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婆婆的人生(快穿)(468)+番外

柳纭娘振振有词:“我确实没有告你啊,我告的是杜家姐妹让我公公婆婆收留孩子的事!”

李云生:“……”

他沉声道:“我不许你把这事翻出来。”

“我容不得孟家几代人被人算计。”柳纭娘拒绝道:“反正我已经接受了你的赔偿,回头大人就算知道了真相,也不会让你入罪。”

李云生噎住。还想要再说,那女人已经上了马车离开。

柳纭娘还是住在衙门对面的酒楼里,等着大人去镇上接人的这段日子,她也没有闲着。跑去城外了寻了十多个小乞丐做养子女。为此,还令开了两间房,男女各一间。

这些孩子在城外颠沛流离许久,被柳纭娘接过来之后,换上干净的衣衫,身上的冻疮和陈年旧疾也请了大夫诊治。

众人面上感恩戴德,心底满心戒备,大的护着小的,不太愿意交心的样子。

为首的孩子孟成元,今年已经十一岁,见过“世面”最多,一直都挺乖巧。

“娘,您住在镇上,家里还有什么人?”问出这话后,他有些忐忑:“我怕见了人失礼……”

“没有人。”柳纭娘看穿了他的想法,说到底,这些孩子在外讨生活,根本就不相信有无缘无故的好,怕她收留他们是别有用心。

孟成元愣了一下,随即面色如常:“好。我会带好弟弟妹妹们,您放心。”

听这话,柳纭娘就知道,他不信自己所言。

也是,当下的人到了廖小草这个年纪,还是孑然一身,大概只有她一人是如此。

孟成元大概以为养母不愿意说实话,很快就会想法子将他们打发走。

又等了两日,重新开审,柳纭娘一大早就到了。这一回,她带上了几个大点的孩子,让他们站在外面旁观。

孟成元看到衙门,心里就先虚了三分。谁都知道内城繁华,客栈酒楼众多,善心的夫人也多,他们悄悄进来,可没少被衙差驱逐。

今日的公堂上要热闹得多,杜苗苗夫妻和余家人,还有杜家人都被请了过来。姚老爷上一次是旁观,今日也被请到了堂下。

看来,大人这事一定要把当年的事查个水落石出了。

值得一提的是,玉心不在。大人升堂过后,一脸严肃道:“玉心得了风寒,又自觉对不起主子。已经自尽!”

柳纭娘心里微沉。

大人说这话时,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姚家夫妻。

“姚青,将当年你到镇上发生的事,原原本本说一遍。”

姚老爷语气不疾不徐,缓缓将当年的事娓娓道来。

“其实,我都快忘了那件事。”他叹息一声:“那段日子和家里吵架,心情不好,想出门转悠,又怕被家中寻到。刚好认识了一个从镇上来的人,便去了那里。刚安顿下来,就认识了杜鹃。”

他面色复杂地看了一眼角落中已经不成人形的杜鹃:“我和她谈了一段情,后来爹娘找到了我,逼迫我回家。以她的身份,家中肯定不愿接纳。再有,杜鹃生在乡下,长在乡下,若是到府中做一个丫鬟,怕也不能习惯姚府的规矩。左思右想,还是觉得放她自由最好。”

说这些话时,杜鹃一直盯着他,仔细打量他浑身上下。

当年的清俊公子如今变成了微胖的中年富商,再不见那时的灵气。她不止一次的想过他回来接她的情形,不说大红花轿,哪怕只是粉轿,她也心满意足。

但是,等了许久,等到腹中孩子呱呱坠地,也始终没有消息。

上一回姚夫人在镇上说他离开时留下了大笔银子,她还不信,以为那只是她帮着夫君挽救名声的托词。可今日,他自己也这么说……杜鹃眼神落在了旁边跪着的姐姐身上。

杜苗苗盯着面前的青砖缝看得入神。

姚老爷继续道:“我家中不缺银钱,既是占了姑娘的便宜,又不把人接回府,便得安顿好她的下半生,才不枉她的一番情意。因此,离开之际,我给了她姐姐,也就是我二人的媒人一百两银票。”

“小镇贫瘠,她有了这些,自己买铺子收租或是当做私财嫁人,都有了退路,不至于被人欺辱。我不知道有孩子,也不知道她……这么惨。更不知道孩子被人利用的事。”

从姚老爷的立场看,他抛弃了伺候过自己的姑娘确实不对,可留下那么多银子也算有情有义。杜鹃的悲惨,不能怪他。

杜苗苗听着这些,袖子里的手颤抖不止。

“我……”

哆嗦了半天,勉强镇定下来,说出早就想好的说词:“当年姚公子离开,我妹妹放不下,一直茶饭不思。我不敢说他不再回来的事,便瞒了下来。”

杜鹃眼中满是怒气,却口不能言,只能恶狠狠瞪着她,眼神里满是戾气,更不能将她瞪出几个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