色尚黑,便道:“去豆腐工坊的路偏,你且不要急,万莫像昨日那般跌了脚!”

妻子温声絮语中,李大郎迷蒙的神志终于清醒几分,见小厮已经亮起灯笼,“晓得了。昨日是不小心,今日一定看路。”

一两句话,他便急急出门了。

家中豆腐工坊刚扩建,新来的伙计总是笨手笨脚,一连好几锅豆浆都翻锅,不是糊了就是酸了。

李大郎已经盯着好几日,再加上堂店生意也忙,他一人周全不来,昨日起晚,又心急伙计犯错,这才不小心摔了。

李夫人见他还是那副匆匆样子,眉头皱着,“叫他慢些,总是嘴上应承,却不好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