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男二的科举之路(102)

沈元彻委委屈屈:“你在看到邓季文缺点之前先看到了他的优点,却又在看到我的优点之前先认定了我的缺点,何其不公!我一个堂堂秦王.府世子爷,都这般屈尊降贵了忍着那个邓季文,让他在我头上撒野,你却还觉得我讨人厌吗?我究竟哪一点讨人厌了?”

沈元彻说着,彻底瘫在马车中,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

他前十几年凭着自己这张脸所向披靡,哪怕在皇宫中也未逢敌手,偏偏在顾准这儿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叫他如何不沮丧?

当然最重要的是委屈,他还从来没有被人嫌弃成这样呢:“我只是单纯的想跟你做朋友,仅此而已。”

顾准看了他一眼,沈元彻瘫在那儿着实有些可怜,哪怕顾准觉得他烦,甚至想着他多半是装的,可也依旧心软了几分。

“你……”顾准欲言又止。

沈元彻自己这一波装可怜实在装对了,眼睛一亮瞬间来了精神:“什么?”

顾准眼角抽了一下,重归于嫌弃:“没什么,你太吵了。”

差点被骗了,顾准心中警惕,悄悄离他远了些。

沈元彻挺直的肩膀又塌了下来,唉……白装了,这人怎么如此铁石心肠,就是他皇伯父看到他这样子每每都于心不忍,怎么到了顾准这儿就不行了呢?

不过,顾准越是看不上他,沈元彻就越想黏上去,他就不信了,就是个冰块也该捂热了。

把沈元彻送回去之后,顾准才终于回了廉府。德叔听说他考中了榜首,直说要庆贺庆贺,顾准本来想与她们说自己明日参加完论辩之后便会告辞,但见德叔如此替他高兴,话也说不出口。

他不提,廉将军仿佛也像是忘了之前的话一样,反而叫她安心在这里住一下,弄得顾准一时也摸不清他到底做何想法了。

罢了,还是明日再说吧。

府里就这么几个人,可晚上还是热热闹闹地庆贺了一场。顾准喝了点清酒,脑袋有点晕乎乎的,擦洗过后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翌日起身,天已经大亮了。

顾准赶忙梳洗,用过早饭又匆匆出门。车夫打听清楚了清河书院的位置,不消多时便带着顾准过去了。

顾准本以为在书院外头还要解释一番,却不想他报了名姓之后直接就被放行了,还被引入了正堂。

顾准过来时,见苏墨言已入席。四目相对,两人皆微微点头示意。

没多久,论辩便开始了,这次的辩题顾准见了之后便挑了挑眉,这辩题,对他而言未免太熟悉了些。

第43章 新法 义仓之法为何式微

今日这几位先生辩论的正是义仓一事。

大梁建国之处便定立了义仓之法, 只是义仓比之常平仓之类粮仓又有不同,乃是民间自发办的仓库,所存粮食也是百姓自愿缴纳进去的, 虽说仓库中的粮食各地官府那边都有记录, 但其实官府并不涉及义仓的管理, 管理义仓的大多都是一村之长, 又或者是附近的里正。

原先义仓所存的粮食也有不少, 几十年前,据说江南发了水灾朝廷便是用义仓的粮食赈济灾荒,这些顾准都在他李况那儿看见过, 当时他们杏林村的义仓所藏之粮也有两千石,再往前, 粮食也就更多了。只是这十来年间,义仓的粮食越来越少了,少到之前开仓时里头只有两百多斤的存粮,且那两百多斤还被人用掉了一半。

实在有些可怜。

杏林村的人对于一仓粮食被私吞一事如此深恶痛绝,归根究底也不过就是粮食不够,所以将那点粮食当做是救命粮。但细究起来, 那两百斤粮食又怎么够呢?真要是到了灾荒年, 那些东西连三五人糊口都不行,更莫说救一个村子的人命了。

本来顾准也以为只他们盐官县这般,如今听他们人这些辩论,似乎江南一带的义仓都已经没落了。江南如此,北方更不必说。原先顾准也思考过这件事,甚至有些不成形的念头,只苦于身边没有可说之人,所以那些想法从没有下文。

义仓之法凋敝, 朝廷自然是最着急的,毕竟从前的义仓可是赈济灾荒的一项重要粮食来源,如今说不行就不行了,总归让人恼火。加之前头几次朝廷想要重振义仓都没能成功,所以才有了今日的论辩,以图找出什么缓解的法子。顾准见这些人辩得热火朝天,所分的派别无非两大类,一是说管理不善,地方村长里正监守自盗,导致义仓管理混乱;二是说此事得归咎于朝廷,因为之前朝廷官员私自挪用义仓粮食,至于百姓不愿意再存粮,若想整治义仓,必先整治官吏。

两拨人吵得热火朝天,引经据典,却是谁也没能说服谁。

苏墨言正是提出这第二个观点之人,他觉得义仓如今没落朝廷要占大半原因。只是因为官府势强,百姓势弱,所以才无法缓解这样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