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卫家女(606)+番外

楚国沿袭唐制,节度使掌一地军政,仰赖田户供养,为止田户外逃,每以人头震慑,如是几月,南楚各处民变四起,百余失地逃民就敢攻打县城之地。

在这四起的民乱之中,有一处正在长沙府南的湘潭县,二百多人以妇人文氏为首,文氏年三十上下,亡夫是一米商,死于败兵劫掠之中,守寡之后她操持家业、抚育儿子、孝敬老人,在乡间极有贤名,湘潭县令无能,为讨上官欢心,令各家以白银代粮,楚国银价飞涨,若真以银纳税竟是一年辛苦空忙,文氏带家丁数人找县令理论,却被打成乱民,本是无路苟活,她又并非泥人,怎能被磋磨至此,索性真的作乱,登高一呼,带人攻下了县衙。

湘潭距离长沙府太太近,文氏赶在武安节度使大军袭来之前带人撤出湘潭,辗转往罗霄山一带而去。

“文娘子,我在湘潭县衙看见他们找了山巫做法来镇压这个。”

“这是一封信。”

短短数日就显出刚毅之色的文漆娘看着信上所写,眉头先是紧皱,进而缓缓松开。

“是黎国大辅写给天下求公道之人的一封信。”

文漆娘一个字一个字看过去,看到最后,忍不住读出声来。

“求公道而不堪,求站直而跪地,求解惑而陷囹圄,非汝之过,走白山,入凉州,过赣水,翻秦岭,黎国上下已在恭候,可代汝等以刀问之。”

放下信,她抬头看向崇山峻岭之北。

那里就是大黎。

“我们去朗州。”

她的心中有了决断。

“咱们去黎国,看看他们是不是是不是真的能给咱们公道!”

第259章 将燃 “杀人者,公道也,万兵未至,还……

后人用“薄纸轻下,星火四起”来形容文明十八年的这个冬天。

黎国大辅一句“耕者无食,种者无田,织者无衣,辛劳者无身,此为不公。”

终究扰动了天下无数求公道之心。

蜀、楚两国合力攻黎却遭惨败,十万儿郎抛尸山野,十万儿郎成了黎国的俘虏,国中加征税赋,时局动荡难安,揭竿而起者就像扑不灭的火。

仅寒冬两月,楚国抗缴纳租就有四十余起,其中七八起百姓聚众过三百人,不仅敢冲杀县衙,甚至敢据山称王,文漆娘带着二百人北上,到了朗州已有千余人,再回罗霄山,她立起大旗,上书“公道分田”。

四字一出,贫寒者拥簇,富贵者恨极,国中瞬时有烽火遍地之势头。

蜀国年景要好些,孟氏也算宽仁,可惜的是,九月战败,久在富贵窝的老国主就缠绵病榻,到了十一月,终于熬不过去了,新主登基,老臣勋旧横行朝中,上面风起云涌,下面自然满是闻风而动的蛀虫。

位在北地的梁国没有直接对黎国出兵,早就病退深宫的圣人还现身前朝,大有励精图治之势,盐政、粮政、商道、吞地、税空……不过一秋,种种弊疾一时全发,彻底显出了赵梁已然成了个朽烂的空架子,连巍巍紫微城中都每日有太监冻毙在无人角落,又遑论其他各处?

梁国又是已经被黎国环绕,一场大雪下来,整村整村的百姓在夜里逃亡黎国。

陕州高氏也是一方小豪强,某个雪夜,家主高甫与其弟、其子一起被砍杀在自家大门前,血涌数丈。

门上有人蘸血而书:

“杀人者,公道也,万兵未至,还有咱们。”

公道,又是公道!

那卫氏的胡言乱语要让这天下变成什么模样?!分明是妖言惑众,让贱民做他们黎国的马前卒!

无论正身处何等境地,无论国中有何等乱事,各国国主与豪强总有一件事是有志一同的——将那些送往各处的《致公道书》收缴销毁,甚至将藏信之人也尽数枭首。

却还是止不住那些字字句句流传于民间。

星火既起,又怎会轻易熄灭?

而在此时,浩浩荡荡南下攻下了南吴全境的定远军近二十万大军正在度过自己在淮南、江南的第一个冬天。

田地补种和开荒自然是他们干惯的活计了,修路和兴建水利的脚步也没有停下。

横跨淮水,定远军建起了四座高挂铁索桥和六座铁索浮桥。

只这一项已是让两岸百姓叹为观止,自有史以来他们还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能不用船、不用游就到对面去。

长江上江流和缓处也在四个月间有了四座浮桥,只有浮桥还不够,黄河上已经有了两座铁桥,明年文明十九年还要再开建三座,大运河和渭水上也各有一座铁桥,长江自然也要有,原本的麟州军械所被拆分改名为“黎国第二军械所”、“黎国桥梁研造总司”、“黎国格物所一所”,其中“黎国桥梁研造司”迁往鄂州,“黎国格物所一所”迁往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