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有点难[八零](14)

作者: 花易语 阅读记录

杨有珠一脸骄傲的说:“要不老话怎么说呢,好人有好报,应该的。”

刘淑英打个哈欠,应该个啥啊,他们家上辈子就没有单位分房的命。

这次是机械厂倒数第二次分房,唯二的两次机会都被他爸卖名额了。

上辈子她奶恨她妈跟他爸吵架气死爷爷的事,所以到死也没跟她爸妈说过一句话,没管过她家一件事。

他爸刘建国是拼了命的对杨有珠好,什么东西只要说是对老人好的,全往家里买。

张大花理亏不敢拦着,家里就一直欠外债,缺钱可不就卖名额嘛。

这辈子她爷爷的死变成她那俩叔叔的责任啦,杨有珠就跟着他们家一起吃饭,还帮着她爸妈照看她。

家里也没再借过外债,房子肯定跑不了。

刘淑英想到这里打个哈欠、揉揉眼睛,在杨有珠怀里慢慢睡过去。

可能人真的经不起念叨,刘淑英上午才跟着自己奶奶在街口听段红提起宋知礼和宋知学,人家下午就来啦。

这回没带自己媳妇,就两兄弟自己来的。

杨有珠开了门看见是这哥俩,根本就不让他们进。“当初保证书怎么写的?都忘啦?还上门干什么?”

宋知礼和宋知学两兄弟,为了来这边。穿的是军绿色的军大衣、头发上还抹了发油,太阳底下一照都反光。

两人以为自己有钱啦,是体面人呢,可没想到他们妈根本不给他们脸。

宋知学当时脸色就有些难看,宋知礼却笑眯眯的说:“妈,快过年啦,我们来看看你,平时我们可都没来过。”

杨有珠冷哼,她知道跟这二儿子说再多也是白说,“看完啦?看完了,还不滚!”

宋知礼指着脚边提过来的水果罐头和芝麻糊、藕粉之类的,有从兜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红包,从里面拿出一叠钱。

“妈,这些都是给您老准备的年礼,我跟知学都出息了。你可想好啦?”

杨有珠才不管他们挣了多少钱,挥手跟撵鸡仔一样撵他们说:“滚,拿着你们的东西滚。你们把你们爸都气死啦,还想让我给你们好脸子?一辈子别想。”

宋知礼脸色这才难看起来。

宋知学将地上七八样东西提起来,愤愤的说:“哥,咱走吧,热脸贴什么冷屁股啊。人家有亲生儿子,就是那儿子不姓宋。”

宋知礼双手攥成拳头,站原地看了一会儿杨有珠。“你可别后悔。”

“呸,赶紧滚。”

宋知礼带着宋知学转身、大步离开。

两人走到大马路上,宋知学还在愤愤不平,对宋知礼说:“哥,你也别惦记咱妈啦。你看她那样,她心里可半点没想着咱。”

宋知礼胸口堵得慌,他重重的吐出口浊气,“看她那样,也没受罪,以后咱就当没这个妈。”

另一边的杨有珠一直到他们离开以后,都还保持着同一姿势站在原地。

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可能不疼呢,她疼得每天晚上睡不着觉。想破脑袋都想不通,小时候抱着她说长大已经要孝顺她的好孩子,怎么就成了这样的?

刘淑英看不过去啦,上前抱住她大腿说:“奶,饿。”

杨有珠低头看看刘淑英的圆溜溜的脸蛋,笑着抱起她说:“我的乖孙哦,这才多久就饿啦。当初还怕养不住你,现在全家就属你肉最多。”

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杨有珠和张大花一起炸丸子。

刘淑英坐在旁边小马扎上,手里拿一小节烤得金黄流油的红薯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玩。

刘建国突然进来,欢天喜地的对她们摇晃着手里的一串钥匙说:“妈,媳妇儿,咱家房子终于下来啦。书记照顾咱们,给咱家的是最好的二层。

房子我看啦,白天特别亮堂,都是大块的玻璃窗。晚上咱也不怕,一个屋安了个电灯,照得比白天还亮。屋里打开龙头就有水,另外还有个厕所间,厅里还有个灶台。两间房里都有阳台,阳台上可以铺两张单人床。”

刘建国说到这里停顿了下,专门盯着杨有珠乐呵呵的说:“妈,我都想好啦。你跟我和大花一个屋,冬天你就跟大花一起睡大床暖和。夏天你就睡阳台,阳台凉快。”

杨有珠闻言连连点头:“好、好、好,都听你的。”

张大花将最后一颗丸子捞出过,问他:“他爸,你量尺寸了没?跟街里的张木匠家说了吗?咱家要打什么样的床?”

刘建国:“光顾着高兴,给忘啦,哈哈。”

张大花斜瞪他一眼:“那你还不快去。”

刘建国又尴尬的对他妈笑笑,“妈,我去啦?”

“快去快去。”杨有珠拿手赶他走,他们这一片就一家做木匠,去晚了可要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