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之走出大杂院(75)

以前旗人家里的姑娘,出嫁没出嫁的都是姑奶奶,时候长了,北京胡同里大妞和人斗嘴,也是张口就自称姑奶奶,姑奶奶这话一出口,这火气可真就是上来了。

陈翠月伤心又难受:“一个煤球,至于吗?你不想给,你说啊,你别糟蹋东西!”

顾舜华倒是冷静得很:“我说了,有人听吗?”

冯仙儿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地上的碎煤渣子,也是傻眼,她不明白地看着顾舜华。

她想起女儿说顾舜华变了一个人,她还没听进去,现在一看,这可说得真真的!

这怕不是得了失心疯!

这当口儿,顾全福过来了:“这是舜华的煤球,没和舜华说一声就搬,这就是偷。”

陈翠月哭着说:“这哪是偷,这是——”

顾全福突然吼了一声:“你闭嘴。”

陈翠月猛地吓一哆嗦,她不敢置信地望着顾全福,他竟然对自己这么说话?

顾跃华也皱着眉头,没好气地质问:“妈,你太不像样了,你凭什么动姐姐的煤球?姐姐带着两个孩子受冻,你心疼过吗?现在你倒是帮外人对付姐姐!”

当初下乡的事,顾跃华知道,但那个时候他小,说话也不管用,但他心里门儿清,知道怎么回事,也一直存着不满。

要不然也不至于见到陈璐就爱答不理的。

陈翠月还想说什么,周围的人也都一拥而上,劝陈翠月,那话里意思自然是说陈翠月不应该,说她偏心。

冯仙儿见情况不好,也觉得臊,扭脸趁着人没注意就跑了。

陈翠月被街坊劝训了一通,自己觉得没面儿,一甩脸,没好气地回屋去了。

街坊们看闹成这样,也都劝顾舜华,让她消消气,又要帮她收拾煤渣子:“这个还能用,回头和点水,当煤饼子用就行了。”

顾舜华其实心里也有谱,发火归发火,不能糟蹋好东西,反正今天她这气势,估计不光把她妈镇住了,还把街坊都给镇住了,她就不信乔秀君还有苏建平什么的还敢来找自己麻烦!

当下也不劳烦街坊,自己将那些煤渣子都收在簸箕里,白色的雪混在乌黑的煤渣子里,冰得手指头打哆嗦。

这个时候多多和满满过来了,晃晃悠悠的踩着雪,一起蹲下来帮她一起捡。

顾跃华一把将俩孩子拽一旁:“你们乖乖的等着,别碰这个,回头一手黑,舅舅来拾。”

旁边街坊见了,感慨:“多好俩孩子!”

可惜了,离婚了,爸爸不在跟前,跟着妈在姥姥家,过得这叫什么憋屈日子啊!

这个时候大家帮着收了煤渣子,又拿了扫帚仔细扫干净了,劝了顾舜华几句,让她别往心里去,这才各忙各的去了。

顾舜华抱着孩子回屋,顾跃华怕她多想,还过来劝劝她,她好笑又好气地说:“用你劝,你回屋好好学习去吧!”

顾跃华:“得,瞧你还能骂人,精神着呢!”

说完笑嘻嘻地回屋了。

这个时候,顾全福已经给她做好了煤炉子,他们现在用的煤炉子一般都是用石膏和黏土做成的,北京人管这种炉子叫白炉子。

白炉子其实是有讲究的,以前都爱用庞公道铺子的,顾家也有过庞公道的白炉子,不过贴了大字报后,那种白炉子也就没了,怎么没的也说不清,反正被人家抬走了,留下现在的,就是顾全福自己用石膏黏土做成的。

这白炉子并不大,小小的一个,不过能烧蜂窝煤,能取暖,还能把冷硬的窝窝头片放在上面烤得焦黄酥脆。

一个白炉子,几百个煤球,这就是她和孩子这个冬天所有的温暖。

顾舜华呆呆地看了炉子一会儿,看着里面明灭的光,外面下着雪,屋子里有了炉子多暖和啊,她蹲下来给炉子续了一块煤球,又用烧火棍捅了捅炉子眼,捅得透透的,这样烧起来更旺。

她并不想节省蜂窝煤,抠抠索索犯不着,她相信自己只要豁出去,将来能挣很多钱,不愁没煤用,她就得让她的孩子烧着蜂窝煤,痛快地烧,把屋子烘得暖洋洋,那才叫舒服呢。

这时候,衣角被扯了一下,她回头看,就见多多正小心翼翼地望着她。

看到她回头,多多蠕动了下唇,小声说:“妈妈,不气气。”

顾舜华略怔了下,才意识到,她的女儿害怕她生气,在哄着她。

她看看满满,满满也正站在床边,拼命做出很乖很乖的样子。

好像他很乖了,妈妈便不会生气。

她的心便像海绵一样,吸饱了水,酸酸涨涨,却又带着一丝温暖的甜蜜。

她伸出手来,牵住多多的手,然后牵住满满的手,一双带了煤渣痕迹的手和两只小手牵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