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表小姐要出家(162)

作者: 天下无病 阅读记录

邹远道:“正是。”

崔慕礼问:“有何为证?”

邹远道闻言诧异,随即摇头苦笑,“我已认罪,你逮捕我下狱就是,如此滔天罪行,邹某没有任何理由为自己开脱。”

崔慕礼却不依不饶,“刑部破案,讲究人证合一,您虽然买通离煞杀手欲取我性命,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未能直接与红河谷灾银案挂钩。”

邹远道皱眉,不悦道:“你这小儿……莫非是在作弄与我?”

“非也。”崔慕礼道:“下官恪尽职守,只想捉出真凶,还原当年事实。”

邹远道一拍轮椅把手,似是恼羞成怒,“我已经认罪,是我指使姚天罡与章见虎二人拦截灾银,害得七百余名精兵遇难,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如此。”崔慕礼问道:“将军能否告知,当年与姚天罡联系时,共有几封书信来往?”

邹远道想也不想便道:“一共九封。”

崔慕礼摇头,颇为遗憾,“回答错误,应该是十二封。”

“你——”邹远道倏地瞪眼,显然受惊不小,随即又强压下神魂,一口咬死,“只有九封书信来往,只有九封。”

崔慕礼敛眸,慢声道:“确实,廖姓妇人送来的信件只有九封,但我从中推列,每封信都在军队过路驻扎之时所写,而从京城出发到陇西,军队共驻扎过十二次。”

邹远道偏开头,冷声道:“这些不过是你的凭空猜测,事实自然以我口述为主!我可以告诉你剩下的一百万两灾银在哪里,此事足以证明我所言不虚。”

他以为抛出一百万辆白银的线索,崔慕礼便会转移目标,岂料他语气一变,道:“我猜,邹夫人与齐儿此时应该已远离京城了吧。”

邹远道搭在腿上的双手紧握成拳,声音不自觉地发紧,“崔大人,他们与此案无关。”

崔慕礼道:“邹将军,若您真是红河谷灾银案的幕后黑手,此罪当满门抄斩。”

邹远道不理他,重复道:“不知者不罪,他们并不通晓我犯得错,与此案无半点干系。”

崔慕礼换了个说法,拉长尾音道:“哦?他们当真与此案无关吗?”

他从怀里掏出本册子,封面陈旧粗糙,竟是本狱史记录。

他翻开册子,书页哗哗作响,“八年前,姚天罡被收押回京,看管他的狱卒名叫梁三。梁三在狱史记录里写道,春三到五月,姚天罡患轻症,全身起红疹,芝麻粒大小,浑身可怖,但未危急生命……过春,红疹自消。”

邹远道察觉不妙,仍力求镇定,生硬地道:“这与我有何干?”

“不急,我还没说完。”崔慕礼道:“我差人从陇西接回了姚天罡的奶娘,据她所说,姚家男丁世代遗传此红疹,春季起,过春即消。”

邹远道呼吸急促,语调渐高,“我见财起意,与他各取所需,还没那份闲心关他身体好不好。”

“巧得很。”崔慕礼道:“我近日遇见一个孩子,也有同样的毛病,将军不好奇他是谁吗?”

邹远道闭了闭眼,“崔大人,我可以告诉你灾银在哪里,但我有两个条件。”

“聪儿也有跟姚天罡一般的毛病。”崔慕礼置若罔闻,合上册子道:“姚天罡的夫人白氏当年在狱中早产,诞下一名死婴……虽与聪儿年岁不符,但早产的婴儿虚弱,长得比寻常孩子瘦小,亦在情理之中。”

邹远道似被人掐住脖颈,脸庞猛地涨红,挥手扫落木桌上摆着的兵书,低吼道:“聪儿是我和香禾的儿子!”

崔慕礼半张脸隐在昏暗里,平静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丝的惋叹,“这便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第68章

几乎在崔慕礼说完这句话的同时, 邹远道满目惊怒!

兵器架就在离他三步远的地方,上头横列他常用的几样兵器:长刀勇猛锋利,劈砍时虎虎生风, 他常骑在马上,用它斩落敌人头颅;青铜戟融戈、矛一体, 既能勾喙又能刺击,他擅使它刺穿敌人盔甲;还有双刃剑、八棱锏、双节棍……等等等等。

连香禾都未发现,他双腿已恢复知觉, 若此时趁崔慕礼大意, 杀了此子以绝后患……

然而, 然而啊,他双手已沾满鲜血,还要错上加错, 罪上累罪吗?

蠢蠢欲动的念头很快便消散,邹远道自嘲想道:七百三十二条人命, 够了。

崔慕礼仿佛没有察觉他的小动作,“十三年前, 邹夫人在郑城生过一场大病, 大夫断言,她此生难再育子嗣。”

邹远道脸上血色尽失,艰难地打断:“崔大人。”

崔慕礼没有停,“凑巧的是,邹夫人在郑城生病的那段时间, 有位熟人也在郑城,那人正是后来的两江总督, 时任幽州州牧的曲子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