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之走出大杂院(544)

宋老汉:“那可不,还是得靠着本事挣钱。我可是在报纸上看到你的事了,了不得啊,你现在也出名了,还开了大饭店!”

两个人说着话,顾舜华了解到,现在宋老汉开始研究种西瓜的枯萎病,争取要解决这个大问题,他现在还联系了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大家伙一起攻克重茬连种的难题。

宋老汉:“我现在也要进他们那个叫什么来着?”

旁边的儿媳妇忙说:“课题组!”

宋老汉哈哈笑,背着手说:“对,我也进课题组了,研究人员了。”

顾舜华听着,自然替他高兴,曾经只能在生产大队帮着出出主意的种瓜老农,现在也要精进学问技术了,还要进研究课题组了,以后这瓜自然那种得越来越好,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顾舜华说起此行的目的,宋老汉倒是热心,直接给她介绍了大队支书:“别地儿都在改,我们也要改,但还没改过来。”

顾舜华便和大队支书谈了谈农产品收购问题,大队支书也高兴,现在不流行割资本主义尾巴那一套了,大家有富裕的东西都拿出去卖,一般都是五天一集,大家赶集卖东西。

如果顾舜华想要,固定来收,那农民积极性提高了,自然更愿意多养鸡多养猪,这也算是一条致富路。

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很快就详细谈起来,顾舜华便列了单子,看看这里有什么要卖的,时令的瓜果蔬菜,还有鸡蛋鸡肉以及猪肉等,她都想固定长期地收。

两个人坐下来,喝着茶具体地谈,顾舜华详细地说了时令蔬菜的种类以及要求,大队支书一听,知道这是行家,人家懂豆角什么时候最好,茄子什么时候最嫩,当下也不敢打马虎眼,认真起来,拿着纸笔边谈边记录。

顾舜华给的价格高,大队支书也乐意:“到时候我和大家伙商量商量,咱们就说定了这买卖。”

顾舜华自然是愿意:“还有养猪的事,我们饭店里用的猪,对味道也挑,就要村里自己养的猪,不想要食品站那种统一喂养的了。”

大队支书听得纳闷了:“这有什么区别?”

顾舜华笑了:“农村自己家里的猪,是不是自己喂猪菜,还有泔水米糠,是不是什么都吃?”

大队支书:“对。”

顾舜华:“这个好啊,喂出来的猪,原汁原味,猪肉香,我了解了下,很多食品站现在为了多养猪,弄来了一种浓缩猪饲料,偶尔喂那么一勺子,猪就长得特别好。”

这个方面,顾舜华在日本了解过,知道用猪饲料喂出来的猪肉吃起来不好吃,现在中国改革开放,已经有好几家外国猪饲料厂进入中国了,比如泰国的正大集团,美国的康地公司,还有英国一些老牌公司,全都来了。

虽然现在大家用猪饲料还比较少,但根据日本的经验,中国早晚也得用起来,毕竟猪吃了那东西就像吹气球,几个月就生猪出栏了,谁还会踏踏实实地喂养跨年猪呢!

大队支书不懂,不过还是点头:“这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猪饲料不便宜,我们才不舍得,就咱们自家剩菜剩饭泔水,或者割猪菜剁了来喂,还没听说过谁家吃猪饲料的。”

顾舜华又详细地和大队支书谈了,最后让他和村里人商量商量,这才离开。

*

第二天,顾舜华又跑了一趟百子湾,找了陆大队长,现在的百子湾和以前也是大不一样了,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家伙都开始自己承包土地,轰轰烈烈地干起来,一时之间种什么的都有,而人民公社面临着解体,生产队的辖域也要过渡到村民小组,原来的陆大队长马上要变成村长了。

最近百子湾村民还有另一桩大事,说是最近附近的北京钢琴厂技术改造,结果把埋在地下的神木挖掘出来了,现在就立在北京钢琴厂西北:“我们这里也有文物了。”

至于顾舜华说到采购食材的事,陆村长挺积极,问起来饭店平时需要的,双方谈了谈,可以长期合作,到了季节顾舜华就来采购。

顾舜华算了算,自己目前谈下的这些,未必能用完,不过如果质量好,在勤行里别家分分也肯定没问题,也就痛快地应下了。

她谈的这两桩,自然都是大买卖,这是以后食材货源的稳定,自然不敢马虎,当下找了自己父亲还有几位老师傅,甚至请教了饮食公司后勤部主任,总算是把合同敲定下来,和这两个村子都谈妥了。

谈妥了这一桩,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至少以后货源上她不用太操心了,可以有最基本的稳定供应,至于这两个村子没法供应的,在外面零散购买也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