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月亮下或长或短的时间(128)

作者: 折冬声 阅读记录

傅默呈说,“这是奶奶住的屋子。三年前,她原来的老屋子塌了,大家帮她建了一座新的。”

谢亦桐回头朝老太太看过去。老太太已重在篝火边坐下,拄着拐杖,神色平静地晒太阳了。她是村落里年纪最大的人,像一座古老的塑像。

进了木屋,魁梧男人四下指了指,语速很快地叮嘱几句,便转身离开了。

傅默呈把门轻轻关上。“小谢老师,你先睡。”

虽然原住民们似乎很友好,但这里毕竟是异乡,他保持着警惕。两人仍像在野外时一样,轮流入睡,轮流警戒。

谢亦桐把包放在地上,肩膀酸痛得几乎没法动。她勉强仍撑着眼皮,皱着脸捏捏肩。“我们睡多久?”

“每人三个小时吧。要不要先吃点东西?”

“嗯。”

谢亦桐胡乱吃了一块压缩饼干,水都没怎么顾上喝便上了床。原住民的床很简陋,只是一块木板子,被子也只是一块布。但很干净,也很温暖。她很快睡着了。

傅默呈坐在一旁,有时手轻轻一挥,没声息地赶走了床底下小小的山间甲虫。

-

六个小时后,两人推开屋门走出去。

下午三四点,阳光最炽热的时间已过去了,村落很安静,壮年男女大概已外出捕猎或采集野果,小孩子们也不知哪儿去了。只有几个老人坐在自家屋前,做些力所能及的手工活,都很安静。

整个村落里,只有不远处的瀑布水流声。

拄着拐杖的独眼老太太独自站在村西角落半倒塌的旧木屋前,望着它,眼神幽远,似是身处回忆。

她已听不见脚步声。是傅默呈开口向她礼貌打招呼。

她看过来,浑浊的灰蓝眼睛里,仍有些恍惚。“你,你父。长得,一点像。性情,好不像、好不像……”

她默然半晌,朝着木屋走去,拐杖在地上一下、一下地点着。“你来。”

他扶着她,上了吱呀作响的旧台阶,她走了一级,两级,艰难地俯身下去,手伸向地上早已破裂的陶碗。她腰弯不下去,手够不着,他把东西捡起来给她。

老太太摩挲着陶碗粗糙的表面,微微叹了口气,望着久无人居的木屋,用极不熟练的、断断续续的中文,日光底下,讲了一个久远的故事。

那是半个世纪前的事了——

第五十章 ·

她自己的名字, 在艾什加拉语里的发音是“库亚吉”。“库亚”是个名词,意为光亮,“吉”是艾什加拉语中名词的一种屈折变化, 表示事物目前处在还没有成型的状态,但潜力巨大,总有一天会成长为不可思议之物。

因此, 如果把“库亚吉”译为中文,意思差不多就是——“终将到来的奇迹光亮”。

她小时候很聪明, 父母对她期望很高。

那时一水之隔的东方古国正值内战,无暇他顾,国境因此管得有些松懈, 有空子可钻。她父母于是时常与月亮河对岸的坊间小商贩来往, 用树果、鸟羽、兽肉一类的艾什加拉野产换些文明国度生产的好东西,比如酱油、棉布、黄酒, 或是无用但美丽的玻璃珠子。双方语言不通, 交易时全靠比划,艾什加拉人总吃亏。

她牵着父母的衣角,时常与对岸的商人接触, 到了少女时期, 竟是无师自通,会了一星半点的中文。讲得不很娴熟,字也会得不多,但足以与对岸商人交流, 还会写字记账。她父母极为骄傲, 觉得有聪明的女儿在, 以后交易会越来越顺利,再也不吃亏。村落的人也很佩服她。

大家叫她“库亚吉”、“库亚吉”, 像是在赞美少女的才智,说她是个中国通,像她的名字一样,终将成长为照亮村落的光亮。

然而,没多久,庞大的文明古国结束了内战,硝烟止息,百业重兴,也有了余力来处理国境的问题。月亮河上围起了高高的铁丝网,两地间的交易再也无法进行。

她在中文上的天赋,成了他们用野果换来的那些五彩玻璃珠子一般美丽却无用的东西。

就这样,它闲置了二十几年。

她从行走山野的聪慧少女,渐渐地,变成了一个成天与脾气暴躁的成年女儿呛声的中年母亲。

五十多年前的某一天,她的门被敲响了。

-

艾什加拉是危险的地方,不仅有山野间强健凶残的野兽,还有比野兽更加嗜血的外地逃亡者。原住民的活动范围年年收窄,最终藏匿于深山象冢附近的一处宁静谷地里。即使如此,仍不时有人意外丧命。

村里人说,那对沉默寡言的夫妇是被狼咬死的。

村里人也说,更准确地说,那对沉默寡言的夫妇是被残忍疯狂的逃亡者故意用野狼咬死的。

当时天色已晚,喧嚷的逃亡者城镇门前空地上摆了两只大笼子。一个大笼子里,关了三四只成年的饥饿野狼,盯着笼子外面,喉咙里发出不祥声响。另一个小笼子里,关了几只狼崽,也饿了很多天,眼睛里有幽幽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