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荣耀,化学强国(323)

作者: 星辰夜色 阅读记录

随着一系列项目的展开,这个两百多年的封建王朝在他手下悄然撕开了一条希望的缝隙。

五月底,工业区连接帝京官道的道路正式竣工,可以并排容纳八辆马车同行。

六月初,第一个码头建成,文靖安也不知道应该怎么算这个码头的规模,反正来往淮河的船只都可以靠岸停泊装卸物资,且还能提供至少三四十艘船只入港停靠的水面。

六月中旬,也就是六月十五日,第二期的《新华月报》准时上市,这次头版的内容文靖安请写稿爱好者兼礼部尚书赵仲明大人主笔,写的是朝廷筹建水军对抗西海的事,赵仲明是老庙堂,据说他写的文章得到了元景帝的高度赞赏,间接为文靖安这份《新华月报》做了朝堂的背书,文靖安自己写了一篇他们建造工业区的报导,另外让卢玉邻、杨玄素九位学生负责数学、化学等板块内容,严素光、凌世心等人依旧有文章贡献,周洵、林宁宴和陈崇章的专栏暂停等待下期。

同时,这一期的报纸不再仅仅只在京城地区发售,文靖安之前派出去的那批印书局官员起了大作用,除了北边云州、蒙州和辽州那些偏远州郡,基本上大盛三分之二的州郡都建立了分部,文靖安编好第二期报纸之后,翰林院印书局那边做出样版,即刻通过朝廷的驿马飞速送往各分部。

事实证明这份报纸具有相当大的能量,至少在京城这边,上到庙堂高官,下到市井百姓都获得了大批读者,这个时代的人们太缺乏资讯类的读物了,文靖安又是以白话文的形式编写的报纸内容,使得不识字的老百姓也可以买一份让别人读给他听,可以这么理解,文靖安这份报纸的横空出世略等于后世手机的问世,最终会发展成几乎人手一个。

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这份报纸的价值,最先的体现是京城周边的读者信件纷至沓来,经过两期报纸的累积,文靖安在詹事府的那张办公桌已经被信件堆满,还有人专门找到工业区这边来,请他在报纸上打广告!

六月底,一共有三件事得以完成。

第一件事,陈崇章从云州来信,他已经确认了文靖安的“炼盐之法”切实可行,并代表陈家和当地官府搭好了线,获得了一座盐矿的开采权,考虑到云州寄信到京城最少也要十天半个月,文靖安受到来信时,陈崇章那边的炼盐厂应该已经有进度了。

第二件事,第一期厂房建设完成了框架,按照崔琰的计划一共是先建四个独立又串联起来的厂房,供磷肥、钾肥、氮肥和农药四条生产线使用,其中包括仓储区、原料堆放区、生产制造区等等。

第三件事,磷矿石和钾盐矿顺利找到,严素光已经派人去开采购第一批原材料,氮肥制造要等周洵和林宁宴的设备买回来之后才能确定,因为氮肥制造涉及到合成氨,这没法从矿石中找原料,要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在高温高压下转化合成,没有相关设备无法完成。

当然并非所有事情都一帆风顺,即便文靖安已经采取了一种尽可能不触及权贵利益的做法,各种阻力还是出现了。

当六月底的三件完成之后,他和严素光那一万两银子基本见底,财证问题逐渐紧迫,幸好他还能用报纸的收入强行顶一顶,但这也是治标不治本,没有强大的财政支撑这种事没法维系下去,他和严素光只得再次向萧慈祐开口,萧慈祐当然支持他们,问题是庙堂那边要花巨额军费筹建剑州水军,他们这边再向户部申请经费就不是被驳回这么简单了,庙堂的朝臣开始关注他们的存在,文靖安很快收到了第一份来自都察院监察御史的弹劾!

弹劾一共总结出了五大罪状。

第一,身为新科探花、翰林院编修、詹事府左司直郎不为圣人立言,不事研读四书五经,不知编书修史,反而跑到京郊荒地不务正业,此为“渎职滥权之罪”。

第二,身为新科探花、翰林院编修、詹事府左司直郎大肆宣扬邪说,鼓动天下士子抛却圣人经典,专注西海奇淫巧技学说,此为“数典忘祖之罪”。

第三,身为新科探花、翰林院编修、詹事府左司直郎骗取户部饷银大兴土木,征集上百民夫任意驱使,此为“贪污欺民之罪”。

第四,身为新科探花、翰林院编修、詹事府左司直郎结党林立,大肆培植党羽,从国子监搜罗门徒,大肆招揽忠良贤臣子弟作犬马之用,此为“窃国弄权之罪”。

第五,身为新科探花、翰林院编修、詹事府左司直郎不知忠言进谏,反而教唆太子行西海事,不问祖宗治国经世之学,导致东宫与其倒行逆施,此为“祸乱朝政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