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表小姐要出家(124)

作者: 天下无病 阅读记录

正二品官员的门生,普通人做梦都梦不来的机遇。

沉杨又道:“民间话本有许多类似的故事,什么穷书生救了路边奄奄一息的大娘,最后发现她是下凡体验疾苦的观音菩萨;穷书生下水救老叟,老叟原是乔装打扮考验人性的老神仙……”

故事的共同点是都有穷书生和神仙出现,不管经过如何,穷书生都会得到神仙的帮助,最后平步青云,功成名就。

沉桦还吐槽过:凭什么主角都是穷书生,难道其他人就不配遇到神仙吗?比如屠夫、樵夫、马夫、更夫……

沉杨还记得自己的回答:因为编故事的是书生,不是屠夫、樵夫、马夫或者其他夫。

崔慕礼曲起指节,在桌上轻轻叩着,“你觉得,这个故事里的神仙是哪一位?”

沉杨道:“罗尚书?”

崔慕礼笑而不答,问道:“孙慎元最近有没有接触过可疑人物。”

沉杨迟疑道:“孙慎元的圈子很小,周遭都是认识许久的熟人,近期唯一认识的生人是——是表小姐。”

崔慕礼“哦”了一声,语调微微上扬。

话本故事里,所有的机遇都能用巧合来形容,然而在崔慕礼的眼中,太奇妙的巧合则意味着有诈。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妖,会是谢渺吗?

*

崔慕礼书房,案上摊开数张信纸,随意定在其中一张,上头写着:庆元六年三月二十,表小姐宿清心庵,卯时晨起,与庵中师太一起上早课,后用早膳……

自马场野狼袭击后,沉杨变换了两名暗卫保护谢渺,并让他们将谢渺行程详细做成笔录,定时呈交给崔慕礼。以往崔慕礼收到后,看也不看便将它们塞进抽屉,今日却是一股脑地翻出来,不紧不慢地阅览。

便从日期最近的开始读,谢渺作息稳定,不爱出门,偶尔去探望谢氏,其余时间都在待在海花苑,哦,不仅茹素,还学起清心庵的派头,一天有两次佛学课。

……想当姑子?

崔慕礼往下看:住清心庵的时候,她每日会去偏殿待半个时辰。偏殿里供奉着长明灯,想来是在为父母祭奠诵经。

再往前……

不知不觉,已过去半个时辰,崔慕礼将手中读过的信纸放下,重新拆开一封,一目十行地浏览。

庆元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定远侯回京。辰时,表小姐与丫鬟二人一道下山至南城门口……迎接定远侯的百姓之多,数千人也。午时,表小姐与丫鬟揽霞回清心庵……下面一行小字备注:丫鬟拂绿独自前往城北米家布庄,置换男装后,前往和采巷,与街口的卖货郎交谈片刻,购置冰糖葫芦一枚,在街上游荡半时辰后回庵。

崔慕礼倏地起身——

二月二十七日,和彩巷,卖货郎。

范正元住在离和彩巷隔两条街的东水巷,一切都对的上。

他从书架后的暗格里翻出那封字体歪扭的信,摊平,句比字栉,神色由惊疑不定到晦暗深邃。

“沉杨,从去年九月开始,查清楚谢渺见过何人,做过何事,去过何地,说过何话——”

查,给他仔仔细细地查。

第52章

阴差阳错下, 谢渺的神秘身份被崔慕礼意外勘破,她本人却一无所知。

她正忙着谋划如何让孙慎元再得到崔老太傅的赏识。

下个月便是崔老太傅的六十五岁寿诞,按照惯例, 他会去稷下学会旁听各路学子辩论, 有才能卓越者, 未尝不可指点一二。

稷下学会属集贤苑,每年五月一办, 需有四品以上官员举荐才能参会辩论, 按孙慎元以往的身份连门槛都够不着,但眼下他有罗尚书保驾护航,参会轻而易举。

若能在辩论会上一鸣惊人,得到崔老太傅的赏识,他与崔夕宁的美好未来还会远吗?

嗯……她得好好想想, 庆元六年时,稷下学会辩论的主题是什么来着?

好在她前世为跟上崔大状元郎的步伐,总会特意关注此类话题, 尤其这年的辩论主题与崔老太傅也有点关联——

大齐推崇孔孟之道,弘扬和践行仁、义、礼、智、信等德行。学子们追捧大儒,循荀子有言:志安公,行安修, 知通统类大儒者, 天子三公也。①

亦有不赞同的声音:大儒者, 众望有归,乘坚策肥, 履丝曳缟也。然民生悲苦, 衣食无着, 诸公久居高位, 何曾见人间疾苦?见人间疾苦,又安能享温饭美衣?

掰开来讲,意思就是:世人推崇大儒,大儒者往往位高权重,言语极有威信。然,大儒锦衣玉食,受人追捧,何曾见过底层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疾苦?见过百姓疾苦,又怎么能安心享受可口的饭、精致的衣裳?

学子们的辩论大抵都是如此,在似是而非里,追逐高谈阔论、舌战群儒的快意,不求结果,只求吵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