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婆婆的人生(快穿)(150)+番外

腿打断也要去。

翌日早上,柳纭娘听到李秋宁鬼鬼祟祟出了院子,她来了兴致,也跟着起身,在她身后不远处去了镇上。

白山镇四面环山,离最近的镇有二十多里,去县城足有百多里。李秋宁觉着,挖了山参的人有九成的可能会把东西卖到镇上。

她直奔最大的医馆,进门就问:“大夫,有新鲜的百年山参么?”

大夫刚起身,正睡眼惺忪。听到这话以为来了大生意,抬眼一瞧,发现是个毛丫头。看模样像是大户人家出身,可那身打扮,怎么看都不像是能买得起野山参的人。他也没有凭着猜测就怠慢了客人,笑着道:“昨天刚收了一株……”

李秋宁急忙道:“我能看看品相吗?”

一听这话,大夫眼睛一亮:“姑娘稍待。”

如果真是庄户人家,大夫或许会提出先看一下银子。但李秋宁的肌肤不是一般人家能养得出来的。兴许人家故意装穷,问了岂不唐突?

没多久,大夫小心翼翼捧出来了一个匣子,李秋宁探头一瞧,正是她经常去探望的那株。一股怒气涌上脑门,好在还有几分理智,她才没有直接质问。深呼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愤怒,她好奇问:“大夫,卖参的人长什么样?”

大夫讶然,随即不满:“你买不买?”

眼瞅着大夫要生气了,李秋宁收敛心神,问:“这山参多少银子?”

大夫眼神一转,伸出一根手指:“百两,你全部带走。”

李秋宁身上连十个铜板都掏不出来,哪里买得起?

眼神一转,她道:“大夫,我不是要买。是来寻我家丢失的山参,正是这一株,你只要告诉我,那人是谁……或者告诉我他的长相年纪。毕竟,这么贵重的东西丢了,家里是要报官的,你也不想惹上官司吧?”

大夫一脸诧异:“可那个人说,她是从山上采的。拿来的时候还带着泥呢。”

“这确实是刚从山上采下来的,我爹花了大价钱买的。正打算用呢,就不见了。”李秋宁板着一张脸,很能唬人:“如果是三五两银子还罢了,这么贵重的东西,家里是一定要寻回的。你这是脏物,如果找不到那个拿走你银子的人,你可就要破大财了。”

买山参的银子是大夫全部的身家,闻言慌了,当即就把卖山参的人描述了一遍,生怕不够仔细让她给溜了。

大夫说得口沫横飞,自认为很仔细。

李秋宁听得一头雾水。

很瘦,大概五十多岁,看起来是个干练利落的……村里这样的妇人一抓一大把。

“我可都说了,你可千万要把人找着。”大夫看到门口有病人来,下意识不想让这样的事被外人知道,催促道:“已经一天了,你别再耽搁,赶紧去找。”

走出医馆,李秋宁蹲在地上,发了半天呆,这才起身往回走。

“你到医馆做甚?”

听到熟悉的声音,李秋宁吓了一跳,低下头道:“奶,你怎么来了?”

柳纭娘张口就来:“我看到你悄悄出门,怕你出事。这才跟了过来。你还是个孩子,有事情要跟家里人说,不能胡来。”

李秋宁憋屈得很,眼泪瞬间夺眶而出:“我没事。”

柳纭娘也不多问:“没事就回家吧。”

回去的路上,李秋宁兴致不高,问一句答一句,绝不说多余的话。

柳纭娘一眼就看出来,她没有怀疑到自己身上。

到家时,听到院子里有人声,挺热闹的。柳纭娘进门,就看到了那天醒过来时恍惚看见的年轻妇人,夏桃子的四女儿。

李四妹正和两个嫂嫂寒暄,看到柳纭娘进来,起身笑道:“娘,大早上的,你去哪儿了?”

柳纭娘没有回答,问:“昨晚上的肉够吃么?”

“够了的。”四妹今早上就是来还碗,顺便探望一下亲娘:“我听说您好转了,还在村里转悠。一直就想过来看您,结果家里的事情多,没腾出空来。”

上辈子夏桃子病得重,她可跑得勤了,有时候还一天两回。这一次应该是得知亲娘病愈才没有过来。

“一起吃早饭吧!”柳纭娘吩咐胡氏:“拿点面来烙饼,四妹喜欢吃。”

胡氏:“……”

如果是以前,她肯定巴不得。可现在是她当家,若是烙了饼,仅剩的那点面肯定没了。万一再来个客人,拿什么来招待?

胡氏也是当了家后,才算理解了婆婆以前的为难和抠门。她一咬牙,道:“娘,家里的面吃完了。”

柳纭娘不吃这套,就得让她体会一下夏桃子过的日子,当下去了厨房,翻出剩下的面:“还有这些,熬点米粥凑合,应该够了。”

胡氏眼皮跳了跳,还要熬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