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厨娘(286)+番外

其实李嬷嬷被安排到苏糖家中的时候,只以为这是份差事,没指望会怎如何。

毕竟侯爷以前对她家有恩,那她报恩即可。

谁想到苏糖小姐竟然那样招人喜欢。

漂亮不说,为人还宽厚,是发自内心的宽容。

不是有些假仁假义的做戏。

不管是家里伺候的,还是苏糖小姐三个铺子的管事伙计们,哪个不夸苏糖的。

她平时不爱计较,但事事心里清楚。

对他们还温和的很。

渐渐地,李嬷嬷也想让苏糖小姐过得更好些。

这也是李嬷嬷这么操心此处宴会的原因。

毕竟是第一次参与夫人们之间的交际,如果能做的好些,以后路会更顺。

苏糖这会跟孙巧珊坐一起,就不像刚才那样冷清,不少人都找过来主动搭话。

这就看得出来,大家刚刚其实都在观望,并非不认识苏糖。

也有好奇的人问:“苏小姐,你最近在做什么,我听说厨神大赛已经结束了。”

苏糖点头:“是结束了,在家休息吧。”

“我怎么听说苏糖姑娘在编书?好像还是本食谱?”

这话看起来没什么,从那人嘴里说出来,却显得有些嘲讽。

好像食谱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苏糖看了看她,淡淡道:“古人有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重要。”

“孔孟二圣也讲过如果看待饮食,可见圣人都避不开这最日常的东西,如此看来,编纂食谱,也是个件要事。”

等苏糖说完,那嘲讽的人面红耳赤,不是说她只是小商户家的女儿吗,为何还能搬出孔孟出来。

这人忍不住又道:“谁家还不会做饭了,需要食谱吗?这种口口相传的做法,何必要浪费纸墨?”

旁边跟着的左侍郎夫人的妹妹,立刻想要拦着,省得让苏糖姑娘下不来台。

但孙巧珊却拦了下。

这种小儿科,她苏姐姐会应付不过来?

果然,苏糖拨了下头发,浅笑道:“中医典籍素问里面说过,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这意思大家也都没明白,就说世间的谷肉果菜,吃起来都要平衡,要搭配,这样才能让身体更好。”

“如今翰林院要做的这本食谱,就是把这些食谱汇集起来,找出最合适,最美食,对身体最有益的方子加以收录。”

“这种利国利民的事,怎么是浪费纸墨呢。”

苏糖说话不紧不慢,娓娓道来,还引据论点,根本不是她们想象中粗俗地模样。

不过想想也是,威远侯那样的人都很喜欢的人。

怎么会很粗俗。

孙巧珊捂嘴笑:“别的我不知道,但苏姐姐做的东西真的好吃,我跟皇上都很喜欢呢。”

孙巧珊很少在苏糖这笑得那么淑女,看着就是职业假笑,显然是笑给身边人看的。

不仅如此,还是在告诉大家,苏糖跟皇上关系也不错,都收着点。

苏糖忍不住看了看孙巧珊,见她保护自己的样子,还挺可爱的。

如果不是这里人太多,她都想捏捏孙巧珊的脸。

眼看这会气氛有点不好,苏糖找补道:“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美食方子,愿意提供给我的话,说不定也能收录进入,编书的时候,会把各位的名字写上。”

这是苏糖忽然想到的。

在场这么多贵女,家里总有点绝活,如果可以提供就好了。

美食方子对厨师们来说或许很珍贵,但对这些贵女们来讲,那就是个消遣的玩意儿。

如果能用这些方子换个好名声?

还能把自己名字写到书上?

有个女子大着胆子道:“收录菜谱的时候,会写这个菜谱来自于我吗?”

苏糖点头:“当然,这本书到时候会发往苍秦国大江南北,你们的名字也会流传到大江南北,如果不想写真名,也可以起个好听的化名。”

化名这事,自古就有,相当于写手画手的笔名。

起个这样的名字,既不会有损清誉,也能让人知道她们的名讳,不少人当场就心动了。

这一说,不少人最后一点顾虑也没有了,还觉得这个挺好玩的。

苏糖喝了口茶,能不好玩吗,大家没事争什么,还不如找点事情做,生活充实一点。

还能给她提供不少菜谱,大家都快乐的事,难道不好吗。

第102章

自从苏糖说了这事之后,很多人都在琢磨,要不要来掺和一下。

特别是京城中的女眷,如果能在那菜谱里留一道自己送上去的方子,还写了自己名字,这该有多好?

行动力快的,已经在动手了。

左右不过是做菜的方子,这有什么。

但是送过去几个,苏糖都说不行,然后讲出自己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