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卫家女(383)+番外

南朝重佛,这些年佛论广播,连大梁权贵亦有不少信奉之人,听说智晖大师的名号,便有人连声道:

“智晖大师名满天下,此事我等不好推拒。”

亦有人附和:“抄录佛经本是善举,我大梁宽仁,使佛经南渡,此事传开,佛家信众也会感怀在心,为圣人祈福。”

听朝臣们皆如此说,姜清玄点了点头:

“好,此事依循旧例便是,至于谢引之入皇寺抄录经书一事,我会报与皇后娘娘。”

而此时,运河之上一舟从南逆流而上,晨光中水汽渐淡,前面便是汴梁。

第172章 笑声 “真难听,真爽。”

“若到十万火急之时,从前告诉你的那条路还可以走,你也可以去南市的林家商铺,只管说你是霄风堂副堂主林昇的朋友,他们也能送你来北疆……”

胡好女答应了石菩离开东都,心里想的却是如何能快些给卫小郎君将消息送出去。

如从前一般将信藏在水车下面,也有过两三日才能被人取走的时候,两三日,只怕那两个刺客都到了卫小郎所在之地了。

南市……

夜深人静,胡好女换下红色衣袍,穿了一身素衣,外面搭了黑色的罩衫,对镜一照,俨然一翩翩公子。

现在出了门,骑快马往南市去,明日天亮前便能赶回。

虽然在宫里消息灵通,胡好女自己鲜少出宫,拿着侧门的铜钥,他无声走出自己住的院子,突然见有人趁着夜色翻墙进了前头的院子。

胡好女知道这些人,肃王犯下大不敬之罪,烧得像块碳似的被扔进了上阳宫里,这些人是肃王亲信,悄悄为肃王治病。胡好女不仅知道,看守肃王的人是他的亲信,他还特意命他们夜里早些歇了。

他为人一贯如此,凡是见了人有难的,能帮便帮,不过也只帮一次,让那些人对自己感恩戴德便够了。

转身正要离开,胡好女突然一愣,刚刚翻墙那人见身形仿佛是个女子。

肃王身边若是能训出这般出入上阳宫如无物的婢女,倒也不至于被范阳郡王逼得一年有半年住在皇陵了。

卫瑾瑜小心看着自家王爷师父,用好药调养了几日,王爷师父的脸上看着与从前差不多,只是瘦了些。

南吴派了那什么天下清流之首、天下第一才子的谢引之北上,北疆鱼肠将此人列在了南吴不留行首领的嫌疑之中,她要去亲自探探,探完之后说不定就要往徐州曹州等地去了。

“哎呀,王爷师父,你就在上阳宫里好好呆着吧,等我寻了机会将你偷回北疆,说不定灭蛮人的时候能让你看一眼呢。”

嘴里小声嘀咕,卫瑾瑜左看看右看看,姑母总说王爷师父是她小爹,那她也得有养老送终的小心才是,整了整衣服,捏了捏点心,又将王爷师父挂在架上的巾子理了理,卫瑾瑜有心为王爷师父做点什么,可左右看看,实在没有能让自己尽孝的地方,她十来岁从东都回了北疆就进了行伍,自己照顾自己是行的,可赵启恒能照顾两个孩子,又甚是自律,哪怕被幽禁于上阳宫里也过得比卫瑾瑜齐整,她如孙悟空进桃园似的摸来看去,最后将王爷师父干干净净的袴展开来看了看。

啧啧啧,平时看不出来,王爷师父的屁股还真不小。

将怀里的药掏出来放在案几上,又将写好的信规规整整放好,卫瑾瑜小声说:“师父,徒儿这便去将那白骨精打杀了,再来送师父西天取经。”

打开门小心出去,借着月光见一物贴在门上,卫瑾瑜眸光一凝,脸上的嬉笑之色顷刻间褪了个干净。

“赵启恩从南召刺客杀卫二郎。”

赵启恒迷迷糊糊被光照醒,他睁开眼,只见一黑衣人坐在灯下看着什么。

还没等他看清,忽然灯被吹灭,门声轻响,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

赵启恒揉了揉眼睛,想不明白自己方才是不是做了个梦。

将所有能与卫小郎通信的法子都用上,将赵启恩找人刺杀卫小郎的事传出去,一夜未睡的胡好女坐在榻上,小心拿出了一个瓷瓶。

正是之前皇后给他的。

在走之前,他得将申氏送去见圣人才行。

……

从前的长安是什么样子,如今只活在了故人的诗句之中,什么“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什么“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甘鹏都不知道。

如今的长安半城破败,昔日的朱门绣户都成了残垣,有流民居于其中,用一双双防备的眼睛看着他们这些外地之人。

也有还算完好的屋舍,却也不再是高门人家,长安的高门早随着赵梁王室去了洛阳,剩下的人守着破败的城,做着旧日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