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卫家女(14)+番外

他猛地站了起来,刚刚辛苦猛灌水的陶壶被碰洒了都毫无所觉。

“是定远军卫家那个女国公?!”

“女国公?”其他的儒生也被吓了一跳,有人说:“她不是在北疆好几年都没回来吗?”

也有人说:“女子怎么能当国公?”

条凳倒地,陶壶倾倒……小小的水摊乱成了一团。刘老汉穿梭在儒生中间,小心地拣起那些喝水碗,生怕被砸碎了一个,这般乱糟糟,碎了一个怕是都不知道该找谁要账去。

一只手把一只陶碗送进刘老汉的怀里,是依然站在灶前的那个揣手取暖的书生。

那书生展了展脏兮兮的袍袖,看着竟然比别人气定神闲了许多:

“镇国定远公,凭一己之力收复十一州之地,又有两次千里救驾,两次诛杀逆党,这般功勋,竟还盯着她是男是女?可见你们这些人平日里家国天下,脑子里却离不开脐下三寸之地,不足与谋,不足与谋啊。”

说完,这书生袖子一拂而去,可惜刚走出十步远就又被冷风吹得缩起了脖子,正碰上兵卒执长矛来清街,青石主道已不许人走了,那书生又被挡了回来。

“清街清街,一干人等不可再上路。”

刘老汉连忙抬起了扁担,前面装得是陶壶茶碗,后面装得是烧水的木柴,水桶都是另一只手连提带抗,只剩泥炉子来不及处置,被兵卒用矛尖儿给捅了个稀碎。

引得那个怕冷的书生“哎呀呀”惋惜了两声。

长矛立在地上,兵卒挡成了人墙。

越发显得青石路上空空荡荡。

“哒哒哒”两辆青皮马车从内城方向驶了出来。

不一会儿,又有几台轿子。

接着,马车、大轿络绎不绝,更有无数骑着马的人纷纷来到了西城门内。

酷爱热闹的刘老汉想走,却舍不得热闹,缩在了巷口,抻着脑袋往外面看去,同他一样的还有那个书生,一时间两人像极了两只蹲水里等鱼的呆鹅。

一时间,洛阳定鼎门处冠带逢迎,衣袂相连,玉佩环响,黑色的官帽几乎要塞住宽阔的西城门。

“哎呀呀,这可都是官啊,六品文官、四品武官、三品文官……竟然还有郡王……好大的排场。”书生鹅细细盘点着说道。

一旁的老汉鹅已经是话都说不出来了。

穿着郡王锦袍的不过是个少年,从马车上下来便被一群人围着行礼,又有人引着一直走到了前面。

书生鹅眯了眯眼睛,说:“看年纪,这个郡王应该就是圣上仅剩的两个弟弟之一了。”

皇上的弟弟?!

老汉鹅恨不能把眼睛瞪得如碗口大小。

不只是他,在这里扒着墙角看热闹的人都被这场面给震到了。

只有那个书生微微笑了笑,如叹息一般说:“满朝文武城门相迎,上次有这场面还是六十多年前初代定远公灭刘返京,可惜过了不过三年,那定远公卫奇就死了,天下名刀,皆非死于战,毁于用刀者手。”

天热起来了。

等在西城门的贵人们纷纷喝水,也有小官避着人拿出了干粮在啃。

兵卒们没吃更没喝,嘴唇都干了。

书生见了,又对刘老汉说:“要是他们没捣了你的灶,现在好歹能烧口水喝。”

恰好此时,一骑飞马敲着响锣入城门。

城门处立刻安静了下来,文武大臣纷纷立定不言,无数双眼睛看向门洞深处。

先是身穿铠甲的持剑仪卫步行在两侧,接着是一色白马,骑士持长矛,戴高锥铁盔,在众人夹道之中昂首而过,再后面是成列的仪车,指南车、白鹭车、辟恶车、皮轩车,仪车旁边旗幡卷动、扇盖如游,等了好一阵,人们终于等到了一辆装饰了白色牦牛尾的六驾四望车缓缓入城。

紫色的轻纱遮蔽了车子四周,只能影影绰绰看见车内坐着一名穿着黑色袍服的人。

“……蕴是韬略,竭节保邦,悉心陷敌,复振国威……诸臣行礼。”

连成一片的黑压压的官帽如山倾一般压了下去。

躲在巷子里看热闹的百姓,也有人跪在了地上。

刘老汉跪了。

那书生却站着,他眯了眯眼睛,手指摸向了袖子里。

紫云萦绕的四望车在低下头行礼的满朝文武面前缓缓向前,一直行到群官队伍之末。随着一声“起”,大臣们抬起了头。

而此时,整套亲王仪仗不过堪堪进了城门。

“等一下!”一个身穿六品官袍的男人突然挣开仪卫的阻拦,挡在了车前。

“定远公,今日百官都门相迎,您坐在车里坦然受之,任由一朝文武行礼,也不说一声谢么?”

果然,圣人给定远公赏下了亲王仪仗,还是刺痛了有些人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