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婆婆的人生(快穿)(743)+番外

周冬妮就知道她们不会无缘无故说这些,铺垫了那么多,总算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她顿时就恼了:“娘说让我先养好身子,过两年再生孩子。你们可倒好,娘家人甚至还不如婆婆担忧我……你们走吧,以后也别来了。我忙着养身子,不得空见客。”

妯娌二人傻了,对视一眼后,李氏起身:“你如今是大户人家的少夫人,身边好几个人伺候着。我们高攀不起,这就走了。”

罗氏酸溜溜道:“妹妹,我们确实有点私心,但更多的是为你考虑。你可不能听你婆婆的……”

柳纭娘本就防着妯娌二人,想着过来将人打发走,没想到刚站在门口就听到了这番话,当时就气笑了:“照你们的意思,那该听谁的?”

二人也没想到这么寸,面面相觑过后,也不争辩,起身告辞。

柳纭娘看着她们的背影,道:“你们家那几个孩子太闹腾,冬妮需要静养,这院子也不大,让他们来不合适。你们以后上门,记得也别带孩子,冬妮想他们,可以回家去看,反正她以后都挺空闲的。”

妯娌二人如果把孩子带来,很可能会“舍不得”姑姑,姑姑家嘛,小住一段挺正常的。柳纭娘带过孩子,一两个孩子还行,若是多几个,胆子就特别大,也特别吵,管起来也费神。

谁的孩子谁自己管,她可不愿意让小夫妻俩在这些事情上多费心神。

送走了妯娌二人,周冬妮挺失落的,她如今在柳纭娘面前,并不怎么掩饰的心情,叹息道:“小时候哥哥他们对我挺好的。弄得现在我都不敢亲近几个孩子……”

如果妯娌二人不是这么急切,周冬妮也会给孩子置办些东西,亲近些不要紧。可她们如此,周冬妮反而不敢给太多,万一让他们占惯了便宜,对孩子的一生可不是什么好事。

柳纭娘想了想:“读书明理,最近我赚了不少银子,干脆这样,我去请个秀才,再买个宅子办一间私塾,专门收穷人家六岁以上的孩子,不收束脩,只收点饭钱,再省一点的人家,可以让孩子自己带饭。”

把孩子送去读书?

周冬妮感动的眼泪汪汪,如此,最大限度的隔开了孩子和两个嫂嫂的相处,读书的孩子懂道理,也能学个一技之长,考不了功名,还能学学算账,那也是为孩子挣了一条出路,他们不用像先辈似的下死力气有人干活……怎么看都挺合适,她哽咽着道:“娘,谢谢你。”

在她看来,这些私塾就是婆婆为了不让她为难而办的,为了她娘家,简直是拿着银子往水里砸。

她没拒绝,是因为别的穷人家的孩子也能获益处。

柳纭娘早就有办私塾的想法,这天底下的聪明人不止出在富家,穷人之家的也有。她想给那些孩子一个机会,再有,从长远来看,家里的生意越做越大,如果这些孩子里出一个官员,对温家来说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就算不能占这个便宜,也算做了一件善事。

温家办了私塾,收穷人家的孩子读书练字。

消息传开,仿佛在滚油里放了几滴水,瞬间就炸了。温家这是真的发了啊!否则,不敢这么糟蹋银子。

好多人都想把孩子送来,大半的人是想让自家孩子习得几个字,但也有些人投机取巧,比如有的人不想带娃,就想往在私塾里塞……那可不行!

柳纭娘定了几条规矩,比如孩子太小了不收,太脏的不收,这人再穷,水又不穷。不干净肯定是懒。

想进私塾,得让她亲自验看过。

第341章 寡妇婆婆 十九

种种规矩下来,拦下了不少人。最后一共收了三十个孩童,最小的六岁,最大的已经十岁。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私塾刚开,只有一个夫子。

而罗家人终于忍不住再次找上门来,这一回,周冬妮很好说话,于是,求学的孩子变成了三十四个。

这几个人每月的花销不多,柳纭娘压根没放在心上,但却彻底把周冬妮对娘家的歉疚抵消,日后不用对娘家人心软。

此事过后,柳纭娘将心神放在了生意上,又开了一间铺子。

随着她生意越做越大,城里人待她的态度也在渐渐改变。如果说孔老爷一开始只是有点后悔的话,现在肠子都已经悔青了。

越是后悔,他越是恼怒女儿的自作主张和不守妇道。听说了姑侄两人打架的事情后,他一咬牙,找到了乔老爷,两人一商量,孔府最小的女儿嫁给了乔府庶子,明年就完婚。

孔老爷如此,一来是想表明自家和乔府的亲近。二来,也是让乔老爷明白,府里那两个不懂事的姑侄俩可以疏远了。

本身乔老爷就不喜欢孔玲玲,只是因她身份而将人好好养着。现在重新结亲,便也不用再忍。于是,就在定下婚事的当日午后,孔玲玲被搬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