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国宝级大师穿成女配(17)

作者: 石上清泉 阅读记录

安时瀚无声颔首。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楼上的学术论坛刚刚结束,淮市当地的媒体便一窝蜂似的涌入展厅。

博物馆馆长在前引路,带着艺术界颇有名气的大家走了进来,其中还包括经常出现在荧屏前的老戏骨,以及在某些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专家。

记者们不断按下快门键,队伍也不断向前。

终于,一行人来到悬挂铁画的展区前,有八幅装裱好的铁画悬在墙上,其中《泛舟》恰好被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这幅《泛舟》很不错啊,一般来说,山水的神韵用国画来展现并不算难,但以熟铁锻造却非易事,既要具备绘画的好底子,又必须是一名好铁匠,否则想以锤代笔,无异于痴人说梦。”

“钱教授说的没错,大家看山峦的线条,仔细观察能瞧见不规则的纹路,这并不是锻造失败的结果,而是铸造者保持着一颗匠心,特地选用传统而原始的方式加工材料,由于红炉不像台式电焊机那么稳定,每次锤打都会产生微小的差异,这种不规则的纹理才是真正见功夫的。”

华国日报的记者见两位大师都对这幅两尺见方的铁画赞不绝口,不由认真拍摄起来,准备将这段内容发到网上,也能使年轻人认识到这些传统的艺术文化。

馆长等人看完了八幅铁画,将将抬脚准备离开。忽然有人冲到正前方,他大概只有十七八岁,生了张瘦长的脸,眼睛略有些上挑,里面满布着密密麻麻的血丝,显然是太过激动所致。

“钱教授,你钻研铁画艺术多年,难道看不出这幅作品完全是偷师之作吗?”

钱教授戴着黑框眼镜,身形适中,气质温和,这会儿不由怔住了,“偷师?《泛舟》偷了哪家的技艺?”

闯进展厅的青年正是安时瀚的学生徐栋,他得到老师的授意,就躲进展厅的角落中,等到一切就绪,便直接冲出来控诉聂慈。

“早几年,这个位置也悬挂过一幅铁画,名叫《淮水》,而如今《泛舟》不仅取代了《淮水》的位置,还窃取了徐家铸造铁画的精髓,传统文化本就亟待保护,如果大肆吹捧这种偷师的作品,哪还有人悉心钻研铁画?恐怕不仅会让传承技艺的家族寒了心,还会促使匠人投机取巧,像《泛舟》的作者那样靠走捷径博得关注。”

徐栋的控诉句句不离传承,就是要在这些专家教授和媒体跟前,扩大事态的影响,从而一举毁掉聂慈的名声。

听到青年提及《淮水》,钱教授立刻想起了几年前的那幅作品,两者都以展现山水之美为主,构图相似,却不能证明《泛舟》作者的技艺出自徐家。

心里存着这份疑惑,钱教授直截了当说了出来。

“诸位,我之所以说《泛舟》作者聂慈偷师徐家,是因为我有证据,聂慈曾经参观过徐家的铁画厂,而后铸造的画作便与徐家如出一辙,这不是偷师还能是什么?”

徐栋很清楚,从铸造技艺层面上看,聂慈与祖父的《淮水》并没有太多相似的地方,但这些要点非专业人士根本看不出来,他们只会受到自己言论的鼓动,继而认定聂慈是个卑鄙无耻的偷师者。

等到所有人唾弃聂慈时,自己也算完成了老师交代的任务。

“天呐,这些传统技艺最忌讳偷师,那个聂慈也太不要脸了吧,把从人家那里偷来的东西收为己用,还厚颜无耻地将那幅肮脏的作品拿来参展,她简直就是缺德!”

“那干脆取个外号叫“言容功”,缺个德字算了!”

“华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本就处于弱势,全靠着那些家族苦苦支撑,现在出了聂慈这种无耻的臭鱼烂虾,险些毁了人家安身立命的根基,是不是太过分了?”

“主办方就应该快点把那幅《泛舟》摘下去,不管这幅铁画工艺如何,都不利于发扬传统文化。”

展厅内的观众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言辞间将聂慈贬低到了极点。

听到这些话,馆长面皮涨得通红,脚下仿佛生了根似的,伫立在原地一动不动。

有嗅到火药味的记者将展厅内的争执录制下来,直接发到微博上,不多时就被营销号转发了。

【聂云念妹妹又添黑料,是真的出淤泥而不染,还是擅长推卸责任的白莲花?(视频)】

这个id为新世代的营销号之前就发过聂慈的黑料,如今又在聂云念的授意下,不遗余力地抹黑聂慈。

在他看来,聂慈已经跟聂家决裂了,一个无权无势的孤女,根本翻不起什么风浪。

为了吃瓜而关注新世代的网友不在少数,此时他们纷纷点开视频,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展厅内精巧绝伦的展品,其次才是对这些文化瑰宝进行解说的专家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