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卧长安(133)+番外

作者: 月半华华子 阅读记录

郑叔蹲在廊下,看他们吵嚷半天,也没走几个人。

鹊鹊替她看着外面的动静,时不时回来汇报。

“你要是怕,你回柳家也行。”柳玥喝了口药,苦得直皱眉。

鹊鹊递上一颗蜜饯,“不,我相信夫人和侯爷。”

过了会儿,郑叔缩着袖子来报,说走了五六个,剩下的都不肯走。

柳玥有些讶异,郑叔解释说:“侯府的下人有些是牺牲了的将士家人,家中独子走了,留下的人上了年纪孤苦伶仃,侯夫人就让他们来侯府做工。即便您要支他们走,也无处可去啊。”

“柳家也可以收留他们,工酬银钱还是按侯府的来算……”

郑叔打断了她,“夫人,不瞒您说,我也是侯爷从兵营里指了来做管家的,对我们来说老侯爷和老夫人就像救命恩人一般,如今只是报答他们的恩情罢了。”

见他们固执,柳玥也不再说什么。

“绿绮那儿你多看顾些,她现在身子重受不得刺激。”

“知道的,守着的下人都是嘴严的。”

信上说郭洸生死未卜,谢易带军迎敌,并没有写具体怎么着了,柳玥不敢妄加猜测。

整个帝京暂时处于一种等待过年的平和之中,百姓们一无所知,而朝中已经掀起风浪,只等着顶峰那位的旨意发下,好让巨浪冲出海面。

“夫人,我们该怎么办?”鹊鹊终究还是年纪小,有点慌,不自觉把衣角拧来拧去,“也不知道侯爷在青州怎么样了。”她说话声音越来越低。

“别想了,你今晚不值夜,快去睡吧。”柳玥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她没有丝毫睡意,趁着屋里就她一个人,在柜子不起眼的角落摸出一个盒子。

她犹豫了下,打开了木盒,里面放着的正是那道免死诏令。

不到万不得已,她不想用这道诏令,即使可免一死,也难保今后不会再被针对。

如何让谢家自证忠心?怕不是只有交付兵权了。

可是朝中上下乃至整个帝京,还有谁比谢易更会带兵,更熟悉青州和北地?他交了兵权,谁又敢做下一个镇北侯。最后遭殃的不还是士卒和百姓,助长北地蛮人的气焰。

她捏着那片布,灵光一闪,突然懂了谢易当时说“放在你那,会比放我这更好”是什么意思。比起在青州被蛮人堵截,被帝京背刺的谢易,她在帝京有父兄护持,有嘉阳长公主帮忙周旋,岂不是比谢易更方便活动?!

即使她被困侯府,也有贺家和祁文卿在朝中。

想到祁文卿,柳玥忍不住皱眉。从河台之后祁文卿就跟中了邪似的,以前对她爱理不理,见面没说三五句话就甩脸色,现在甚至有点死缠烂打的意思。

是许娉婷不够努力吗?还能放他出来和自己见面?

与此同时的二皇子府上,祁文卿端坐在书房,听着底下人汇报。

“还不肯说?”

手下为难:“殿下,兄弟们都顾忌身份,不敢太下重手。”

他们奉命在审许娉婷,但大周禁止滥用私刑,何况对方还是个女子,又是二皇子府上的侍妾,审问起来都束手束脚的。

祁文卿揉着太阳穴,顿感头痛,“旨意下来没?”

“还没呢,派人在盯着了。宫里头养的人递话出来说,人还没歇下。”

“那估摸着是后半夜的事了。”祁文卿不想拖着等了,起身往外走去,后面人提着灯笼赶紧跟上。

许娉婷散着头发,面色苍白,大冬天也是冷汗涔涔的。

她垂着头,目光里出现熟悉的下摆绣花,以为祁文卿要放过她了。又惊又喜地抬头,对上一双冷淡的眸子,心里突然燃起的一丝丝期待之情也熄得彻底。

“殿下是来亲自审我吗?”

“你早点说,也好少受点苦。”祁文卿看着她,“太子妃都跟你说了什么?杨家又要你做什么?”

“殿下……您以前不会这么对我的……”许娉婷露出楚楚可怜的神情。

祁文卿已经不吃这一套了,放在以前他会轻声细语哄她,即使许娉婷不知道说得是真话还是假话,祁文卿都会信她。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

他缓缓蹲下身,与她平视,看着许娉婷露出期许的目光,一字一句轻声说道:“我若是没记错,你祖父当年是在大理寺滚过一遭的,卷宗记录还留着档呢。怎么,你也想去瞧瞧?”

许娉婷背后一阵发凉,许家当年跟错人,至此一蹶不振。大理寺不是想进就能进的,可祁文卿在里面主事过,现在停了职,关系还在,给她不声不响弄进去并非难事。

她艰难开口:“殿下,您怎么狠得下心……您忘了当年……”

“你跟了我这么久,怎么不知道我能不能狠下心。”祁文卿眼底看不出一分感情来,“当年你也不是这样心机深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