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汴京觅食记(16)+番外

作者: 沈知何 阅读记录

陆雨昭:“……”

姚汐掩唇笑,“子推燕做好后,要用柳条串起来,插于门楣处的。”

哦,是一种习俗,陆雨昭终于懂了自己闹了什么笑话。

她讪讪一笑,“子推来子推去的,是有什么典故吗?”

姚汐就和她说起子推的典故,寒食节的起源。

“这要追溯到春秋时期,是晋国公子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

“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四处流亡,辗转于各国之间十九年。这十九年间,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甚至在重耳饥寒交迫时‘割股啖君’。后来,公子重耳归国成为晋文公,然介子推不求功名利禄,与母亲归隐山林。晋文公几次派人请他出山,子推都不肯出来。晋文公便想出了放火烧山的法子,欲迫其出山……”

陆雨昭:“然后呢?”

姚汐:“但因子推意志坚决,拒不出山,最终被烧死在柳树下。”

陆雨昭默了默:“……”

她没想到是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结局,她只想说一句,这……大可不必,古人这么喜欢以死明志嘛。

可真是个槽点太多以至于她不知道从哪里吐槽起的典故。

姚汐有些好奇,“雨昭从未给听过?怎地连这些也不知晓?”

陆雨昭心里咯噔一声,节日习俗都不知道了,露馅了?

还好岁微好不委屈道:“娘子出嫁前,家里姐姐妹妹做子推燕,娘子从来只有一个人闷在房里的份儿,没人邀请娘子……”

姚汐摸了摸陆雨昭的头。

四人一同做了好些子推燕,用柳条绑了,插在了门楣处。

适时麦糕、枣糕、炊饼蒸好了,取出来装进食盒里,姚汐这才开始带着大家做洞庭饐。

姚汐不久前捣的柑橘叶汁便是在这会子用的。

陆雨昭揉好了糯米面,叶汁和入面团,加入适量蜂蜜,面团渐渐染绿,直到表面光滑不沾手,姚汐才示意面团揉好了。

然后便分成若干团剂子,搓圆,姚汐还留了一部分柑橘叶,裹住团剂子,便一片翠意地上了蒸笼。

“夏天做这个,我们可以采莲和柑橘叶同捣,会多了分莲的清香。”等待的间隙,姚汐说。

陆雨昭望着蒸笼,慢慢反应过来,这和青团的做法差不多呀!

不过是没有馅儿,青团用艾叶染的。

陆雨昭便问大家可知青团,大家一同摇头,陆雨昭不由暗忖,这洞庭饐不会是青团的前身吧!

她跳起来,对姚汐说:“嫂嫂,我能否能在洞庭饐做些改编?我们不若试试加点馅料?”

姚汐怔然,须臾点头。

因为事出临时,在陆雨昭的说明下,只在大厨房找到豆沙和芝麻。

陆雨昭点点头,“这些便也够了。”

最传统最经典的青团也是豆沙馅儿和芝麻这些甜口的了,等以后闲了,她再琢磨做咸口馅儿的!

再重复一遍洞庭饐的步骤,揉面,捣汁,分面剂子——

在这一步塞入绵软沙滑的豆沙和芝麻,继续点缀以柑橘叶,最后上蒸笼蒸。

岁微:“呜呜,我好想尝尝裹了豆沙的呀。”

屿月:“无馅儿才是正道!”

两个人瞪对方一眼,一边儿巴巴盯着蒸笼,一边儿各自据理力争起来。有馅儿党和无馅儿党争得脸红脖子粗,只差撩起袖子打一架了。

陆雨昭乐了,没想到在后世的甜咸之争之前,会在这里见到馅儿的有无之争呢?

作者有话要说:

洞庭饐(yi,四声):做法有参考《山家清供》。

枣糕又名“子推饼”

介子推也是寒食节的起源:子推死后,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第08章 梅子饭团与子母春茧 金明池踏青

洞庭饐蒸好也是吃不了的,屿月和岁微眼巴巴望着,姚汐依旧面不改色地悉数装进了食盒。

“现在不许吃,踏青的时候再给你们。”

陆雨昭几乎看到两个小丫头瘪了瘪嘴,但还是乖巧点头,“娘子说的是。”

陆雨昭今天起晚了,旁人都用过早膳,她还空着肚子。

见旁边的灶上蒸着米,不由问:“谁蒸着米?”

岁微答:“掌厨要给守家的仆子们做的午食。”

哦,员工餐啊。

陆雨昭转念一想,不如去讨点蒸熟的米,做些饭团填肚子,顺便也做点带去踏青。春游便当嘛,饭团是标配。

说起饭团,她的脑海里就浮现日漫日剧里时常出现的梅子饭团,饱满杏红的一颗腌梅子,点缀在雪白的三角饭团里,漂亮又清新,莫名就感到治愈。

她看过一部叫深夜食堂的美食日剧,里面的店老板也做过另一款梅子饭团,是把腌梅子切碎了,混入米饭里一起捏的。碎梅香米,杏白交裹,也是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