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嫡皇孙五岁半(清穿)(158)

作者: 沉坞 阅读记录

弘晏浑身一震,终于忆起明年即将读书的事儿,大胆求证,小心发问:“是谁?”

皇上指了指御桌上的诗,“王大人,想必你也认识。”

弘晏:“……”

认识,何止是认识。

王大人品性高洁,两袖清风,凭借此诗上位,定是被汗玛法绑架了,没有第二种可能。

恍恍惚惚走在宫道上,忽然间,耳边响起一道熟悉的声音:“侄儿?”

转头一看,来者是他的养猪战友,五叔。

忙碌这么多日,好不容易得了空,五爷正要去往翊坤宫给宜妃请安。五爷如今可有底气了,精气神与从前相比,堪称一个天一个地,再不避讳养猪的本职工作,巴不得人人知晓;这回也是有了阶段性成果,准备请安的时候汇报,让额娘高兴高兴。

见到大侄子,五爷眼睛一亮,想起福晋的叮嘱,终是下定决心,把弘晏拉到一边。

宫道空旷无人,唯有他们的贴身侍从,五爷左右看了看,小小声地叫了句:“元宝啊。”

这个开场白,弘晏觉得熟悉。

一切知己的缘分,都从唤他乳名开始。心下有了不好的预感,就见五爷憨厚一笑,继续道:“不瞒你说,五叔也想做一回知己。五叔不求名分,这事你知我知,咱们暗里来,如何?”

秉持低调做人,低调做事的原则,五爷思来想去,自个不是那块料,不好同四哥他们相争。福晋说了,这暗地里的知己,不也是知己?

弘晏:“…………”

弘晏沉默了好一会儿,明面上的知己还不够,都已经往地下发展了么。

尽管有了心理准备,他实在说不出狠心的话语。

瞧瞧这句“不求名分”,多么谦虚,多么卑微,把他的拒绝堵了回去。五叔这小心劲儿,处处为他考虑,都不求名分了,要是再三婉拒,岂不伤了一颗真诚的心??

到底是谁,躲在五叔背后出谋划策?

左思右想不得其法,弘晏慎重地点点头。

五爷大喜过望,恨不得抱住侄儿亲上一口,碍于四边环境,这才按捺住心思,依依不舍同他告别:“下回去五叔院里坐坐,尝尝五婶做的绿豆糕,五婶可念叨你了。”

弘晏笑眯眯地应下。一听‘绿豆’,他来了好奇:“听说五叔养了五只王八,是真的吗?”

五爷面色一僵,讪讪道:“胡说,谁乱传的话?”

碍着侄儿的面,他也不好撒谎,压低声音道:“明明是八只……”

“……”弘晏肃然起敬,不愧是他的地下知己。他郑重地说:“侄儿改日定去瞧瞧。”

——

《养猪手册》发行不到半日,震动了朝廷,震动了京畿,震动了农民牧民,乡里百姓。

里头记载的一些做法,堪称颠覆,尤其混合饲料的简易性、低成本,将是一笔多大的减省!

尽管大部分将信将疑,试图观望,但不乏对官府有着敬畏,也不乏欣喜若狂,死马当活马医的百姓人家。

李二牛住在京郊偏远的小村,上有老下有小,平日以养猪为生。养肥了卖给屠户,便是一年最大的收成,可就在今岁,买回的猪崽越养越瘦,吃得少不长膘,让他愁白了头发,多年积攒的经验全不管用。

再这样下去,怕要亏得血本无归。

对养猪的穷苦人家来说,猪比人金贵,猪卖不出钱,相当于全部家当打水漂,那可真是要了李二牛的命。现如今,一家子挤在漏雨的茅草屋里,连饭都不敢多吃,生怕吃光了存粮,来年饿肚子。

李二牛守着猪棚,疲惫又迷茫的时候,收到了官府下发的《养猪手册》。小吏敲锣打鼓四处普及,还有好心的秀才童生,替大字不识的农户诵读,包括同样大字不识的李二牛。

听到饲料配方,李二牛褪去绝望,眼里有了光。他咬着牙照学,没有半分犹豫,像是破罐子破摔,心道试一试,反正也不会更差了。

倒进猪槽的那一刻,李二牛叹了口气,抱着微弱的希望,转瞬瞪大了眼——

死气沉沉的瘦猪,转眼打起精神,开始拼命地狼吞虎咽。

它们你挤我我挤你,为了抢食,像是在彼此指责,居然有了打架的趋势!

李二牛跌坐在地,心如擂鼓,泪水模糊了眼眶。

这不是饲料,这是回春丸,这是救命稻草。半晌,他似想起了什么,猛地摊平《手册》,珍惜地抹去灰尘,塞进衣襟,撒腿往外奔去,“张秀才,张秀才!这是谁写的,官老爷有没有提?”

张秀才神色一肃,指了指天上,低声道:“方才官老爷的话,你没听么?说是皇长孙殿下的主意,刘大人温大人撰笔,五贝勒润色,还有太子爷的功劳!皇上一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