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主之道(56)

现在,皇甫家又来劝说他回去,他打算先回去,然后做探子探了消息传给他的外祖,如果有可能,他会让北齐君臣离心,到时候,北齐便无力再来骚扰大周,大周北取北齐便也有有望。

在信的最后,他说他希望长宁能够将此事告诉皇帝陛下,并且替他和慕家在皇帝面前美言,促成此事。

长宁异常震惊,好半天回不过神来。

她才刚将信放回信封,外面就响起宫人拜见皇帝的声音,长宁一愣,慌慌张张地起身,冲进了自己的卧室,将信放在了自己枕头下,这才深吸口气慢慢走了出来。

她刚才看信时,将身边的人都遣出去了,此时如意已经跑进来,对她说道:“公主,皇上来了。”

于是长宁带着如意出去恭迎了皇帝,皇帝这些天累得慌,睡眠严重不足,故而精神看着就不大好,但看到长宁,他脸上就带上了笑,上前将长宁扶起来,说:“说了多少次了,让不必行跪礼。”

然后带着长宁一起进了稍间里坐下。

☆、第53章

第三十一章

皇帝定下十一月中旬就要御驾亲征,并且已经派了两军先行前往同北齐的边境,他此时来慈元宫,就是想交代她一些事情。

如意带着人进来为皇帝和公主殿下上了茶,又送了些点心放好,皇帝便对她们摆了摆手,让她们出去了。

皇帝端着茶水抿了一口,长宁看他一脸倦容,眉头紧锁,就欠身起来,用手指轻轻碰了碰皇帝的眉心,说:“哥哥,您要保重自己,不要累坏了身体。”

皇帝因她的动作愣了一下,随即就握住了她的手,道:“朕知道。”

长宁于是站起了身来,说道:“那我给你按摩一下肩膀吧,以前也常为父皇按摩。”

皇帝笑起来,做出恭请的姿态。

长宁被他那宠溺又礼貌的姿态也逗笑了,对着皇帝行了一礼,才走到他的身后去,站着为他按摩太阳穴和肩膀。

皇帝真就闭上眼睛享受起来,低声说:“宁宁的手软。”

长宁说:“那是我还小呢。”

皇帝叹了一声,说:“是啊。”

他说了这句话,就沉默了好一阵。

房间里变得十分安静,长宁按摩了一会儿,探头去看皇帝,发现他居然坐着睡着了,她一边觉得好笑,一边又心疼他。

于是就让人进来将榻上的小桌子搬走,然后让皇帝在榻上睡一会儿。

皇帝只迷迷糊糊地醒了一会儿,之后就真在榻上躺下了。

长宁亲自为他脱去了靴子,又去抱了自己的锦被来给他盖上,仔细地为他压了压被角,又站在榻边看了看,即使睡着的皇帝,眉心依然没有展开。

长宁实在心疼他,不得不在心里轻叹了一声,不知为何突然想到了苏轼的那一句“惟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长宁为皇帝将发冠也取了下来,又为他松了松头皮,这才转身又拿了钎子将暖炉拨得火大些,又在香炉里加了安神的香。

做完这些,她便去了次间里坐在窗下看书。

皇帝这一觉睡到了夜灯点上才醒,醒来时尚觉得迷糊,哑着声音唤道:“汪正!”

汪正乃是他的贴身大太监,崇政殿总管太监,此时正在外面明间里守着等皇帝醒来。

因为隔了一间房,皇帝的声音又小,汪正哪里听得到,只长宁听到了,就进了稍间里来。

因皇帝在睡觉,稍间里的灯没有点亮,长宁就着窗外的宫灯微光行礼道:“哥哥,您醒了?”

皇帝听到她的声音,又就着微光看到她窈窕的身影,才想起来自己是在慈元宫里睡着了。

他坐起身来,伸手扶了扶额,道:“朕醒了。”

于是这间房里随即就忙碌了起来。

宫人们进进出出,点宫灯,加暖炉中的炭,换熏香球,端来皇帝洗漱用的一应用品,又捧进来皇帝要换的衣裳……

长宁这时候已经不便在房里,便出去了,在次间里请示道:“哥哥,我让备下了晚膳,您留下来陪妹妹一起用膳吧。”

皇帝应了一声:“嗯,好。”

皇帝换了一身常服,一切都又收拾好了,便和长宁一起在次间里用膳。

皇帝睡着的这一阵子,长宁已经将慕昭的事情左思右想了,慕昭作为皇甫家皇甫老将军的幺子,又是在外多年,皇甫老将军既然派人多次和慕昭接洽,显然是很看重慕昭的,要是慕昭回到皇甫家,定然会受到皇甫老将军的重视。

作为北齐第一的武将世家,连萧祐那么自负的人,都不得不倚仗皇甫家,给皇甫家不断加官进赏,而且也娶皇甫家的闺女做皇后,在这个皇后过世多年后都不再立后,他本就是个好色的人,却做出这种姿态,很显然是有意要这样做给皇甫家看的。

慕昭回到皇甫家,一定可以接触到北齐最上层的机密,要是有他做内应,而且从内部挑起北齐的君臣问题,那对大周来说,是极大的好事。

只是,这样的话,慕昭可能就要背上骂名了。

而且长宁也不想慕昭去北齐涉险。

长宁有多次机会同皇帝说此事,但是却没有开口。

那封密信,她在皇帝睡着时,也进里间里去,将信放入暖炉点燃烧掉了。

长宁决定给慕昭写信,劝他不要去做这种事。

在另外的国家做奸细,可不是那么好做的。

而且要是皇甫家待慕昭非常好,慕昭即使不反水从此真的效劳北齐,那他帮了大周之后,一定也会对自己的父族产生内疚心理。

长宁不想慕昭在以后痛苦。

再说,慕昭现在回北齐,最初定然也不能取得北齐的信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解决现在大周和北齐的问题。

而以后的事,则完全可以用别的办法徐徐图之。

例如,皇帝已经让选出了数位姿色过人的水嫩美人,正在对她们进行培养,只待用什么办法将她们送到北齐萧祐身边去。

皇帝在晚膳后,继续同长宁说话。

是交代她一些事情,因为宫中事,皇帝是要皇后同公主共同决断的,而且要公主多和太子接触,以免皇后将太子养坏了。

皇帝走后,长宁就挑灯在自己的卧室里桌子上写了给慕昭的回信,里面用了暗语说自己知道慕昭的事了,但是看完信就烧掉了信纸,并言道让慕昭不要做出离开的事,因为她不希望慕昭离开,诸如此类。

即使有人偷看了这封信,估计也只会当成是公主给慕小将军的情信,不会多想。

第二天,长宁就让人将这封信送到了静安大长公主府去,并让当日就将信送往边关。

皇帝在十一月十六这一日离开了京城前往北边边境战场,御驾亲征。

长宁和皇后、太子一起送了皇帝出宫。

前几天下过雪,但这一天雪已经化了,天气很冷。

天上的圆月光辉湛湛,照得清冷的大地一片银白。

虽然送皇帝的人很多,但是除了脚步声,却没有别的声音,显得肃穆安静,皇帝要到太极殿前去坐皇辇,在后宫,他没有坐宫轿。

他要离开时,又对长宁和皇后吩咐了两句,然后就转身走了,后宫里响起三呼万岁的声音。

声振寰宇,长宁跪在地上,心里却颇多感触。

前一年,她便是在众人的送行声里同先皇帝一起离开的,但是只有她回来了。

长宁不由有些心慌,再抬头来看,皇帝已经不见了身影。

之后,他们又听到前朝响起的大臣们的三呼万岁的声音,甚至听到侍卫们随着皇帝一起出太极门的脚步声,脚步声整齐划一,声势赫赫。

长宁扶着皇后一起去皇后所在的景元宫,她已经不再为皇帝过多担忧,因为她知道,这就是皇帝要走的路。

皇帝带了数十官员随在身边,所以朝中大事,都要送往前线皇帝下决断,当然,比较紧急的事,便是由三位宰相共同处理。

而这些要皇帝下决断的奏折,以及宰相们处理了的事务,也都要先送进宫,在崇政殿里整理后再送去给皇帝。

整理奏折的工作则是由长宁公主做,其实知道此事的官员都知道皇帝是让长宁公主先对政事把关。

知道此事的官员,几乎都是不豫不快心情微妙的,但是因皇帝没说这是要长宁公主参与政务,只是让她整理奏折,所以大家也没法说什么。

后宫参政的事,是屡见不鲜的,但公主参政的,却并不特别多。

这一年天气比前一年更冷一些,才十二月,已经下了数场雪了,而且雪还不小,长宁担心在和北齐的战事上,大周会吃亏,因为皇帝亲征带往北边的士兵,多数是从南方选的,大家估计不会适应北方的寒冷。

而且长宁也担心皇帝的身体吃不消,他本就不是个身强体健的人,自从登基为帝,又一直事务繁忙,很多事都事必躬亲,这也会让他的身体变差,在一遇到北方的严寒,长宁真怕他会生病。

于是皇帝才刚离开京城大半个月,她和皇后就商量着给皇帝送了不少御寒之物去,又多派了两个医术精湛的太医去。

因长宁会看奏折,故而对西梁和对北齐的战事情况,她基本上都能在第一时间知道情况。

上一篇:后丧尸时代+末世·新生 下一篇: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