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厨娘(71)+番外

周婶娘跟王五媳妇儿自然也听说了,刚开始以为是以讹传讹,可没想到一问东家,竟然真是这回事。

王五媳妇儿立刻骂道:“那姓张的真不是东西,他竟然把赔钱的酒楼卖给东家你。”

听了这话,苏糖笑:“若是不赔钱,他也不会卖了。”

这倒是实话,毕竟赚钱的营生谁不想做。

等等,东家知道迎春楼赔钱啊。

那为什么还要接手?这其中有什么缘由吗?

苏糖让周婶娘跟王五媳妇儿坐下,开口道:“那边要重新开业,所以肯定忙得厉害,所以这个小饭馆,只怕要托付给你们多照看了。”

刚拿了苏糖的月钱的两人哪有不应的,东家对她们好,她们都记在心里呢。

苏糖道:“既然要麻烦你们,月钱当然是要涨得,以后每月五钱银子,早饭在这里吃,午饭就去迎春楼,跟那边伙计正好一起吃了。”

苏糖后面的话倒是不打紧,可是前面的?

涨月钱?

周婶娘连忙道:“四钱已经是极高了,东家如果对我们,我们怎么好涨月钱。”

虽然王五媳妇儿没说话,但也是同样的表情。

她们两个哪见过这样的东家啊,这才做第二个月,就开始涨钱了!

苏糖摇头:“这是你们应得的,做了活,就该有钱。做多了活,那就该涨月钱。”

这就是苏糖一贯的作风,她对自己员工,真的一点都不抠门。

大家一起赚钱,一起生活的更好,难道不快乐吗。

可是这话却听的王五媳妇儿跟周婶娘泪眼汪汪。

等她们两个回家一说,自己涨月钱了,家里人都不敢相信。

就现在的月钱,已经让家里手头宽裕许多,竟然还涨。

苏糖可真是他们见过最好的东家了。

小饭馆的事交给她们两个,苏糖是放心的。

周婶娘心细会管事,王五媳妇儿性格泼辣不怕事,还有她男人早上会过来,小饭馆基本不会有什么大事。

这样一来,她就可以把精力用在迎春楼上了。

哦,还有厨神大赛的第五轮比试。

只是第五轮的比试时间还没定下来,前几轮都是十天一比,这次已经剩三十人,只怕规则还会再变,府衙那边是让他们等通知,这也不着急。

苏糖跟苏锦航一起去迎春楼,伙计李帆已经在忙了。

跟苏糖想的一样,后厨的五人都在,一个郝师傅,四个帮厨。

前边人就少了,只有账房先生跟李帆。

苏糖先是拜托账房先生写张招聘单子出来,再招三名伙计。

其余的人就暂且不用了。

剩下的人都有些拘谨,苏糖也找他们一一谈过。

郝铨坤是主厨,一月六钱银子,账房先生跟李帆,皆是一月五钱。

帮厨们则少些,每人三钱。

但这些已经跟之前的张掌柜相比,已经多出许多了。

大家脸上喜气洋洋,干活都更有劲了。

所有人都等着苏糖的吩咐,苏糖笑着道:“从今天起,我也是各位的东家了,托大些也就是老板。若是好好做活的,那必然不会亏待大家,如果是爱偷懒耍滑,那咱们店要请不起。”

苏糖虽然是笑着说,但语气缓而有力,根本不像传闻中轻易被骗的模样。

苏糖继续道:“我接手这个酒楼,做事自然是我这边的规矩,如果旁人打听什么,大家可要想想再说。”

苏糖一句蜜枣一句大棒说着,旁边的苏锦航若有所思,姐姐真的好厉害啊!

他们说着,就见外面有人过来。

来的人苏糖也不陌生,正是之前认识的木匠,苏糖昨日请他打了块新招牌和一个木质餐盘。

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

西城酒楼。

从今天起,迎春楼,就改为西城酒楼。

这个名字不是随意改的,苏糖的目的就是让西城的百姓对这个酒楼有归属感。

苏糖看看外面来来往往做活计的人。

这里就想张掌柜说的,人流量很大,这就是好处,这就是她可以让西城酒楼兴起的机会。

苏糖让人把新招牌挂上,并没有像其他店铺那样大张旗鼓,而是开始跟郝师傅交代,接下来的菜要怎么做。

之前的迎春楼走中高端路线,菜好吃,价格贵,很多西城的百姓根本不敢踏进门。

这里生意自然差。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店开错了地方。

这里都是小商小贩,搬搬抗抗,码头行人来来往往的地方。

开中高端酒楼,你不赔钱谁赔钱。

要让苏糖说,这里最适合开的饭馆,那就是平价盒饭!

当然了,现在还没有盒饭这个概念。

她让木匠赶工的餐盘,如今也只送来一个样品。

毕竟这东西在木匠看来有点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