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后知心(211)

作者: 妙利 阅读记录

毕竟无论民间还是前朝,慧妃娘娘的名声,可实在算不上很好听的啊。

第105章 .隔帘听 · ?

对于礼部侍郎的说法, 第一个嗤之以鼻的便是沈相——他倒不是为慧妃鸣不平,而是:

“贵妃虽有孕在身,但到冬祭大典之时已然怀上三个月, 有先皇先祖的在天之灵自会护佑贵妃平安, 缘何不能陪同陛下一起主持大典?”

且不说皇太后是如何有野心又有手段的女人,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当日将她送到皇家寺庙去时沈相可没少出力,若是让这尊大佛回到后宫,还不知道要搅出什么风雨来。

便是光说这冬祭大典——这可是后妃难得出现在朝臣眼中的时刻。如今正好后宫无主, 按照位份来说必是贵妃当仁不让,沈相又怎会轻易放过这个好机会呢?

沈相对贵妃的难处略有所闻, 倒也并不放在心上,毕竟有先皇后前车之鉴,他对陛下的心狠手辣早有准备,否则也不会将许多人手送入宫中确保贵妃的平安。至于贵妃心中作何感受便更不重要,他相信自家的女儿不是糊涂人,既然陛下都将伪善的遮羞布扯下,难道贵妃还会为了这个男人主动送死么?

甚至就算贵妃生不出儿子也无妨, 不是跟前还养着个大皇子么?只消这一回绝了贵妃对陛下的那点子期待和纵容,让她肯如先皇后一样靠着位份正统屹立不倒, 沈相便有把握在几十年后让沈家更进一步, 兴许也能成为下一个权倾朝野的孔太傅。

而冬祭大典上的亮相正是给贵妃未来争夺后位做一个最好的铺垫, 沈相都已经暗戳戳考虑着要不要安排几个祥瑞给贵妃增加筹码,谁想礼部侍郎这蠢货直接否了贵妃出席的资格,岂不让他怒从心头起, 恨不得用眼神杀了那个书呆子。

“启禀陛下,老臣也以为不妥。”吏部孔尚书同样站了出来皱眉道:“如今天寒地冻, 贸然请皇太后回宫实在是有些不妥。一来路途遥远,对太后娘娘的凤体恐有不便;二来正是年岁末时,皇寺中同样有许多仪式,贸贸然打断太后礼佛,无论对太后娘娘还是对诸天神佛皆是不敬。”

“朕觉得孔尚书说的有理。”赵熠连连点头。他好不容易趁着慧妃整顿公务将内务府渐渐掌控在手中,如何肯让皇太后突然来横插一杠子导致前功尽弃?

孔尚书微微一笑,一拱手继续道:“老臣以为贵妃若是身子不方便,不如索性让皇贵妃领此差事。毕竟陛下已下明旨纳妃,皇贵妃虽人尚未入宫,于身份上来说却是名正言顺的。且皇贵妃位同副后,暂代皇后之职也是情理之中,总好过别的娘娘位份不够却强行提拔难以服众,反而惹来不必要的非议。”

沈相没想到孔大老爷这么一个诗书礼仪传家的大儒会说出这般不知所谓的话来,愣了一瞬便面露不屑:“孔尚书未免太心急,皇贵妃入宫还要一个多月,不好生在家中学规矩,至于这么上赶着抛头露面么?”

“正是正是。虽陛下下了明旨,但皇贵妃到底还没嫁入宫中。以在室女行宗妇之职,只怕更加难以服众惹来非议吧?”

一干重臣对孔尚书的提议议论纷纷,其中观点显然是不赞成的居多。孔尚书面上微红,忍不住往孔太傅的方向看了一眼。见自家老太爷依旧一副闭目养神八方不动的模样,只能悻悻的退回列中,权当看不到别人怪异的目光。

“咳咳,那个,皇贵妃还没入宫,就不列在考虑之中吧?”皇帝陛下但凡遇上孔家的事儿便习惯性的气短,支支吾吾了一阵才道:“沈相和孔尚书说的都有道理,不过这几日朕看着贵妃的身体尚好,参加冬祭大典应是没什么大碍的。不如先暂定由贵妃统领宫妃命妇行祭典大礼,若是届时有什么突发情况,无奈之下便也只能请皇贵妃救场了。”

他这话看似和稀泥,想想倒是没毛病。皇贵妃虽有名分但到底是尚未出嫁,冬祭大典由目前宫中最高的贵妃暂行职责并无不妥。可要是贵妃临时出了什么状况,皇贵妃便不是着急上赶着而是救急如救火,只需她表现得体不出乱子,朝臣命妇非但不会质疑她的身份,还会对她愈发尊重赞扬。

孔太傅不动声色的捋了捋胡须,孔尚书便松了口气。与沈相对视一眼,一同拱手道:“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有这两位率先表态,其余无论太傅党还是四相党更不会反对。一桩议题就此通过,而前朝的“喜报”也在第一时间飞往后宫,抵达各位娘娘小主的耳中。

慧妃娘娘对此不置可否,不过呵呵一笑就放下了。冬祭大典上作为命妇表率行礼祭天确实是无上荣耀,可要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一板一眼的完成繁复的礼节着实不是什么美差。最关键的是如今中宫空悬,无论哪位代职都必将受到更严苛的审视,说不得贵妃和孔顺姝在接下来这小半个月要如何辛劳的练习才能确保关键时刻不会掉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