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厨娘(245)+番外

而苏糖来的这条德昌街,只能算是辅路。

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苏糖觉得,能用十五两银子,租两间门面,这真的已经可以了。

如果去到梦境阁那条街,租金还要再涨两倍。

而且这个德昌街空着的铺子还挺多的,随便都能租到,房东也比较说话。

一听到他们要做早点生意,还有点奇怪。

毕竟这条街来的人太少了,开酒楼肯定是要开在位置好的地方啊。

如果门前都没人经过,那怎么赚钱嘛。

但是见苏糖坚持要租,那房东也没说什么。

一年房租加押金交过去,苏糖手里的五百七十一两银子,也就剩下三百六十一两。

开店的启动资金越来越少了!

虽然祁天云的两千两还在她房里,但能不动就不动的。

三百多两,应该就够了吧?

幸好苏糖有开店的经验,再把西城的李帆找过来。

李帆见此,直接建议,要不然从西城酒楼里面找点伙计过来帮忙。

反正在西城招人真的很简单,不知道多少人都愿意去西城酒楼做活。

这个建议很好,不过苏糖想了想,还是让李帆先问问在后厨洗碗洗菜的婶子们,看她们有没有愿意来这里做活的。

当初早点铺子请的就是两个妇人,她们都做得很好。

王五媳妇儿现在管着西城的早点铺子,周婶娘过来跟她一起管着东城的早点铺子,做事好不好,大家心里都有数的。

现在这边的铺子,苏糖还是让请妇人过来。

苏糖原本还害怕让洗碗的妇人们从西城到东城,她们会不愿意,没想到一共八个妇人,有七个都想来。

其中一个还是因为家里有个小婴儿,实在走不开。

剩下的七个人争着过来。

苏糖让周婶娘去挑三四个合心意的,到时候一起来东城帮忙。

西城招个三四个,然后东城本地的再招个三四个,也就差不多了。

七八个人做事,也就差不多了。

周婶娘去挑人的时候,心里五味杂陈,说实话,她以前孤儿寡母,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有人还说她克夫,所以相公才死了,反正难听话那是太多了。

自从遇到东家之后,走路都能抬起头了。

旁边很多人对她也友善了,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反正她来挑人的时候,这些人别提多亲切了。

其中就偷偷嘲讽过她克夫的人。

周婶娘怎么也不会选她啊,按东家的话说,这次挑人,全看她喜欢。

只有管事的喜欢了,大家一起做事才能做好。

最后周婶娘挑了四个回去,都是踏实肯干活的妇人,到时候一起经营东城的早点铺子。

她们其实也不用多教,在西城酒楼时间长了,也熟悉饭店的事情。

她们还商量好了,一起雇个马车,反正她们月钱不错,四个人拼着雇马车接送来回,其实要不了多少钱。

不得不说,要是在半年之前,告诉她们自己舍得雇车,这话谁信啊。

而且有时候忙的话,可以直接住到店里,店里后院都是有房间的。

这些周婶娘提前跟他们说过了。

反正周婶娘跟周聪是住在东城的早点铺子后面,那后面有五间厢房,以前住的也是伙计们。

收拾收拾,比他们自己的房子都要好呢。

苏糖熟悉了一下人,让她们熟悉新的早点铺子。

这个铺子比西城的铺子大了一倍有余,早点就可以多做点品种了。

不过一切都要慢慢来。

现在还是要修缮一下,改成他们熟悉的早点铺子。

还是跟现代的早点店差不多,干净明亮的操作间,柜台上摆着几种热粥,然后几种包子,点心。

还有免费的咸菜可以用取用。

桌子也跟西城那边差不多,长长的桌椅可以坐很多人。

周婶娘跟着苏糖,看着这两间铺子慢慢变成熟悉的样子,心里感慨万分。

好在这些苏糖都做过一遍,还能找西城相熟的木匠帮忙,五日的时间,他们早点铺子就可以开业了。

苏糖只想赶紧完成,然后交给周婶娘,自己就可以回到宅子里咸鱼了。

如果说搬家有什么好处的话。

那当然是太舒服了啊!

可以的话,她可以半个月不出门,反正她家里什么都有,想吃什么自己就会做。

也不会有人要看他们家的隐私,不知道有多方便。

苏糖已经沉浸在新家的快乐当中了。

但东城里要说最快乐的,那还不是苏糖,而是另有其人。

那就是很多门户家的下人们!

从西城开了家好吃的早点铺子之后,很多家的下人都要坐着马车排队去买回来。

买回来还要保证是热乎的,特别是灌汤包,不热乎就不好吃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