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卫家女(132)+番外

胡好女并不常来看她,他上次来是一年半前,告诉了申氏她的小女儿乐安公主病死在了被幽禁的房州,死前已经疯了。

乐安公主已经是申氏在这世上最后的血亲。

可申氏到如今也依然没有倒下。

胡好女甚至觉得有些惊奇,在这鬼比人多的上阳宫里苟延残喘,申氏居然还能存着一股活气。

“皇后娘娘,您可还记得卫氏女?她来东都了。”

“卫氏女?”

申氏猛地要坐起来,又被铁链锁缚,狼狈地倒回了棺材上。

“卫茵,那贱人她不是死了吗?!”

眼波轻动,胡好女并没有告诉申氏自己说的是卫蔷,这是他第一次在申氏面前提起卫家女。

“卫茵!卫茵!毒妇!贱人!卫家的野种!”

一边痛骂着一边挣扎,静夜里,这里终于有了几分冷宫该有的凄厉之声。

胡好女站在一旁静静听着,脸上挂着浅笑。

“承儿!承儿你怎么能那般喜爱那毒妇!那卫家捡来的庶女,她就是个妖物!你如何能信她不信母后?!承儿!承儿!”

听着申氏的哭喊,胡好女在心中想着当年的种种,申氏竟然这般痛恨阿蔷的那个妹妹,实在出乎他的预料。

乾宁十三年夏天,卫家男丁被申荣骗杀干净,卫府别院亦被申家部曲假扮的“匪类”洗劫,定远公夫人姜氏不愿受辱而自尽,卫薇被护着冲回长安,投奔了她外祖,卫茵……卫茵抱着卫家的铁券出逃,遇到了当时正在观察卫府的申荣。

申荣自称救了卫茵,亦靠着卫茵的证词撇清了与卫家灭门之案的干系。

卫茵便被申家“照顾”起来,从此再无声息。

那之后呢?

卫茵又做了什么?

胡好女躬身而立纹丝不动,心中反复思量。

卫家罹难之时他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御前小太监,他知道卫茵其名,还是因圣人突然想立卫家女为太子妃,那时的卫茵不过十一二岁已经名满长安,正是圣人心中绝佳的人选……可随着卫家败落,此事再无人提起。

他再次知道卫茵这个名字,是卫薇为了撇清与卫蔷的关系,不仅说了卫蔷是女子,还说卫茵乃是太子养的外室,与造反之事有关,圣人使人去查,方知卫茵半年前就死在了长安,当时卫小郎虽是在宫中养病,也声名赫赫,圣恩正隆,满朝文武没有人站出来说她的妹妹参与了造反,再说,谁又会将一已死柔弱女子视作逆党呢?

可申氏恨极了她。

定然不是因她是太子外室那么简单。

长安……戾太子曾督长安重建一事,频繁往来于两京之间,卫茵也是被他养在了长安,要做什么事,也是在长安做的。

此事还是该告知卫小郎。

……

过了一个端午,东都的车马都仿佛跑得更快了,有了定远公想要辞去丰州都护一事,世家终于着急了起来,每日相见,说的都是丰州竞标一事,到底何时?到底该带多少钱财去往北疆?

卫蔷仍是闭门不出,也不上朝,任由裴道真在外周旋。

裴道真陡然成了东都第一红人,几乎日日宴饮,再将其间所得的消息传入定远公府。

“六月初六是好日子,不如将竞标定在那日。。”

今日裴道真来定远公府,还带了几条鱼鲞,所谓鱼鲞就是腊晒过的鱼,这几条鱼鲞长相格外奇异,乃是青州渔民抓来的海鱼所制,用火灼烤一下撕成细条配以麦酿的酒,蔡邕曾言:“酌麦醴,燔乾鱼,欣然乐在其中矣。”三国时应璩又写诗曰:“田家无所有,酌醴焚枯鱼。”正是一传了数百年的吃法。

裴道真起初是这般吃着,崔瑶却怕卫蔷伤了脾胃,让大厨娘取了粳米熬了粥,又放了撕开的鱼鲞下锅,取其咸鲜味道。

看着定远公捧着碗喝鱼鲞粥,裴道真也要了一碗。

于是先贤雅意没了,只剩两对坐喝粥的养生劳碌人。

听卫蔷说六月初六,裴道真愣了一下,道:“是不是有些急,再晚几日,世家能备出更多财物。”

“有心要备的早就备好了,就定在六月初六,你与陆蔚说好,必须要将价钱抬得高高的。”

“您放心,陆蔚备了十五万贯财物,十万贯已在太原,剩下也都在路上,从太原到丰州也算方便。”

“嗯。”卫蔷点了点头,又喝一口粥,咽下去后又说道,“此次竞标有你主持,你将消息透露之后便启程前往丰州,我已写信安排了人助你。”

裴道真举着碗,有些呆怔:“我主持?”

“当然。”卫蔷可是早就打算好将丰州诸事交给裴道真掌管的,“众多世家齐聚丰州,除了你还有谁能妥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