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能种田就行了还要虐什么渣(370)

作者: 猫鱼豆腐 阅读记录

“嗯。”游老太爷点头。

“我们年轻那时候啊,也没电视电影,就喜欢听个戏,哪有戏,就跑到哪去看,吃点瓜子,勤快着呢。”

“看多了,也都会唱几句了,哈哈。”

游老太爷也难得想起自己年轻那会,在做什么呢?那时候已经在跟着父亲学商了,每天在各个商铺里转圈,偶尔也会看个戏,但没觉得多有意思。他就很羡慕其他小孩在外面街上乱跑着玩,不过父亲说那种人以后没出息,没饭吃,游老太爷小时候就不敢提说要去玩了。

游家人看太爷爷在这还挺适应,放心了些。

过了会,刘犇找了几个圆圆薯过来,在亭子前的空地里烤。这个活他经常做,很拿手,没多久,浓浓的香味就冒出来了,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

刘犇熟练地扒拉出圆圆薯,扑散火堆,给在场的人一人分了半个圆圆薯。

基本所有人都是刚吃完午饭,但半个圆圆薯,大家还是能吃的,而且圆圆薯烤熟后肉质软糯,没牙的老人也能吃。

游老太爷捧着用卫生纸裹上的圆圆薯有点生疏,不知道怎么吃好,刘犇神奇地从口袋(空间)里掏出一个勺子,让游老太爷用勺子吃,游老太爷挺新奇,挖一勺,在家人的提醒下吹凉,放进嘴里。他从没吃过直接从火里烤出来的红薯,味道好像与寻常蒸熟或者烤箱里烤出来的都不一样。

好吃。

游家人陪游老太爷在这住了几天,本以为游老太爷会觉得无聊,没想到村里的老头老太们活动还挺丰富,今天是在凉亭唱戏,后天就是组织在村广场跳扇子舞,大大后天还会集体去钓鱼比赛,大大大大后天可能又变成了手工艺品学习……

据说是由同爷提议,村委会组织的,每隔一天都有新花样的活动,就为了锻炼老人们的脑力活跃度,避免老年痴呆,所有活动费用都由刘犇全包了。

游奶奶夸:“小犇真是个好小伙子,我这几天在这住,天天都能听到他们说小犇。”

游果果点头:“犇哥确实是个很好的人,他对他村里的村民非常好,不仅是提供工作,每隔一段时间,他还会给村里老人送一批滋补的物资,让他们吃好喝好身体好。”

游应没说话,就听着游家人夸刘犇多好,心里暗自得意。

最后所有游家人看向游应,说:“你可是拐到了一个好小伙啊!”

游应:“什么叫我拐?我们那叫情投意合!天生一对!”

游母看着游应这样子,忍不住笑了:“和小犇在一起后,你好像人都有活力多了。”

游应没说话,只是跟着笑。

过了几天,游应的爸妈和爷爷奶奶就回去了,留游老太爷和刘犇游应一起住。

游老太爷一时间是有点寂寞,但被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们开导了一通,心情又好了。

“小一辈有小一辈的事,他们出门还惦记着你呢!”

“是呀,你看他们送你到这来调养,说明对你是真好。”

“对,我们这说不上条件最好,至少周围几个村子,我们这环境是最好的。”

“阿犇是个好小伙,他肯定孝顺。”

游老太爷听着众人对刘犇的夸赞,也是忍不住想起了刘犇这些天对他的好。

游老太爷一开始不好意思来参与这些老人的活动,这一来,他平时都没有在这种地方生活过,可能和人不太相处得来,会有点无所适从,二来毕竟他们都是一个村的,自己算怎么回事。

但刘犇说,这里的老人也不都是姓刘的,至少有一半是从外面嫁进来或者入赘进来的,刘犇和游应一起了,那游应的家人,就是刘犇自己的家人,所以游家人,也是刘家人的一份子,这和其他老人是同样的道理。

游老太爷同意来参与活动后,刘犇就每天都问好活动是什么,给游老太爷准备需要的东西,钓鱼给他准备最好的钓具,做手工就给他买最好最安全的手工工具套,连一起参加野餐,刘犇都会准备很多半成品的食材,自己提溜着陪游老太爷一起去……

活动时有的老人喜欢一起唱几句歌,游老太爷不会,刘犇就很积极了。

同爷:“什么结子高又高嘞?哎高又高!什么结子半中腰嘞?哎半中腰!……”

刘犇:“高粱结子高又高嘞,嘿高又高!玉米结子半中腰嘞,嘿半中腰!……”

游老太爷:……

唱得好像还挺高兴?

游老太爷是商场沉浮过的,他能看出来谁是真心的,比如刘犇这个小伙子,就是真的对自己好。

这些年游老太爷年龄大了,很快就要把公司交给后辈了,几个后辈却在此时,露出了与以往乖顺不一样的野心。老太爷早先年也不是不知道他们的心思,但藏着时,他也能假装不知道。现在那几个都急了,暴露出来了,让游老太爷烦不胜烦,好不容易把一家子都聚集起来,想过个好年,结果就出了之前那事……游应差点没命,幸好被人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