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太尉新传(357)

“皇上英明!”这一次接口的却是萧芷因,他对于宋国全无好感,因此虽然知道即使开战对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仍旧抢在前面奉承道,“宋人懦弱惯了,一旦看到我军旗号必定退避三舍,届时使节再稍稍逼迫,宋国那个小官家必定会原封不动地把吃进去的土地再吐出来!”

“说起来,宋国那个小官家的病情是真是假,还是个未知数!”萧奉先不满意自己落了后,连忙补充了一句,“按照他们往年的习惯,皇帝有病是很忌讳再打仗的,如今这边说小官家病重,那边西北却连传捷报,障眼法的可能性很大。”

“朕才不在乎赵家小子是真病还是假病!”耶律延禧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一字一句地道,“朕只知道,凭我大辽的实力,绝对用不着玩弄这些伎俩!”

“皇上所言极是,南国皇帝大多沉迷于文事,上不得马拉不开弓,哪里及得上我国皇族宗室弓马娴熟?”萧芷因不忿萧奉先处处占先,便故意出言反击道,“依臣看来,那宋国小官家多半是病势沉重,宋国前面一个皇帝不也是早死吗?如今这个小官家虽然有几个儿子,但最大的也不过几岁,要是他真的一命呜呼,大臣不管拥戴哪个皇子登基,对我国都是相当有利。说不定,皇上还能踏马中原河山,成不世之功业!”

耶律延禧闻言大畅,忍不住得意忘形地长笑了起来:“哈哈哈,说得好!那个时候,朕必定不会忘了二位卿家的辅佐之功!”

双双离开大殿,萧奉先和萧芷因互视一眼,立刻分道扬镳。

萧芷因是忙着出去给李造福传讯,要知道,从这位夏国使节身上,他得到了丰厚的礼物,其中既有金银珠宝骏马名剑,也有田产奴仆,总计不下十万贯。

而萧奉先则是急于去见他那位皇后妹子,原因很简单,他从各种渠道听说,文妃萧瑟瑟近来有独占眷宠的趋势,而且似乎已经怀孕了。他的皇后妹子虽然得宠,但是一直没有生育,相反倒是不受重视的赵昭容生下了一个儿子,辽国立储并非完全是立嫡,有时也会立贤立长,如果让文妃有子,则他萧奉先将来必定不得善终。

第十三章 鹬蚌争渔翁谁属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调养之后,赵佶终于能够召见一些大臣,虽然每次奏对的时间都不会多于一刻钟,但是,这对于安定人心而言,无疑是起到了相当明显的作用,就连惶惶不安的民众也渐渐安静了下来。毕竟,除了在西北连连用兵之外,自从赵佶登基以来,虽然也恢复了不少熙宁新政的内容,但总的来说还是施政中平,并不算太严苛,所以自然是好评居多。

奉旨前去福宁殿侍奉的王锦儿自然是异常喜悦,自从传出了王皇后餍镇一事后,她承受的压力最重,毕竟,宫中人人皆知郑瑕为人宽和有礼,而她却不时会耍点小脾气,矛头自然而然便集中在了她的身上。因此,当听说皇后禁令得解,她第一件事便是去拜访王皇后,声泪俱下地自诉绝无构陷之心。而同样是病中的王皇后没有因为自己遭受的不公待遇而埋怨别人,反而软言安慰了王锦儿几句,虽不能说是完全解开了心结,但看在宫人们眼中却有一种异常的含义。

由于乔氏原本不过才人,因此,在听说自己小升一级,并能够入福宁殿侍疾之后,竟失手摔碎了手中茶盏,然后便喜极而泣。她阴差阳错得到了眷宠册封才人,谁料而后便发生了皇后禁足、郑王二妃遭到牵连、赵佶病倒、禁中火灾等一系列变故,吓得她连门都不敢出,结果天上竟掉下了这样一件好事!

正当她急急忙忙地喝令宫人收拾一下东西的时候,腆着肚子的韦氏却找上了门。虽然只有四个月的身孕,但是不知怎的,韦氏的肚子挺得比寻常女人高得多,如今就连走路也有些困难,还是乔氏扶了她一把方才跨进了门槛。

乔氏搀扶韦氏坐下,这才露出了心有余悸的表情。“姐姐,如今你身子重了,有什么事让人来传一句话,或者叫我过去也成,下次千万别自己一个人过来!”

“就这么几步路,不碍的!”韦氏微微一笑,心中却涌起一股深深的苦涩,但她立刻就将这股情绪压了下去。“妹妹得了旨意要去福宁殿侍疾,我若是此时不过来,以后要给你捎句话就更难了。”

听到侍疾这两个字,乔氏的脸上当即流露出了一丝欣喜,不过她终究和韦氏是多年姊妹,此时不免谦逊道:“圣上还同样召了王德妃,想必是怕一个人不周到,所以才捎带了我。姐姐如今有龙裔在身,将来圣上痊愈之后,必定更加眷宠。”

“眷宠?”韦氏苦笑一声,然后便若无其事地转过了话头,“别说我了,妹妹,你这次去福宁殿侍疾虽是好事,但是,你千万要记住,别张扬。要知道,宫中比你位分高的嫔妃很多,此番虽然有王德妃引去了不少视线,但是,你仍然显得太引人注目了。此去福宁殿,但凡太显眼的事情,你不妨都让给王德妃去做,而其他不起眼但是却必需的琐事,你最好抢在前头,你明白吗?”

乔氏虽然心机稍逊,但毕竟也是聪明人,略一沉吟便醒觉到了事情的关键,原本的一肚子欢喜顿时消失了大半。她想也不想地一把抓住了韦氏的手,感激涕零地道:“姐姐,多谢你的提醒!不管我将来如何,都绝不会忘记我们的约定!”

离开了沁芬堂,韦氏方才收起了脸上的笑意,怔怔地摩挲着自己的小腹。四个月了,这个注定是金枝玉叶天璜贵胄的孩子已经四个月了,为了这个还未出生的孩子究竟花了多少心血,她已经记不清了。事情会急转直下到现在的地步,这是她事先无论如何都没有料到的,谁能想到,只是扔出了一个火星,就会燃起如此可怕的燎原大火?可是,前面固然是千仞深渊,后面又何尝不是刀山火海,她还有退路可走吗?

“韦美人,外面风大,是不是……”

她陡地从恍惚中醒觉,自失地一笑道:“我知道了,现在就回去吧!”

转眼已经到了十一月中,在此期间,刑部侍郎周鼎亲自谒见了一次赵佶,足足一个时辰后方才满头大汗地出了福宁殿。未几,政事堂诸宰执便受到了召见,然后便有旨意颁下,以纵火的罪名处死宣和殿两个内侍,并罪及其家人;以构陷后妃的罪名处死了皇后宫中的一名宫人和一个内侍;以冲撞宫中贵人的罪名,将一名内侍脊杖二十,刺配沧州。

一系列的处置下来,明眼人都知道,宫中那些变故就算到此为止。从大局来说,这个处置无疑是四平八稳,既没有兴大狱,也没有伤及后宫任何一个嫔妃,无疑是百官乐于看到的。但是,从百姓看来,这不过是为了给出一个交待而草草收场,因此又是好一阵议论。只有寥寥数人感到,事情还远远没完。

所以,在明面上风平浪静的同时,高俅在背地里动用了全部的力量,抽丝剥茧似的追查着每一条线索。数天后,他和蔡京一起见赵佶奏报军国大事时,赵佶突然提出,要将刑部侍郎周鼎放外职。心知肚明其中原委的他并没有提出反对,而蔡京更是提议以周鼎出知江宁府,赵佶立刻便答应了。

走出福宁殿,高俅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医官院副院使罗蒙。在没有堪破玄机之前,蔡王的病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去妄动的,否则,动辄就是难以解开的死局。最最麻烦的是,这样一件事情偏偏还不能和任何人商量。正当他颇有些心烦意乱的时候,耳边却传来了蔡京的一句感慨。

“自古多说多错,多做多错,周鼎接到这个烫手山芋的时候,应该就想到了这个结果。”

“元长公,应该说,你在举荐他的时候,同样知道会有这个结果吧?”脱口而出后,高俅才觉得自己的话颇有语病,但想要补救却已经来不及,索性直言道,“元长公,圣上既然已经下了定论,你是否仍执意追查下去?”

上一篇:冠盖满京华 下一篇:富贵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