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梦里老家(124)

作者: 文字之家 阅读记录

小虎盯着这个装着80块钱的麦乳精瓶看了好大一阵子没有接,把它推了回去,对兰香说:“妈,还是放在你那里吧!”说完转身就去了灵堂。

成英是周三回来的,大虎到依山村打电话去通知的她。

林虎是出殡那天上午才赶到的,兰香托人问了好多家才联系上他。

他到时德绍的棺材已经停殇在林子里了,按照习俗,停殇祭奠后,下午就要上山了。

林虎嚎啕大哭着进村,建英把他领到林里停殇的地方,他头年春节没有回家,关于他的任何信息从没有「官方发布」,全靠多方打听和偶尔传闻。

一年多不见的他,那头本是又黑又硬很有光泽的头发,现在变成又黄又干了,就像那一沾火星就要熊熊燃烧的干丝茅一样。

原来很壮实的身体,现在只剩下一副干瘦的骨头架,穿一件土灰色的外衣和一条褐黄色的裤子,提着一个破口袋,像是遭了大灾大难正处于逃荒中的样子。

林虎老远看到德绍的灵棚,一下子将那个破袋子摞到一边,仆跪在地上,更加放声大哭起来。

原本大家都觉得他是那种出去了后根本不知道想家的人,是属于心肠很硬的人,没想到他却哭得最动情,再看他自身那让人心疼的样,引得在场所有人都大哭一场。

上山之前的祭文是小虎念的。依例本该是长子念,但大虎说,小虎是全家文化程度最高的,也是德绍临走前最心心念念放心不下的人,小虎念最合适,众人也没有意见,所以小虎就念了。

这篇祭文是请兰香那边的一个远房亲戚写的,他经常替人家写祭文,给德绍写的这篇祭文用的是文言文,大概1000多字,对德绍的一生进行了很贴切的「综述」,描绘了他坚韧的意志和开拓的精神,指出了他所做的贡献,控诉了命运对他的不公,道出了家人对他的深切哀思。

德绍的墓穴是大虎托人从思溪那边请的一个「先生」来堪定的。

大虎带他走了几个山头,最后他在姬家亭后山上选了一块地,巧的是这块地与先葬志焰的父亲后来又葬志焰的母亲的那块墓地挨得很近,而且朝向也差不多。

把德绍送上山后,兰香和大虎就把小虎催回了学校,说回学校好好地念书将来考上大学才是对德绍最好的尽孝方式,也不枉他卖两头水牛的决心和临终前不停地指那个麦乳精瓶的那份牵挂。

满了七后,成英又去北京打工了。

至于林虎,大家都劝他不要再出去了,不仅挣不来钱,而且弄得连个人型都保不住,不如和成虎一起在家里。

林虎留下来干了几天田地里的活、琢磨了一下碾米机和磨粉机后,还是耐不住性子,跑了出去,并且还是和以前一样,出去了就杳无音讯。

德绍生前与小虎之间的最后一次对话中,他努力从最直观的角度告诉小虎读书的好处,并且在他临终前用尽了最后的一点力气,挣扎要求把他最后的80块钱给小虎,让小虎好好读书。

实际上,他的死却成为了小虎高中学习状态的转折点。他死后,小虎的心态又回到初中后期那样了,不停地在读书和不读书间摇摆,因为他面临的经济状况比初中时还恼火。

高中的花销越来越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总体生活条件在变好,这一变化自然要反映到学校里来,同学们的伙食、穿着等都在不断的提升。

学生们认为学校食堂里的饭菜越来越难以下咽,很多同学早餐都到校门外去吃小笼包子,午餐则几个人合伙出去吃炒菜,而小虎的生活费却越来越紧张,有时回家还要不到。

小虎常常梦到德绍把两头水牛牵来,让他去木坞放牛。他从德绍手里接过牛绳,骑在牛背上从红庙过河,那头水牸在河口处停下来,站在水里等小虎从岸边跨上它的背以后才走。

清清的河水「哗哗」地从黄褐色的鹅卵石上匆匆地流过,时不时地有条小鱼冒出来欢快地打个浪花就不见了踪影,老水牸不理会这些,按照它自己的节奏「啪吱啪吱」地踏着浪花慢腾腾地走向对岸,偶尔也会停下来喝口这甘甜的水,再「哞」地叫一声,呼唤一下因调皮而落得有点远的它的孩子。

读高三时,小虎那「瘪小」的身体终于开始发育了,他变得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更加「爱美」了,更加要面子了,他也想给自己的头发梳个「偏分」,也想穿运动服、穿回力球鞋。

下午放学后,他也想和同学们去东溪玩,那里有一座木桥,走在上面就像走在画里一样,头顶上蓝天白云,脚底下碧波荡漾。

看到同学们吃好穿好,被家里当作熊猫来呵护,各方面都得到「优先保障」,小虎的心里时常感觉不对劲、滋味不对,也对食堂里的饭菜意见很大。

上一篇:嫁妆 下一篇:这一刻,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