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太尉新传(116)

“微臣以为,蔡王治府不严,以致于有不肖家人图谋不轨,对圣上不利。”早先殿前司已经有人通报了一系列进展,因此高俅也知道在蔡王府书房中搜出那张有关邓铎向赵似效忠的纸条,“蔡王年少无知,故而受奸人蒙蔽,险些铸成大错。圣上念在兄弟情分上不忍心加责,故奏请太后决断……”

“官样文章!”赵佶年轻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值得玩味的笑容,仿佛适才的真情流露根本不存在一般。“证据确凿,却为了劳什子的兄弟亲情,只能将赵似禁足……算了,此次他大败亏输,朕再换了他王府中的所有人,谅他今后也折腾不起什么风浪来!在面子上,朕还要对他好好的,提醒他是谁才是这天下真正的主人……朕要天下人称道朕的仁爱孝道,朕要他活着比死了更难受!”

冷冷自语了一阵之后,赵佶又转头看向了高俅:“话说回来,那时你挺身而出,朕倒没想到你还会有一身好功夫,居然一直藏着掖着!”

“此事还要请圣上恕臣莽撞。”一想到那时的情景,高俅便不由打了个哆嗦。那时候之所以让高明带着烟雾弹暗中随行只是为了以防万一,哪里会想到事情会发展到那种地步。稍有差池,别说赵佶性命不保,只怕自己更要赔进去。“那个时候,臣来不及多想,只是凭本能行动……”

“算了,若不是你,说不定朕就真的没命了!”赵佶心有余悸地打断了高俅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惘然,随即又恢复了清明,“不管怎么说,终究还是功劳,那朕该赏赐你什么?”

“圣上!”高俅悚然一惊,连忙踏前一步,微微躬身道,“圣上既然已经在姚麟面前说过不追究含章之事,那臣的功劳也就只是子虚乌有,否则朝臣们的议论又该如何平息?再说,扈从圣驾安危乃是殿前司的职责,纵有恩赏也应该由姚麟及其属下拜领。”

“真是面面俱到。”赵佶无奈地摇摇头,随后郑重其事地吩咐道,“你如今已经是朝廷大员,再经营那些风月之地就不合适了,再加上今天的事,朕准备暗中清查一下入云阁……”

听到这句善意的提醒,高俅悬着的心渐渐落回了原地。“多谢圣上提醒,天香楼如今已是云兰的产业,而入云阁臣也已经转手给了沈流芳,也算还了一份人情。这一次的事情,他可能就要吃挂落了。”

“你呀……”

第三十七章 蔡王府狱

在听赵佶有选择地透露了一部分蔡王府内幕之后,向太后顿时觉得眼前天旋地转,好容易才抓着椅子的扶手稳住了身子。她并没有再询问事情真伪,因为,她听得出来,赵佶的话很有分寸,口口声声只是说蔡王府中有奸人作乱,并没有涉及到蔡王赵似本身。

“那官家准备如何处置?”

“太后,蔡王虽然年少无知,但此事事关重大,姚麟属下的禁军在搜捕疑犯时,甚至在蔡王府附近一酒馆内遭遇持械凶徒,因此不可不问。朕准备将邓铎交开封府审问,至于蔡王是否有罪,现在还不得而知。”赵佶的语气没有任何起伏,仿佛正在说旁人的事情一般。

“官家,你可知道,天家兄弟侵诈,外人会如何看么?”向太后苦心积虑就是为了防止这一幕发生,如今不由得痛心疾首。“蔡王确实顽劣桀骜,但他毕竟是官家你的弟弟,倘若重处,恐怕天下百姓又要议论纷纷!须知以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尚且难以逃脱玄武门之变的史书公论,又何况……”

“太后,这些话高伯章已经谏过了。”听到那些几乎差不多的话,赵佶愈发觉得意兴阑珊。好在高俅还说了下文,不像向太后那样只是一味地阻止自己继续追究。“太后放心,如今圣瑞宫皇太妃仍在,朕自然会周全颜面,决不至于重处蔡王。但是,朕至少要问清楚之后才能断定是否该宽贷,还请太后体谅。”

此时此刻,向太后疲惫地闭上了眼睛,心底既有欣慰也有苦恼。左思右想,她最终无力地挥挥手道:“罢了,既然官家已经有这样的决断,我就不插手了,一切任由官家自己作主便是!”

元符三年五月初八,蔡王府武官,三班借职邓铎因语言指斥送大理寺,蔡王赵似上表待罪。赵佶大怒之下,命开封府推官吴师礼主持审问,并下令将蔡王赵似禁足于府中。与此同时,殿前司以追捕西夏奸细为名,在连续三日的全城大索中,一共逮捕可疑奸细十二人,当场格毙持械凶徒数十人,并在临近蔡王府的酒馆内起获大量刀剑。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一边是江公望等大臣上书,以证据不足为由,要求只惩治邓铎一人而不追究蔡王;另一边则是始终抱着戒用兵观念的韩忠彦接连上书,以不给西夏理由轻启边衅为由,要求彻查所谓西夏奸细来历。两边附和的朝中官员都相当不少,这让赵佶极为恼怒。

“证据不足?若是证据充足,恐怕朕就不会站在这里了!”赵佶指着案头那堆起老高的奏折,眼睛却瞟着底下低头不语的姚麟,“姚卿家,以你追捕这些人的经过来看,他们是不是真的他国奸细?”

姚麟见皇帝并不是向自己问计,顿时大大松了一口气。“启禀圣上,这些人极为骁勇,一旦为禁军发现踪迹,往往是不惜同归于尽。因此,虽然臣下令要留下活口,基本上拿到的也是重伤将死的人,而且无一肯开口招供。照此看来,这些人是死士的可能性很大,但究竟是否他国奸细,臣不敢妄下断言。”

“这些年边衅不断,若没有辽国或是西夏奸细混入我大宋,朕反倒要觉得奇怪了!”赵佶面色稍霁,举手示意姚麟坐下,“朕听说当初攻河州时,姚卿家与令兄同在军中,不幸中箭伤骨,之后非但不下战场,反而用强弩起出箭簇,继续谈笑杀敌,可有此事?”

一听皇帝提起当年旧事,姚麟立刻霍地站了起来,心中极为激动。“这是多年前的旧事,想不到竟会传到圣上耳中,臣实在是惭愧。其实当年奋而忘死的将士不计其数,臣的这点小事着实微不足道。”

“想当初,姚卿家与令兄并称二姚,纵横西北威名远扬,如今,朕便想问一句,倘若朕还要用兵西北,卿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赵佶突然词锋一转,犀利至极地问道。

“圣上!”姚麟闻言大惊,要知道,他在汴京为官日久,渐渐清楚了那些文官的思维方式。对于朝中宰辅来说,无论边关打了胜仗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库是否殷实,重要的是朝廷将拿出多少钱粮来犒赏三军,要拿出多少抚恤来慰问阵亡的将士家人。因此,日久天长下来,他也逐渐消磨了往昔的雄心壮志,只想着守成也就完了,谁料到竟从小皇帝口中听到了这样的话。

几乎是下意识的反应,姚麟翻身跪倒在地,声若洪钟地答道:“若是圣上真有此意,臣愿为马前卒!哪怕到时已经拉不得弓骑不得马,只要姚家尚有子弟,也必定让他们在军中报效!”

“好!”赵佶心怀大畅,重重点了点头,“姚卿家这句话朕记住了!此次你无需顾虑,无论涉及到谁,你尽管查办!泱泱大国若是连这点胆气都没有,岂不是教别人笑话?你尽管放手去做,不用管那些御史的弹劾!”

“微臣谨遵圣谕!”姚麟大喜过望,行了礼之后便匆匆离去。出了大内禁中,他正好遇上了进宫的高俅,连忙含笑打了个招呼。

经过之前的一役,高俅对于姚麟的为人也有了深刻了解,更不会放过姚氏这个将门世家,因此自然不敢怠慢,笑吟吟地攀谈了几句,这才在内侍导引下进了宫。话说回来,赵佶那一道将邓铎下狱并禁足蔡王的诏令就是他下的,眼看群臣并无一人诘问其中文采,他这个新任中书舍人也就渐渐放下了心,自然一心一意地考虑起善后工作来。

上一篇:冠盖满京华 下一篇:富贵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