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135)

作者: 三羊泰来 阅读记录

竹兰心想,王茹说不准高兴坏了,反正她不喜欢弟弟,弟弟的未来跟她有什么关系,划掉就划掉,反而划掉了枷锁,下狠手也是憋了快一年的气,早就想动手收拾王张氏了,不过女户白日做梦了。

新朝代女户可不好立,有严格规定,未嫁女要求上无爷奶父母,身为长姐不得不立女户,出嫁女寡妇可立女户,为何如此严格,全因女户会减少田税,一亩地只需要交一成半,还会免除女户儿子的兵役等,不过改嫁后女户也就销了,政策也就没了。

所以周家村的两个寡妇都立了女户,一点改嫁的意思都没有,别看没男人,可一年减少的田税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只要不懒,一年还能存在余钱供孩子读书。

竹兰是真喜欢这个政策,适当的保护了妇女弱小。

正因为条件严格,所以王茹的想法白想了。

次日一早,周家人多,又借了族长家的牛车,两辆牛车坐满了人,家里没人看家不行,周书仁拜托了族长,族长带着周王氏和大儿子帮忙看家,周家的东西多啊,不留人看着不行。

这次周家全家出动,很难得一个人都没少。

竹兰和周书仁半年时间,用实际送礼告诉了爹娘,她真的不需要补贴了,老两口才不再回厚重的回礼。

竹兰父母第一次大办寿宴,还是两人一起过,本来子女孙子辈的就不少,还有重孙子辈的,自家人就够多了,加上认识的朋友来贺寿,哪怕不会拖家带口,可也会带一两个儿子,再有姻亲和村子里的亲戚,杨家不仅院子里摆满了桌子,院子外都有。

临时搭的灶台棚子里不算改刀的,光做饭就六个人,满院子飘着肉香,飘了满村子。

竹兰家的牛车拴好,竹兰和周书仁带着子女进了正房。

杨老大迎了出来,“妹子妹夫来了,一会就拜寿了,就等你们一家子呢。”

竹兰道,“昨个晚上下了大雨,牛车赶的慢要不早就到了。”

这是一家子一大早就出门的结果呢,可惜路上依旧耗费了很长时间。

杨老大,“娘早上起来还念叨你呢,果然路不好走了。”

竹兰心道何止不好走,好多的泥坑,有一段路他们下来走的,幸好穿的黑鞋否则鞋能看到泥点子,狼狈的很。

正房的人特别的多,这还是孩子都出去了,屋子里辈分小的都站着呢!

第166章 打赌

竹兰在现代真没见过拜寿这么多亲戚的,现代爷爷过寿,血缘亲戚没多少,参加寿宴反而都是利益伙伴,真心的没几个热闹不起来,不像古代,七拐八拐都是亲戚,杨孙氏又是本村的,本村的亲戚更多了,屋子里特别的热闹,说话声音小都能听说什么。

竹兰进来聊了一会,外面拜寿的垫子准备好了,大伙都去了正厅,外人都在外面,因为大厅太小了,光杨家自己人都要站不下了。

拜寿开始,老爷子老太太坐好,杨老大杨竹木两口子先跪拜送寿礼,杨家两房儿子都有家底,虽然没竹兰家家底厚实,可也不薄了,大房准备的狼皮子做的垫子,还有一对银镯子,贵重的寿礼了。

随后是二房杨竹林带着媳妇拜寿,自家绣的摆桌屏风,还有烟杆,竹兰二嫂刺绣好,屏风值不少钱,寿礼也很贵重了。

最后是小闺女竹兰和周书仁了,竹兰准备了六样寿礼,贵重的成套金首饰,披风,闪了看热闹的眼睛,这回都信了竹兰家真的家底厚实。

孙氏不看金首饰却摸着衣服不撒手,自家的闺女自己知道,不愿意做针线的,虽然绣的简单也不是特别好,可一针一线都是闺女的孝心,“好,好。”

杨老爷子也乐呵呵,终于能穿上闺女做的体面衣服了,以前从没奢望过。

竹兰一针一线真心绣的,带着诚心做的衣服,见二老喜欢笑着道:“爹娘喜欢,日后我多给爹娘做衣服。”

杨孙氏刚才接衣服看到闺女手上的针眼了,心疼的道:“娘可舍不得,你们快起来。”

孙氏看女婿是真高兴,她没想到,女婿还能成为秀才,可给他长脸了,越看女婿越喜欢呢!

随后就是孙子辈拜寿了,孙子辈底子最后厚实的是武春,不过为了照顾其他兄弟,没送太贵重的,孙子辈送的都是用的吃的。

竹兰这边是外孙子外孙女,送的也基本差不多,虽然竹兰没叮嘱别多说拜寿词,孩子们心里也有数,杨家孙子辈读书没周家好,又是拜寿大喜事,别弄的表兄弟下不来台,都中规中矩说的拜寿词。

然后是重孙子,重孙子孩子也不少,再有不大小娃娃奶声奶气的,可把孙氏高兴坏了。

直系血脉拜寿结束,就是亲戚晚辈了,孩子真不少,竹兰看着娘准备一篮子的红包差不多都发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