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荣耀,化学强国(158)

作者: 星辰夜色 阅读记录

十八日府试如期开考。

寅时初(3:00)考场那边准时响起了炮声,两千多考生听闻这个信号,纷纷赶赴考场。

文靖安和其他从永宁县来的学子在宋教谕带领下一起往考场方向走。

北昌府说到底是府城,建有专门用以府试、院试的考场,不用再借府衙的地方设置临时的考棚,文靖安走近考场时,发现前边有两个挂着灯笼的牌坊平地而起,横垮整条街道,比两边的建筑还要高耸,前面一个写着“明经取士”,后一个写着“为国求贤”。

两个牌坊下聚满了密密麻麻的考生和送考的人员,因多数人提着灯笼,千灯灼灼,照耀如白昼,照出每个人的脸。

待第二声炮响,陈崇章将准备好的考篮交给文靖安,叮嘱了一句:“平常心态,正常发挥。”

文靖安笑回:“好。”

陈崇章没再多说什么,与其他送考的人潮纷纷退去。

接下来的一套流程与县试相差无异,考生排队进场,出示供单和县试结单,府衙的胥吏搜身检查,文靖安没有作弊的打算,也没有人刻意往他考篮里塞纸条栽赃陷害,因此很顺利通过,进了考场也很快找到专属他的甲七座位。

县试的主考官是知县,府试的主考官自然是知府了。

由于府试考生达到两千人之多,自然不能一个个给知府大人递交供单领取答题纸,只是象征性抽查了一些人,其余的让监考官与廪保确认是否由考生本人参考。

文靖安的廪保仍是宋教谕,宋教谕带领永宁县学自参考多年,许多监考官与他相熟,自然没有太多为难,当宋教谕与其他廪保相继退场,文靖安便拿到了空白的答题折本和页数相同的草稿纸。

当知府将考场大门锁住,不用多言,只消一个眼神示意,自有人高声宣布:“开题——”

众多监考官便举起写着试题的牌子在考场里来回走动,一众考生便开始讲题目抄下来。

正场两道四书文,一道试帖诗,这些对文靖安来说都已经驾轻就熟的内容了,题目看似千变万化,写的无非是赞颂古贤先圣,歌颂当朝皇帝,万变不离其宗,文靖安只要抓着这两个要点,尽量把文采显示出来,同样的题目,同样的内容,比别人写得更加文墨飞扬,最好艰深晦涩、引经据典,知府大人与一众考官评卷时要查典翻书才能找到出处,那就再好不过。

第一篇四书文写完临近中午,与上次县试一样,文靖安充分利用唯一一次上厕所的机会歇一口气,回来吃了些糕点喝了些茶水,继续写第二篇。

最后的试帖诗是他的拿手选项,他现在已经做到了把自己前世背诵过的诗词“魔改”,改成符合科举题目上五言八韵的要求。

到了下午申正(16:00),已经交卷的考生陆续在辕门前集合,等人数凑够五百人,考场便第一次放牌,由主考官知府大人亲自拿钥匙打开考场大门,将考生放出之后再度关门,与县试一样,后面隔半个时辰会继续放牌,直到天色完全入黑,没写完的考生也要强行勒令退出考场。

文靖安这次当然也是“头牌”,第一场他比县试时还要早一些答完所有的题目,大概少了贴经、墨义这两个轮次,省了不少时间。

出得考场,这回就不是陈三娘、文妙安和文三贵在考场门口等他了,而是宋教谕带着陈崇章与永宁行馆的胥吏前来“迎接”,当然了,永宁县其他参考的学子也在迎接的范畴,只是文靖安这个案首是重点迎接对象。

按照以往的规矩,头场考完之后,永宁行馆的胥吏会请当日考试的考生吃饭,这顿饭文靖安逃不过,便跟陈崇章一起去了,不过他提前跟宋教谕打好招呼,席间绝不喝酒,快去快回,放榜之前继续准备初覆。

头场考完之后第三日,也就是廿一下午,本年府试第一轮的成绩便发案了。

发案名单写作形式也是以五十人为一组,写成圆形,第一案正中间那人便是头场案首。

到了府试这一关,文靖安再也不用自己去挤着看案上的名单了。

便是在发案之后的盏茶功夫,早有人行馆的胥吏疯一般跑回来,大喊道:“中啦!中啦!文小爷又中啦!正场案首!”

文靖安此时正跟宋教谕、陈崇章以及一众考生在大厅里等到消息,那人一喊,这条消息便如雷震传开,宋教谕当场代文靖安给了报信者一袋赏钱,那人领了赏钱乐不可支,连连跟宋教谕与文靖安道喜。

随后又有其他人把文靖安连同其他永宁县学子中榜的名单拿过来,本次府试永宁县一共有一百多学子参考,头场竟然有半数人通过,比往年二三十人差不多多出了一倍,而那些头场没有通过的考生则失去了参加后续覆试的资格,只能下一年再继续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