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列国浮沉(572)

作者: 虞安逸 阅读记录

老者不语,缓缓将七弦琴移至面前,奏起了刘璟从未听过的古韵。

周乐王谱写的七弦琴曲大多流传至今,而在他之前的大周古曲,早已销声匿迹。刘瑢所弹,正是璇玑孤岛周王古墓里所藏的销声匿迹的古曲。此类古曲,因其曲谱晦涩,曲风寡淡,而又要求琴者技艺卓绝,左右双手各执一曲,两曲交融成韵,故难流传于世。

刘瑢儿时随诸葛遁迹学琴,诸葛遁迹为了训练他的耐性,才让他去弹那些难以流传的古曲。璇玑孤岛四面环海,义父喜静,岛上又无同龄玩伴,儿时的刘瑢自然觉得无聊至极,相比之下,钻研那些奇怪的古曲倒也并不乏味。

儿时学东西很快,记的也十分清楚,此时信手拈来,熟悉的曲子仿佛又带他回到了无人打扰的孤岛上。

刘璟正不知所措,薛繁笑对他说:“殿下勿怪,我师父弹琴,并不是轰殿下走的意思。他弹的是能使人心思清明的曲子。既然殿下来治心病,便知道心病非药石能医。医书有云——医心需解语,解语方疏郁,郁散百病除。殿下不妨静下心来听我师父弹琴,边听,边把想说的话告诉我师父便是。”

第四百零三章 九州劫难(下)

刘璟自知近日的焦躁烦闷与楚军连夺宋国三座城池毫无关系。听到宋军连连战败的消息时,他甚至觉得宋国将灭,可喜可贺!但身为宋王,在朝堂之上,他自然要在百官前露出愠怒之色,并逐个问责。

也许,这便是灭玄道长所谓的:“骨肉非一人,骨一人,身一人。”

当这一切爱恨都纠缠于他一人,便是昼夜无休的蚀骨焚心。

此时骤然闻此清净琴音,他内心的焦躁烦闷确实少了一分。面对竹帘后的琴者,刘璟将一直覆在剑柄上的手缓缓拿了下来。

薛繁在火盆里填了新柴,又递了个稻草蒲团给宋王,便离开了茅庐。

刘璟盘腿坐在蒲团上,如修行之人一般,随灭玄道长的琴音闭目吐纳,一边吐纳,一边默念着方才薛繁说的——医心需解语,解语方疏郁,郁散百病除。

他想:“难道将我所受的苦痛说出来,真的可以‘疏郁’?但我又岂能将自己的秘密说给外人听?可是除了灭玄道长这样的世外高人,我又还能将这些苦痛说与谁听呢?宋人不可说,恕儿不愿听……

或许,也唯有这个患有哑疾的百岁老人才能解我碎语。

他患了哑疾,又避世而居,应当不会说出我的秘密。

可他是楚国人,又生于蜀地。如今宋楚交战,蜀国覆灭亦是宋国所为,这老人此时前来玉都,又已摸清了我的脾性,引我至此,似是有备而来,岂能轻信之?”

于是话到口边,刘璟终是静坐听琴。

将近日落,刘璟一语不发,老者琴声不绝。

一曲将了,薛繁推门而入,笑对刘璟道:“殿下,天色不早了,我师父该休息了。”

刘璟当即起身,对老者行礼道:“多谢道长以绝世琴曲招待晚辈。晚辈听曲听得入迷,一时间便坐到了这个时辰,多有叨扰!道长的琴曲,的确能使人心思清明。晚辈先前的烦忧,也被化解了。”

琴音悠然飘散,老者执笔而书。

薛繁将刘瑢所书递给宋王,上面写道:“幸会。”

除此简短二字,再无他言。

刘璟只得对老者行礼告辞,随薛繁离开了茅庐。薛繁送他至车辇时,他问道:“小先生,你可知道灭玄道长为何旅居玉都?何时前来,又何时会走?”

薛繁道:“在我拜师以前,不不,是在我出生以前,我师父便常常亲自带弟子到九州各处游览。他说,修行修行,不行怎行?意思是,不走在路上,如何能够修行。

听同门师兄说,我师父旅居玉都,少说也不下二十次了,每次都是短住一季,或春或冬。他说不论齐国的玉都还是宋国的玉都,此城春日花开盛,聚集了九州万物的蓬勃之气,而冬日虽寒,却是雪衬烟火气,颇觉人世温馨。

我们这次也是依师父的惯例在入冬前出发的。差不多便是楚军出发伐宋前后,我师父带我渡楚水入玉河至玉都。至于师父何时会走,我倒是说不准,应是和每次一样,在春夏之交离开。”我爱看中文网

刘璟又问:“灭玄道长与楚国的达官贵人,可有交情?”

薛繁笑答:“我师父名气不小,哪国的达官贵人,多多少少都想拜会我师父的。楚国的自然也不例外。比如当今楚王的姨母已在千荡山隐居数年,偶尔去回灵观中问道,与我师父也说过些话。还有,前些年赵王也趁我师父旅居平梁时拜会过我师父,请我师父为他疗伤。”

上一篇:女侯 下一篇:灵歌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