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表小姐要出家(263)

作者: 天下无病 阅读记录

“嗯?”

“与您想得一样,都是女护卫。”

“宫里呢?”

“听闻前几日,周三公子与皇后撕破了脸皮,声称非表小姐不娶。随后皇后数次求见圣上,但因圣体未愈,都被尤大人挡了回去。”

崔慕礼长眸冰冷,道:“凉露惊夜,皇后娘娘身染风寒,该在殿中好好休养。”

沉杨先时未理解,随即意识到话里的指示,“是,属下明白,这就吩咐人去办。”

崔慕礼低声咳嗽,俊容愈加苍白,沉杨见状立刻往暖炉里添了炭。

书房内暖意渐升。

案卷写到一半便被搁置,崔慕礼铺开宣纸,聚精会神地书写。

鹤笙鸾驾隔苍烟,天上那知更有天。

“笙苼。”他声调清冷,眸光却柔和,“再给我点时间,我会将你母亲接回来。”

也将你接回来,从此一家三口,再不分离。

第111章

谢渺就此在清心庵住下。

谢氏嘱托过慧觉师太, 称侄女心血来潮,想试试带发修行,希望她暗里多加关照, 但也不能关照过头, 需让她吃些苦头, 好叫她早日回心转意。

慧觉师太懂。

清心庵作为百年庵堂, 名声在外,香火旺盛, 每年前来礼佛小住的女眷不在少数。

小住的多,喊着要出家的自然也有,但她们都是娇生惯养的贵女,离了丫鬟伺候便事事不能自理,又何况是按出家人的清规, 严守戒律,返璞归真?

但这位谢小姐的情况有些不同。

自去年起,谢小姐便常到庵里小住, 跟着其他弟子修课茹素, 态度之虔诚, 令人着实刮目相看。

慧觉师太看得出, 谢小姐有慧根和毅力,假以时日定能四大皆空。只可惜红尘牵绊, 谢小姐愿意割舍,旁人却苦苦强求。

且不提崔二夫人,只说那定远侯家的三公子与崔家二公子。

前些时候,周三公子便往全京的庵堂递话, 称不许应承谢姓女子出家, 但这几日他又改了口, 让她们想尽办法,打消谢小姐出家的念头。至于崔二公子,要求便更简单:谢小姐带发修行可以,剃度出家万万不行。

再观谢小姐本人,满怀虔诚地住进来,穿袍戴帽,坐禅诵经,凡事亲力亲为。当真是心无杂念,修佛乐在其中。

……唉!

慧觉师太身为出家人,本不该打诳语,然而在谢小姐私下询问,能否落发为尼,拜她为师时,慧觉师太编了借口推脱。

“庵堂每三月由庵主亲自替新尼主持落发,谢小姐来得不巧,上回剃度仪式刚过,你需要耐心再等等。”

谢渺没多想,一年时间她都等了,再等上三月又何妨?

自打说服谢氏,成功住进清心庵后,谢渺便如释重负。与她而言,前尘过往都已消散,余下只有顺应本心的佛前生活。

——能在姑母发现前顺利剃度便更好了。

相比之下,拂绿与揽霞则有些不适应。她们是小姐的贴身丫鬟,干得就是照顾小姐的活,但小姐如今躬体力行,样样都不用她们插手……

两人似乎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谢渺便趁机让她们下山去巡视纸坊。在她的设想中,两个小丫头跟来庵堂是过渡,她得慢慢扭转二人想法,最终让她们放开心怀,下山开始全新生活。

拂绿和揽霞奉命下山,去纸坊见过方芝若与巧姑,随后四人一同回到清心庵。

谢渺静修完毕,回到素心院时,见到的便是以下的画面:方芝若、巧姑、拂绿、揽霞,四人依次站在院中,后两位解释:“小姐,巧姑和方小姐听说你在清心庵,非要来看看你……”

一看便看出了问题。

谢渺容颜俏丽依旧,却不施粉黛,头戴尼帽,身穿灰袍,活脱脱出家人的模样。

巧姑和方芝若都看得一呆,久久说不出话。

谢渺很快回过神,“你们来了?”

巧姑被她的声音惊醒,哽咽地问:“渺、渺姐姐,你好端端的怎么出家了?”

谢渺朝她们走近,极为寻常地道:“因我心有佛祖啊。”

说话时,她眉眼带笑,神态从容,背后是夕阳西落,她陷在柔和而铺天盖地的暮色中,整个人,整个人……

超脱世俗。

“阿渺。”方芝若突然开了口:“你这样很好。”

巧姑闻言,难以置信地望着她,“方姐姐,你在说什么?”

村里的老人都开玩笑,只有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才会选择去庵里当尼姑。而渺姐姐这么年轻漂亮,心地善良,还是崔府的表亲……对,还有个嘱托她做柿饼,在刑部当官的表哥呢!她为什么会想不开,跑来庵里当尼姑?

方芝若拍拍她的头,“巧姑,你还小,不懂。”

——岂止巧姑不懂,揽霞和拂绿也一头雾水呢。