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官人(173)

“当日二老爷上任,小人在迎接的队伍里,有幸一睹二老爷的尊容。”郑汛恭声道:“前面就是寒舍,请二老爷前往稍坐,吃点茶果,待小人前去知会族长。”

“岂敢惊扰老爷子。”王贤摇头笑道:“我这次来,一是见识下江南第一家的风采,二是给你族兄郑沿送官府的传票。因是公务,执礼不周,还是下次再专程拜会老爷子吧。”

“二老爷多礼了,区区虚名,不过是前尘旧事,莫要再提。”郑汛摇头道:“要是叔公老人家知道我不知会他,肯定要责罚的。”说着便请王贤进去家里。郑汛家是个三进的双层宅子,很紧凑,但天井植着一丛萱草、数竿修竹、几叶芭蕉,屋里刷得雪白的墙上,摆设简而不繁,家具布置简洁,墙上挂着几幅意趣高雅的字画,一副对联煞是引人注目: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久闻郑家耕读传家,不分男女皆识字,家家都有才学之士,今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王贤装模作样地颔首欣赏道。

弄得灵霄和闲云面面相觑,这小贤子不是最讨厌拽酸文么,怎么自己拽起来了。

“过奖过奖。”答话的是,一名鹤发童颜的魁伟老者,一手拄着龙头拐杖,一手由一名中年人扶着,颤巍巍走了进来。

王贤忙起身行礼道:“下官拜见封君老爷子,祝愿老爷子福寿连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本就是一名演员的基本修养。

“不敢不敢,快扶二老爷起来。”老者正是郑氏族长郑棠,忙命儿子郑沿将王贤扶起,虽然这二老爷着实面嫩了些。

叙座时,王贤坚持请老爷子上座,自己居于下首,惶恐道:“本不想惊扰老爷子的。”

“二老爷哪里话,您首次莅临寒庄,老朽本当远迎。”老爷子摇头笑道:“如今这已是失礼了。”

“老爷子面前,‘二老爷’三个字绝不敢当,还是直呼草字‘仲德’吧。”王贤谦逊道。

“二老爷倒让老朽惶恐了……”

两人磨磨叽叽了半天,最终以郑老爷子用‘大人’代替‘二老爷’了结。郑老爷子这才问道:“不知孽子所犯何事,竟要大人亲来送票通传?”

“老爷子误会了。”王贤笑道:“郑老兄怎会犯法呢?下官是应分巡道审结陈年旧案之宪令,例行公事前来而已。”

“可是为了我那可怜的孙婿?”郑老爷子面色一黯道。

“正是。”王贤点点头:“此案至今已经整一年,搁置下去不是办法,到底要如何处理,还请郑老兄和老爷子给个主意。”

郑老爷子看看儿子,侍立在一旁的中年人便轻声道:“寒家素来遵纪守法,自然听二老爷定夺。”

“不错。”郑老爷子颔首道:“寒家和官府找了整整一年,不仅本县,整个金华府都找遍了,还是没找到……”说着掏出手绢,擦擦眼角,声音低沉道:“不能再给官府添麻烦。”

“麻烦谈不上,但这么吊着确实让生者日夜煎熬。”王贤叹气道:“依下官之见,是不是可以把此案了结。”

“如何了结?”

“只要失踪者家属都同意,可以以失踪人口销户。”王贤淡淡道:“销户以后,案子自然也就没有了。”

“还有这一说?”郑沿惊奇道。“以前都没听说过。”

“这是刑部的新规,才刚颁布数月而已。”王贤道:“你们可以和男方家商量一下,如果愿意了结,请三天后辰时,到县衙典史厅找我,我给你们出文书。”

“是,这件事还得跟亲家商量一下。”郑沿点点头道。

“如果同意的话,请男方父母并令爱,一同前往县衙。”王贤起身道:“谁都希望这一页赶紧揭过去,好安安生生过日子。下官告辞了,三天后静候佳音。”

“大人可不能走,”郑老爷子拉着王贤的手道:“第一次来我郑家,若不吃杯水酒再走,教人笑话老朽不懂事。”

“这样啊。”王贤龇牙笑笑道:“恭敬不如从命。”

“正是此意!”郑老爷子开心道:“请大人移步寒家,应该已经备好酒席了。”

“请。”

“请。”

于是一老一少相携来到郑家正房宅中。这边就气派多了,五进的大院子,轩敞的厅堂,散养的肥鸡、溪中的鲜鱼、院中的青菜、自酿的美酒,便是一桌丰盛的宴席。一老一少把酒言欢,极是融洽,直到日暮,王贤醉得呼呼大睡……

第一百五十四章 信仰

当夜,王贤宿在郑家,翌日天蒙蒙亮,便听到外面有钟声敲响,连绵不绝。他起床出去观看,便见郑家人已是纷纷起床,郑沿迎上来,歉意道:“吵醒大人了。”

“无妨。”王贤摇摇头,问道:“为何敲钟?”

“这是我郑氏的祖训,每天卯时敲会善钟二十四下,全族闻声起床。续敲四下,同时梳洗;再敲八下,男女列队,到宗祠的师俭厅前听族长训话。”郑沿介绍道。

王贤是体验过宗族生活的,他王氏一族便算是很讲究的了,却也远没这般规矩……不禁饶有兴趣道:“外人可以参加么?”

“外人不可以参加,”郑沿笑道:“但二老爷不算外人。”说着伸手道:“请。”

“请。”王贤稍事盥洗,便跟着郑沿先一步到了郑氏宗祠。宗祠是郑宅镇的核心建筑,规模可谓浩大。内分五进,第一进便是师俭厅,正中悬挂着太祖御笔的‘孝义家’匾额,两旁柱子楹联‘史官不用春秋笔,天子亲书孝义家’,左右墙上,还各有一个八尺高的大字‘忠’、‘义’!气势雄伟,正气浩然!

王贤不禁好奇问道:“能为天子配联的想必也是重臣名儒吧?”

“呵呵……”郑沿那张忠厚的脸上,闪过一丝紧张道:“年代太久,不记得了。”

“哦。”王贤心说,可能是宋濂所书,太史公尚未平反,所以不好提及。

他却不知道,这副楹联,乃被夷十族的方孝孺所题……郑家敢挂着,就已经是莫大的勇气了,又岂敢明说?

师俭堂前种着几株苍劲盘曲的柏树,旁有水池,一大二小,成‘品’字状。古柏水池,寓品行高洁,宗脉长青。

接下来,王贤便看到终生难忘的一幕……悠扬的钟声中,郑氏一族的男女从晨曦中走来,每个人都衣着整洁、意态肃穆,虽有数千之众、却多而不杂、忙而不乱、进退有序。院里院外,男女左右分立、各安其位,除了沙沙的脚步声,竟连咳嗽声都听不到。

待各就各位,堂前响起鼓声,郑沿悄悄告诉王贤,这是敲‘听训鼓’,敲响听训鼓,即表示族长开始训话,不过老族长上了年纪,如非必要,都是令子弟中出类拔萃者代为诵念家规。

王贤点点头,便见鼓声中全场肃穆,老族长中坐,一名青衿弟子立于堂前,朗声诵念郑氏家规:

“人家盛衰,皆系乎积善与积恶而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天理昭然……”

“凡为子弟,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

“卑幼不得抵抗尊长。受长上苛责,不论是非,但当俯首默受,毋得分理。见兄长,坐必起,行必以序。子侄虽年至六十者,亦不许与伯叔连坐。”

“对祖宗朔望必参,四时祭祀;幼者必后于长者,言语亦必有伦……”

随着那弟子抑扬顿挫的音韵,郑老爷子便跟着摇头朗诵,族中数千男女亦齐声朗诵,声音琅琅,穿透天际,将天空和人的心灵,洗涤得一尘不染。待到朗诵完毕,静思己过片刻,族人便入左右两个偌大的饭厅食饭。左为‘同心堂’,是男人会膳处,右为‘安贞堂’乃妇女会膳处,都齐刷刷排着一排排长条桌,桌上的饮食皆是族人们劳作所得,虽不丰富,却吃得安心。

上一篇:一品江山 下一篇: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