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探花郎(59)+番外

作者: 陌北 阅读记录

事情有了眉目,三人都放松了些。窗外已天黑了, 沈静这才想起来还没吃晚饭, 忙吩咐下人准备饭菜。不过片刻, 小有就亲自来请了:

“丁爷爷, 前头偏厅里去吧。殿下都想着呢,吩咐特意为您准备了一桌酒席,就等着你们这边忙完了正事好去吃。”

一行人便到了偏厅,依次落座,小有亲自给丁宝斟满了酒,笑道:“殿下特意嘱咐了, 按你的口味准备些好吃的。今日辛苦, 须得好好给您解个乏。他前头还得陪着来贺的大小官员们, 就不能亲自来陪你了。”

沈静打眼一看,发现这席上菜品不多,胜在都是些软烂易嚼的食材,一看就是特意为上了年纪的人准备的。丁宝看了看菜品, 也向小有笑道:“殿下有心了。”

三人已熟悉了,饭桌上也比较随意。丁宝一边吃着饭, 一边道:“今日来的大小官员, 一看孙平不在, 只怕心里就要嘀咕了。幸好殿下在这里坐镇,不然南京的人心,这会就稳不住了。”

想了想,又向小有道:“殿下过了寿辰,就二十五周岁了吧。”

小有点头:“是。”

丁宝搁下筷子,笑道:“难怪我总觉得自己老了呢,这日子过得真是快。那时候我在太后身边,看着殿下才这么高点儿,整天就知道围着太后跟前转来转去,整天叽叽喳喳的。太后还为此时常发愁,说殿下性子像只小雀儿似的,不像陛下那么稳的住。这些事想想就跟昨天似的,才眨眼的功夫,殿下已经这么一副沉稳可靠的模样了。跟小时候真是判若两人。”

“哪里眨眼的功夫,您老看不见,才觉得日子快,我可一直在殿下身边跟着呢。”小有也笑着搁下了筷子,掰着手指道,“殿下十六去的甘肃,在甘肃待了三年,又去宁夏待了两年,从宁夏又去太原待了三年。这就八年了。”

丁宝点头:“可不是。这八年,不知道受了多少苦,才磨成了如今这样子。”

说完又叹一声:“二十四五,这就为陛下担起了半壁江山了。这要是放在普通人家,只怕还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呢。太后其实最疼殿下,她老人家若泉下有知,想必又得心疼了。”

说着气氛便有些伤感起来,沈静听到这里,起身为丁宝斟酒,笑着劝道:“今天是好日子,殿下赐酒席,正该一醉方休,丁大人多饮几杯。”

三人又饮了几杯,话头又说到了汉王造反的事儿,丁宝仔细嘱咐沈静道:“我们今天商议的这些,依殿下的脾气,这些将来肯定都是要先给陛下过目的。小沈,你回去须得再仔细推敲,然后写成一份规整的奏稿给殿下过目。若不放呢呢心,就先给我看看。”

沈静答应着:“是。今天又跟着丁大人学了不少东西。”

“我老了,不如你们年轻人敏捷了。”丁宝说着,又蹙眉沉思了会儿,“这件事,我们两个到底不是专才。还是得找个户部出来的,明白底细的,帮忙仔细推敲斟酌一下。等我斟酌个合适的人选,最迟明日上午,再来跟你说。”

“好。”沈静点头,“那我就候着丁大人的信儿来。”

三人吃的简单。丁宝本想等着前头正厅里宴席结束,跟豫王见一面再走;只是到底上了年纪的人,操劳不能耐久,吃了饭便开始瞌睡,小有劝了三次,最后还是去前厅跑了一趟,带了赵衡的话来才终于劝动了他:“殿下说了,您不必等着,早点先回去歇息就是了。明日他在府里候着您来。”

小有不能离开,仍要去前厅听候吩咐。沈静便受了小有嘱托,与卫铮亲自送丁宝回府。路上与丁宝共乘一辆马车,又说了些盐引换粮的事情。

说完了,丁宝颇为赞赏的拍拍沈静手臂:“听说是小有在殿下面前举荐了你。小有的眼光果然不错,为殿下举荐了一位难得的人才。”

沈静忙道:“丁大人谬赞了。”

“你也不必谦虚。若不嫌弃,我就倚老卖老多说两句,小沈你如今好比璞玉,还需再多历练琢磨。”丁宝语重心长道,“朝廷里的事错综复杂,跟在殿下身边,有机会就多见识见识。你是读书人,可能不屑于世故。可是很多事下手做起来,非得八面玲珑不能做成。”

沈静谢道:“哪里,丁大人肯教导我,是我的福气。”

丁宝又待说教几句,无奈已到了府邸,只好与沈静告辞:“多谢相送。改日有空再说。”

回去路上只有沈静与卫铮,沈静在房里闷了一天,这会也懒得再坐车,索性也骑了马,同卫铮并行,沿着街笃笃往回走。正好想起昨晚的事,便向卫铮道谢:“昨晚喝多了,是卫校尉将我扶回来的吧?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