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破春(157)

第102章 好意-1

陆偃刚认识张素素的时候,她正是和现在的陆偃一样的年纪。

那时,老师们听说新校长四十多岁了没有结婚,还是一名单身女性,一度对她的感情生活充满好奇,当然少不了各种探听。

张素素是外地人,到浔中当校长以前在其他城市的名校当副校长,参与过一段时间的教务工作。

老师这个团体平时接触人的类型比较少,校园和教育界的环境也比较简单,生活太过乏味和无聊,对八卦的嗅觉就会变得灵敏。

张素素就任后没多久,陆偃就从同事们茶余饭后的闲聊中得知她一直单身,几乎没有人听说她谈过恋爱,她有朋友,但更多的时候独来独往。

正值适婚年龄时,给她介绍对象的人不少,她统统拒绝了,后来年纪渐渐大了,亲友同事们更看不了这么一位优秀的女性不结婚,几乎只要年纪相当、经济实力匹配的,都介绍到她的跟前去。

再后来,张素素当上中层,变得越来越能干,热衷于解决他人单身问题的好心人们就慢慢消停了,毕竟到了四十岁的年纪,没有婚史,甚至没有恋爱史,能力又那么强,一般人找不到合适的男人能够“镇得住”她。

陆偃犹记得,最开始学校的女工委主任曾试图撮合过他和张素素。因为那个时候,学校里三十五岁还没结婚的职工很少,除了有两位离异未婚,一位丧偶以外,只剩下陆偃和张素素,一男一女,正好合适。

当时的陆偃对张素素的经历不了解,碍于对方是校长,不免为如何推了这桩“好事”苦恼。不过,没等到陆偃这边回应女工委主任,张素素已经拒绝了。

陆偃暗自松了一口气,之后才从女工委主任那里听说张素素过去二十几年“油盐不进”的生活。

“唉,所以假如年轻时结婚,现在起码能有个人依靠吧。再怎么说,让七八十岁的老母亲从外地坐飞机过来看护,叫什么事呢?”去往ICU病房的路上,曾为陆偃和张素素做过介绍人的黄主任这么念叨着。

她说完,迅速看了一眼同在电梯轿厢内的陆偃,又对身旁的另一位女老师说:“好歹像陆老师这样,有个孩子,今后也能照应照应。”

陆偃知道她说这话完全是因为自己在场,假如他不在,她说的多半又是另外的一回事了。对于她给的“肯定”,陆偃在嘴角抿出一个礼节性的微笑。

“现在张校长只有她的妈妈在看护吗?”一同来的何老师问。

黄主任扁了扁嘴巴,小声说:“请了两个护工。唉,你说说,要是有个伴儿,有个小孩,要花这冤枉钱吗?”

另外两位女老师面面相觑,都不尴不尬地笑着。

当电梯门打开的时候,一行四人没能马上往外走,只因正好有两位医护人员正把一张躺了病人的病床往里推。陆偃见状连忙按下电梯的开门按钮,等到人和床都进来后,才松开手,和同事们离开电梯。

张校长因为乳腺癌复发住院,工会一直找机会组织职工来看望校长。

因工会主席这段时间在外省开会学习,他们原本想等张素素的病情稍微稳定一些以后再来,以免打扰病人修养,可没想到过了几天,反而听说病人住进了ICU里。

张校长是昨天晚上进的ICU,今天早上工会就找了几位上午没有课的教师职工,由女工委黄主任带领,一同来到医院看望张校长。既然人已经进了ICU,亲友势必不能近距离探病,所以只能在外面慰问家属,探病的人不宜过多,黄主任点名让陆偃来,算是男职工的代表。

此时的ICU病房外,有两个男人正在和一位古稀老人轻声交谈。

陆偃认出其中年长的那个男人是市教育局负责联络浔中的副局长,而另外一位看着面生,或许也是教育局的人。

“赵局长、柏校长!”尽管控制着音量,但黄主任积极热情的情绪丝毫没有减弱,看见二人立刻拎着营养品快步走上前去。

陆偃的手中也拎着慰问品,同其他两位老师一起走过去,向张校长的老母亲打招呼和问好。

这样的场面不需要陆偃他们多发言,黄主任和赵局长彼此熟悉,有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对张校长的母亲表示慰问和关心,很快老人家就能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心意。

至于陆偃和另外两位老师,只是间或说那么一两句附和的话语,让老人家知道大家确实记挂着张素素,她这些年在学校工作,和同事们相处得愉快舒心。

从老人的口中,他们知道张素素的病情并不乐观。不过,这都在他们的预料之中,只能在言语中仍保持希望的态度。

“后续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向学校提。张校长一心扑在工作上,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早已把她当做自己的家人了。”赵局长说着,看了身边的柏校长一眼。

上一篇:零和博弈 下一篇:乖一点,别炸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