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厨娘(29)+番外

在那人身后,裴府尹终于走了出来,显然是准备好了文书,只等差役送到他们手里。

等府衙的人宣布大家可以自行离去后,黄月桐却拉着她,开口道:“你真的不去我家吗?我爹爹可欢迎你呢。”

黄月桐看着就心思醇厚,苏糖有心结交她这个朋友,可想到弟弟还在外面等着,开口道:“下次有机会再去,我弟弟还在外面呢,今日家里还有些事。”

这并非推托之词,而是今日周婶娘定然是要来她家的说私塾的事。

她不能耽搁。

苏糖朝靖亮跟竹晋原笑笑,这才离开。

竹晋原见她离开,开口道:“京城之中果然藏龙卧虎。”

靖亮也点头:“是了,以前从未听说此等人物,她年龄虽小,做事却有章法,我很好奇她接下来会做什么。”

旁人可能会议论纷纷,说苏糖只会做些点心跟粥,可靖亮,竹晋原可不这么认为。

就看她处理食材的手法,那必然有些技巧跟传承。

这个女子可不一般啊。

听说她开了家早点铺子,有空倒是要去尝尝看。

不过在周围人看来,却觉得苏糖实在不识抬举,都是京城开饭馆的。

若是能搭上这三位,那以后新奇的食材,又或者流行的吃法,必然能学到一些。

怎么她就走了啊!自己不带着拜礼去黄家也就罢了,还让黄小姐去那遍地平民的西城?那种地方什么人都有,是人家这种小姐去的吗?

一点都不懂事。

第15章

苏糖带着弟弟回家的时候,周婶娘果然已经在等着了,看她一脸喜气,应该是事情成了。

“夫子说若是得空,今天下午便可去见他,只是收不收下,还要看夫子的考究了。”周婶娘说完,笑着道,“基本上是无事的,七岁正好是启蒙的年纪,夫子应该不会出太难的题。”

要说原身的爹也是大字不识几个,所以他的孩子们识字也少,苏锦航到现在自然是没读过书的。

可什么都是从无到有来的,苏糖点头:“麻烦周婶娘了,只是这拜师,都需要带些什么?”

这就是问拜师的束脩几何了。

也就是学费是多少。

周婶娘道:“这个书塾的学生大多是些富户,他们带的旧式六礼之外,还有银子,徽墨等。我家聪儿去上学时家里不负责,只带了六礼,只是腊肉多带了些。”

束脩的六礼便是芹菜,莲子,红豆,枣子,桂圆,干瘦肉。

东西多少倒是没有定量,但穷人有穷人的给法,富人有富人的给法。

全看学生的心意。

苏糖心中有数,谢过周婶娘之后,带着苏锦航去了西市的书铺,这里果然有卖整盒的六礼。

只给够店里小厮银钱,他们便可以去操办,务必做的妥帖。

苏糖又在书铺选了两块墨,两支不错的毛笔。

又兑了成色好的一两银子放到六礼的盒子里面。

这些东西买下来,就花了将近三两。

要知道,现在的物价来说,二两银子就能够一家三口人吃喝不愁。

这些礼物在西城已经算贵重了。

苏糖听说过这位夫子,是中过举的老人家,教学生的经验也丰富。

让这位夫子当小航的启蒙老师,也是足够的了。

再说了,按照古代的规矩,这次送完礼,那就是一年的束脩,也还算划算。

主要还是苏糖现在手里有钱。

要是刚穿过来那会,定然不舍得这样花钱的。

果然礼多人不怪,虽然苏锦航只读过些千字文,这位夫子还是收下他,并让他明日就去读书。

苏锦航没想到自己逛一圈回来,竟然要读书了。

等他抱着买的书本纸笔到家,这才反应过来。

苏锦航满脸不敢相信:“姐,我真的能读书吗?”

说实话,他们西城这边多是商户人家,而且还是小商户小商贩,能让自家孩子去学了千字文已经十分可以了。

像他这种正儿八经拜夫子,去私塾上学的,根本没几个。

也就周聪算一个,现在又多了一个他。

苏糖揉揉七岁便宜弟弟的头,笑着道:“真的可以,读书是应该的。”

至少在她眼里是应该的,不管什么年代,读书才是正理。

她都没想到,只因为可以读书就让苏锦航能这样开心。

这下周聪也高兴了,以后可以跟苏锦航一起上学。

他们两个从小饭馆吃了早点,然后一起去上早课,中午吃顿饭,继续上课。

时间也变得规律起来。

而第二天一早,小饭馆的门还没打开,周婶娘跟苏糖就听到外面的声音。

好像是客人在喊他们开门?

说闻到屋里面的香味了?

周婶娘连忙过去,但也被门口的客人们给吓着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