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好男人培养系统[快穿](1639)

作者: 甘米儿 阅读记录

小婴儿总是不听话,倾着身子要往爸爸身上爬。

“爸爸在忙。”冯巧兰哄着,但是对方不听,就要往爸爸身上爬。

季淮伸手就把女儿抱过来,他能一只手抱着女儿,另一只手在写稿子,而且还流畅得很,写完都鲜少改。

冯巧兰对他越来越崇拜,看着他的时候眉眼都带笑,越来越喜欢。

季淮的文章渐渐被发表在各大期刊报纸,走入了不少人视野,也被更多的报社和期刊熟知。

八月初,省城的报社都刊登了他最新的文章——《当今形势与策略》

文章内容详细解读最近国内的一系列的政策和所到来的影响。此时正逢特殊的一年,外交上寻求合作顺利,内部也在发生改革,这是人民看得到的变化。

观点依旧乐观甚至前瞻性,分析起国内的崛起会带来什么样的大变局,会引起什么样的连锁反应,甚至给出建议。

摸着国外的经验过河。国内具有相当大的劳动力,在资源和人口都不缺的情况下,面对政策扶持,很快就会生产出越来越多商品,出口国外。

而且,国内又有内需,能够达到循环,生产链只会越来越成熟,当一切铺垫完成,就是加速发展的时代。

文章看得振奋人心,大家少不了对作者好奇,得知季淮的身份,也是让人大吃一惊。

一个下乡几年的知青,成天和泥腿子混在一起,也没读大学,该不会是利用情绪输出骗名利吧?

最先怀疑季淮的是村里知青院的知青。

他们当中不少人也学了季淮写文章挣钱,但他们写的文章没人要,反倒是季淮,名声越来越大,自然不服气。

人多的地方嘴都碎,传来传去,村里的头的人也就知道了。

恨人有笑人无。眼看冯家越来越风光,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季淮稿费也拿得多,一听说有什么不好的风声,一个个讨论起来比什么都有劲。

陈老太太说得有鼻子有眼:“你们没听那群知青说吗?听说季淮也没什么文化,就是写点东西骗人,所以就有钱赚。”

“那不是骗钱吗?”另一个老太太接话。

“可不是骗钱吗?还以为有多厉害,也不知道这么骗钱会不会被抓。”陈老太太说着啧了好几声。

张大婶也逮到机会道:“去年就说考上大学没去,我才不信考上大学会不去,指不定是发生什么事。要是被举报,说不定还会被批斗!”

陈老太太刚想说什么,就见生产队长季庄带着几个人走过来,连忙起身。

季庄脸上带着几分谄媚的笑意,一直给几个人在前引路,从小土坡往上走。

“这是去哪?那不是镇上的人吗?”陈老太太好奇,一瘸一拐往外走,伸长脖子看,“看着这么像是去冯家?”

“是不是季淮被举报了?”旁边的小媳妇突然说。

这么一说,大家纷纷跟在后面去冯家,生怕错过好戏。

冯家。

冯巧兰抱着女儿,看着来人也是被狠狠吓一跳,尤其是季庄说对方是镇长,她更是愣住。

“镇长都来了。”陈老太太觉得不得了。

季庄说完,又对镇长介绍, “这是季淮他媳妇,还有他女儿。”

镇长伸手和冯巧兰握了握手,许是看出她紧张,还露出一个微笑,话语里是难掩的决定,“别紧张,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随后,对方说的话在冯巧兰脑海里回荡好多回,她僵在原地,一时难以置信,久久没有回神。

季淮考了全省第一名,是状元。

放牛回来的冯大峰看到他们家围了好些人,牛都没栓牢,提着鞋就往家里跑,看到镇上的领导来了,送来奖金,说他女婿考了第一名,激动得脸色通红,还不忘追问,“我家小兰呢?我女儿考没考上?”

得知冯巧兰考分虽没季淮多,但也考上大学了,这个汉子笑得有些憨,瞅见冯母回来,激动得不行和对方分享。

他女儿考上大学!!!

对方马上有大学去了,读了大学,国家分配工作,再也不用像他一样在刨土种庄稼,真好。

镇领导送来奖金,当天冯家还放了一个大鞭炮。大家都激动得不行之时,只有季淮格外淡定,仿佛是他意料之中的结果。

次日。

他登上报纸头条,连同之前发表的文章再次被大家知晓。在大家的认知里,考上了状元,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似乎也没什么稀奇,只觉得太厉害了。

街头巷尾都在讨论着这一次的状元,信誓旦旦的季浩和杨月却没考上大学。

他们没考上就算了,看着报纸上的信息,得知季淮考了状元,都把季母气病了。

季浩大受打击,一蹶不振,季母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说现在大学政策不算严,只要内部操作,就可以冒名顶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